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烈烈北風意未逞 第十六節 檢閱(第2/2頁)

這效率讓孫承宗倒抽一口涼氣:“一個月就是六百根長槍或者是三百根火銃?”工部的奴隸工匠們總是出工不出力,一個月也就能產幾根鳥銃,還九成都是廢品。

黃石賠著笑說道:“當然沒有,因為還要修補鎧甲,還要造頭盔。”說話間就有親兵遞上了長生島新品種的頭盔,這種頭盔兩耳處開了洞,加上了兩根鐵栓後能套上一個面具。這個面具是一面弧形鐵環,可以保護臉頰和鼻子。

孫承宗把玩著新式頭盔的時候,黃石簡要介紹了一下前次戰役中遇到的白甲兵:“建奴狠毒,射箭總是直射我軍士卒面門,中者必死,故末將設計了這個鐵環來保護士兵臉面。”

“黃參將真是愛兵如子。”孫承宗嘆息了一聲。

“末將的部下和建奴仇深似海,他們就是拿著木棍也會向建奴討還血債,但末將卻希望這些子弟能活著返回遼東故土,所以總是盡可能地讓部下做到甲堅兵利。”

孫承宗微微頜首:“黃將軍大概不知道吧,唐太宗曾說過:‘吾能以一抵十,無他,甲堅兵利耳’。黃將軍此言,於古法暗合,深得吾心。”不知不覺中他對黃石的稱呼也有所改變。

“孫大人過獎了,末將已經鑄好了兩門大炮,孫大人要不要看看?”

“還有大炮?”孫承宗更吃驚了:“黃將軍領了多少軍餉?”

“回孫大人,末將領萬五千兩,還有一萬皇賞。”

“二萬五千兩……你沒有發下去吧?”

“沒有,末將只是讓士兵們吃飽飯罷了,末將的部下都是遼東子弟,他們是為了奪還故土而從軍,並非僅僅為了軍餉。再說,這海島之上,銀子有什麽用?”

“遼東子弟,奪還故土,不錯啊……”東江軍其他各部也是遼東子弟,孫承宗一路行來,其余各部就如同叫花子一般,“……那旅順、廣鹿的幾萬軍餉和皇賞都花到哪裏去了?”孫承宗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肅立在一邊的黃石心中暗自得意,趙慢熊的計策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朝廷才給黃石兩萬多兩,就得到了這麽一支強軍,把銀子給長生島效率豈不相當給別人的十倍?

孫承宗猛地擡頭喝道:“走,帶本經略去看大炮。”

看過了大炮之後,黃石又領著孫承宗檢視了工匠和水營,最後還帶他看了黑島的海船。

“末將部下還收集了鹿皮、海參和藥材,全靠這條海船運去日本賣掉,每兩個月也能換回上千兩銀子。”

孫承宗一邊饒有興致地參觀海船,一邊隨口問道:“哦?為何不販去登州?本經略聽說你的海鹽都是販到登州的啊。”

“孫大人明鑒,一張鹿皮登州只能賣五兩銀子,販去日本可以賣十五兩。”

孫承宗點了點頭:“就是辛苦了些。”

“孫大人英明。”黃石趁機介紹了一些海員的艱難,他隨手拿起擱在桶裏的一條魚:“孫大人請看,這些魚是故意放在這桶裏,等著它們發臭的。”

孫承宗微微一笑,示意黃石可以繼續往下說。

“海船出海,很快儲備的肉食就會發臭,長了蛆蟲以後就要用這桶裏的魚來除蛆,”黃石說到這裏的時候孫承宗的隨行官員已經紛紛臉上變色,但孫承宗的微笑仍然沒有什麽變化,受到鼓勵的黃石就繼續說下去:“放一條臭魚在肉桶裏,很快就會爬滿了蛆蟲,如事反復幾回,等魚上沒有蛆蟲了,就說明一桶肉已經除蛆完畢,可以吃了。”

這是大航海時代的航行小技巧之一,把孫承宗的隨行官員聽得一個個臉色慘白,有個官員已經忍不住趴在船幫嘔吐起來。孫承宗的微笑也漸漸淡去,他走到桶邊看了看,搖了搖頭:“黃將軍你說每兩個月能換回一千兩銀子?”

“是,孫大人明鑒。”

孫承宗嘿嘿笑了兩聲,突然喝道:“黃將軍的那些水手何在?本經略要親自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