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烈烈北風意未逞 第二十一節 訛詐(第3/3頁)

“什麽改進?”賀定遠急急忙忙地插嘴了。

“我不知道。”黃石聳了聳肩:“我又不是神仙,怎麽能知道將來需要什麽改進。”他指著水車補充說:“但是我們一旦發現。這水車立刻就能大批生產我們需要的裝備,還能節省寶貴的煤炭和木炭。”

“將軍誤會我的意思了,”鄧肯這才找到機會插上話,他眨了眨眼睛、也鄭重其事地注視著水車:“我想的其實是水力問題,水庫每天蓄的水才能讓水車工作一個小時。但是將軍制造了水力軋機、還說要用水車帶動鼓風來煉鐵,還要用水力鏜床磨炮,這麽多的機械都是要用水車來帶動的。”

範樂由也說話了:“我記得將軍說過有辦法靜決水力問題,讓水車能跑起來、不知道將軍打算什麽時候告訴我們這個辦法。”

“是有辦法地,不過需要人力,現在人力不足。”黃石正用人力鼓風打造武器、鎧甲。農閑以後長生島的富裕男丁全部被拉去協助造火藥、磨火銃和造長槍了。黃石還在瘋狂的訓練他的新兵,這些舉動耗盡了長生島的人力資源。

“能不能先把其他的工作停下來,等水車跑起來再說?大人都需要建造什麽東西?”楊致遠也想盡快解決水力問題,畢竟這東西花地金錢和時間已經海了去了,他也急於讓這些投入能盡早地變成動力。

“我要造一個新的水庫、還有……”黃石說了一半就打住了,他打算造些風車擡水、水庫作為儲能的設備。雖然風車不能提供穩定的動力輸出,但一個風車能有幾百個人的力氣,而且不知道疲倦。不用吃糧食,海島上風這麽大不用真是浪費了。不過黃石現在還是搖了搖頭:“太長了,至少要四千人力幹上幾個月。”

俗話說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租船開始盈利的時候。買船可能才才收回本,而造的船還沒有下水、黃石也明白重工業就是燒錢的無底洞。但這是一個大拐角的指數函數,一旦技工培養和機械制造達到一定規模、工業帶來的力量就會出現爆炸性的增長,幾年創造的價值就能相當於以往百年。

另一項改草是度量衡、黃石以那個做螺杆鐵匠張開的手掌為準,大拇指到小拇指間距為二十厘米,一百厘為一米,一立方分米水為一升,一升水為一公斤,冰水混合物為零度,沸水為百度。時間抄襲耶酥會的鐘表,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鐘。

不過黃石煉鋼的計劃破產了。他雖然修築了一些窯洞並讓工匠制造了坩鍋,但是生鐵拒絕熔化成液體。另外石灰石和沙子也同樣地頑固不化,所以鋼、玻璃、水泥黃石一樣也沒有得到。只是白白往裏扔了幾百兩銀子和不少人力。

除了這批物資還有十戶鐵匠、這些匠戶黃石毫不猶豫地統統改成了軍戶,他們還得到了一個前輩的現身說法。那個勞苦功高的工匠現在也是堂堂的把總了,福利薄上也記錄著他的名字,收復遼東後這個工匠可以得到東江鎮十畝土地和一頭牛。

熟鐵胸甲理論上已經可以免疫弓箭,接下來的一步還是要想辦法煉鋼。無疑,這還需要投很多銀子和人力進去,但一旦鋼被煉出來,盔甲就能防禦大刀和標槍,也能順便讓後金人見識見識什麽叫削鐵如泥。

天啟四年十月底,兩紅旗的舉動越發古怪了,正紅旗不停向蓋州、復州這些城市收縮。而鑲紅旗則幹脆退出遼南去沈陽修整了,根據後金的習慣,每年春季滿十五歲的男性要補丁入旗。鑲紅旗今年是無論如何也補充不滿每牛錄三百丁了,據慣例分析這個旗可能會吸收一些“表現卓越”的漢軍入旗,但再整補完畢以前這個旗不會再構成威脅。

遼南的鄉間一時間成了東江遊擊隊的天堂,後金野戰單位的收縮讓地方漢軍也惶惶不可終日,紛紛和遼東軍私通款曲。

毛文龍最後決心轉向旅順方向打開局面,他下令從本部抽調一萬壯丁送往旅順。

趙慢熊用曖昧的語氣問黃石:“毛帥是希望張盤將軍能立個大功吧?”

七月黃石就把老兵打散到新成立的三個步隊中帶新兵去了,八月以後趁著農閑長生島五個步隊兩千士兵每天都在操練。經驗越來越豐富的大批老兵和軍官讓新兵迅速地成長,現在長生島更是得到了號稱“不偏袒”的孫承宗的大力支持,不要說裝備,就是黃石上次拿到的糧食都絕對是旅順想也不敢想的。

“毛帥希望張盤至少不要比我差太多。”黃石開心地笑了起來:“不過恐怕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