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烈烈北風意未逞 第二十三節 夥食(第2/4頁)

“如果我部發現對方停止鑿冰,就再提高一個警戒等級好了。”金求德表情輕松得很,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笑意:“如果建奴真的想用一個正藍旗,一個才二十一個牛錄的正藍旗來進攻我們,末將建議大人接受這場戰鬥。”

二十一個牛錄就意味著兩千戰兵,這數字相對長生島的戰兵並不占優勢,而且救火營能夠得到主場的便宜。黃石也希望對方會主動攻擊本島,不過他很懷疑對手會不會這麽幹,現在救火營的戰鬥力好歹也算是名聲在外了。

當然坐等後金主動來攻是個很誘人的前景,黃石最後下令給金求德:“多做幾份計劃,從被一個正藍旗攻擊,到被正藍和復州正紅旗攻擊……按半個正紅旗算吧——十三個牛錄,我要看到一個全面的計劃。”

“遵命,大人。”

在黃石的內心裏,他隱隱感覺歷史已經回到了原來的軌道,雖然他不認為後金方面充分了解救火營的戰鬥力。更不會了解救火營的裝備水平,但他相信以往戰敗的後金軍指揮官一定會竭力誇大明軍的戰鬥力來為自已開脫。所以後金方面對救火營的戰鬥力估計應該是比較高地。

長生島怎麽看都像是一塊硬骨頭,而且明軍實在不行還有鑿冰這道殺手鐧,以島上現有的萬余男丁,鑿開封凍的冰面也就是幾天的事情。相反旅順可沒有這種天然屏障,而且張盤已經大舉出動去修築南關了,一旦南關堡完工和金州形成呼應。那旅順就會成為腹地而不再受到威脅。明軍徹底鞏固了這個遼南橋頭堡後,就可以穩穩地向復州推進,這應該是後金方面難以容忍的事情吧。

或許是受到了歷史的影響,黃石越琢磨越覺得自己有道理。後金軍南下拔除旅順,長生島就會處於孤立無援地位置,而且遼民南逃的路線也就被堵死了。

黃石思考完畢以後就發布下命令:“發公文給旅順的張盤將軍,要他提高戒備。同時發公文給遼南的廣鹿、長山各島,告訴他們我們可能面臨被突襲的危險,各部都要提高警覺。”

於公於私,黃石都必須幫助旅順:於公,旅順軍是東江軍中數一數二的精銳部隊,這次東江本部又抽調了近萬壯丁來協助張盤修築南關,這批壯丁也是東江鎮的精華,其中沒有一個老弱。於私,如果遼南最有戰鬥力的救火營在這場戰鬥中按兵不動,不僅東江本部和同僚會覺得黃石是個小人。恐怕遼西地孫承宗也會大失所望,認為黃石見死不救,為了自己的前途對同僚落井下石。

天啟五年正月初八。

旅順的回函送到了長生島,前去報信的士兵告訴黃石,張盤看完警告後請送信的士兵好好吃了一頓酒肉。等他們吃飽喝足後。張盤已經讓師爺草革擬好了回函,這兩個士兵當天早上進到旅順,當天下午就啟程回長生島了。

打開張盤的回函,親密的稱呼立刻映入眼簾:“黃兄見信如晤……”

整篇信函寫得熱情洋溢,張盤告訴黃石一切都不必擔心,他已經動員了旅順軍做好了迎戰準備。旅順軍選鋒營主力已經北上在金州布防,還有一部分留在南關掩護築城堡的七千輔兵。剛鋒營則留在旅順作為張盤的直轄部隊,他這樣部署的是計劃把戰爭拖成一場消耗戰。金州堡卡在了進入大連灣的咽喉要道上,後金軍不拿下金州就不能打開糧道,而不打開糧道就不能從容制造攻城器械,旅順自然安如泰山。

另一個受到威脅的目標是修築中的南關堡,因為南關堡距離金州只有十余裏,騎兵瞬息即至。但張盤也不覺得很擔心,沒有糧草補給的後金軍包圍不了南關幾天,而如果後金軍不依靠攻城器械強攻,那明軍當然求之不得。總而言之。張盤認為後金軍只有強攻金州一條路,所以他把最精銳的選鋒營主力調到了金州防禦。

東江軍占領金州後已經修好了碼頭,張盤也運去了不少器械和糧食,他在信裏對黃石說明了他的計劃:就是如果後金軍再次南下,那就讓金州去受到圍攻,借此消耗後金軍的銳氣,然後張盤再和黃石約定一個時間,同時從兩面夾擊頓兵城下的後金大軍。

“……斬首、繳獲當與兄平分,一如前役。

弟盤,拜首。”

正月初九。

黑島艦隊的三條海船都已經被扣下了。長生島的軍戶正被大量送往中島。那裏本來也有簡易的居住地,多燒些媒炭、木炭,也不算很難熬。

看了張盤的信件後,黃石就知道說服不了張盤了,所以長生島的居民被大量送去中島避難,這樣在緊急情況下、救火營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全體出擊。

這種動員當然嚴重打亂了長生島平靜有序的生活。而且在這種緊張氣氛下,絕大多數的軍戶都變得惶惶不起來。從長生島建軍以來黃石還從來沒有想到過要放棄長生島,而他手下的士兵們也沒有想到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