第七章 誰人為我礪青鋒 第十節(第2/3頁)

天啟二年的明軍攻勢到此就基本結束了,但是東江塘報發到長生島的時候,全島明軍頓時一片沸騰。雖然明軍上下都知道本軍最終被逼退,但這是自薩爾滸戰役後,萬人以上規模野戰中,明軍第一次全師而退,第一次不分勝負。

雖然遼東明軍已經退入寬甸地區,但後金軍也退回草河堡,這意味著後金也蒙受了相當的損失。不過既然黃石知道後金軍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所向披靡,那他的興奮其實也很有限。

而東江其他軍官沒有這種覺悟,遼東明軍上下都被巨大的成就感充滿,連毛文龍自己也開始頭腦發熱,東江軍收復寬甸地區和一萬戶百姓更讓他有些飄飄然。

毛文龍在戰後寫給朝廷的奏章中聲稱:

“克復全遼,一年可期。”

……

賀寶刀再次要求出擊復州,幹一票大的。但是黃石並不樂觀,他認為這次戰役打平有很大的僥幸因素。

“我不並不是膽怯……”

黃石帶領眾將遠征遼東,所以賀寶刀從來不曾懷疑過黃石的武勇。

“我只是要再等幾天。”

賀寶刀嘆了一口氣,也就不再多話了。

天啟二年九月後,將毛文龍的主力擊退到寬甸以後,後金發動了冬季攻勢。

上萬後金騎兵開始逐步掃蕩遼東明軍,首當其沖的就是昌城。昌城守將原是廣寧軍廣寧左屯守備,現眼見後金軍來勢洶洶,就命令明軍掩護百姓撤退向義州,自領親兵斷後。

毛文龍詢問了敗兵以後,發東江塘報為戰死的昌城守將請功,百姓雖然成功撤離,但昌城守備身重數十創,腸子一直拖到地上,流血而死。因此毛文龍追認守將尚學禮為東江守備,並讓大兒子收養尚守備留下的孤兒——可義、可喜兄弟。

……

幾個月下來,長生煮了幾萬斤鹽,還打了五張熊皮和幾十張鹿皮,這些大概可以換到一千多兩銀子,黃石有些後悔自己過去太大手大腳了,在廣寧貪汙受賄的錢都沒有剩下幾個。

這個工作黃石決定交給張再弟去作:“小弟啊,你去直隸,不要太斤斤計較,第一次賣貨,混個臉熟就好。”

“是,大哥放心。”張再弟顯得信心十足,這讓黃石越看越不放心,生怕他買生鐵和布匹會吃虧。但眼下島上處處都抽不出人,看來只好讓金求德陪他去一趟了。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們,是秘密任務。”黃石的話讓張再弟和金求德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讓其他人把貨物運回來,你拿五十兩銀子去一趟北京,我會給你一個特別的公文,名義上是去買米。”說話間黃石掏出了一張紙,上面畫了一些他記得的宗教圖案。

“這是什麽?”張再弟被古裏古怪的十字架、歪歪扭扭的聖像吸引住了。

“北京有一些泰西和尚,這是他們信的神。”黃石大肆介紹了一些宗教知識,金求德偶爾會問一兩個問題,張再弟也聽得津津有味。

“對他們說,我受到了天主的感召……天地的天,公主的主……因此我希望能在我的軍中推廣這種信仰。”

黃石仔細向兩人交了底,他不要虔誠的西洋和尚,他更不想信什麽西洋教,但這些西洋人有不少獨特的軍事知識。

“拿錢買些十字架回來,買幾本經書,然後再說你們希望能得到一些軍事上的幫助。我不很著急,不需要一次都問清楚,我留幾個問題給你們,你們帶去交給泰西和尚,告訴他們我明年可能派人再去請教。”

黃石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步兵隊列和訓練上,從這個時代起,西方的步兵戰術取得了重大進展,騎兵的威脅越來越小,已經從正面作戰的主力,向從事追擊、偵查的工作轉化。

無論是馬匹、盔甲還是手槍,滿清重騎兵的質量都不如西方,所以黃石很想知道白毛狒狒們是怎麽做到的——黃石覺得白毛狒狒是黃皮猴子的對照詞匯。

另一個黃石很關心的問題就是碉堡的修築,棱堡已經開始登上歷史舞台。本來火炮的出現,已經讓中世紀城堡戰術成為過去,但是未來幾十年,棱堡會大量取代舊式城堡的地位,並更為強大。

多面棱堡會在未來的一百多年裏,讓進攻方束手無策,在大炮橫行的歐洲三十年戰爭中,西方軍人把強攻配備火炮的棱堡稱為“絕望的工作”。長期包圍再次成為攻城的主流手段,直到更野蠻的二十四磅開山炮出現,戰術才有所改變。

歷史上,中國附近也出現過早期棱堡,黃石記得這玩意讓國人也傷透了腦筋。鄭家收復台灣不用多說,再比如尼布楚的上萬清軍,他們也只能靠饑餓和疾病來瓦解守軍——幾百老毛子流氓而已。

所以黃石也很想知道棱堡這鬼東西到底是什麽樣的結構,他決心用棱堡搭配海岸港口,給後金軍好好上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