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 第四十五節 兄妹(第2/3頁)

“大哥取笑妹子了。”趙小妹雙頰染紅,又端起茶壺給她大哥的杯滿上了,這才給自己也倒了一杯。她飲了一口,微笑道:“哥哥也是個有福之人,大嫂不但精於廚藝,還是那麽漂亮呢。”

現在趙家兄妹都在守喪期間,所以趙引弓雖然早定了親但也一直不能成婚。他這個小妹妹,利用各種機會從女家地親戚朋友那裏了解情況,詢問得來的消息還是挺不錯的。然後她就在哥哥耳邊誇未來的大嫂,把趙引弓聽得心裏甜甜的。平日工作得閑,也總會把妹妹說得話拿出來回憶一番,憧憬一下未婚妻的倩影。

以往無論趙引弓遇到什麽不開心的事情,只要趙小妹一扯起這個話題,他的不快也就煙消雲散了。雖然趙家大哥不會說什麽他自認為有失大哥尊嚴的話,但也會美美地往椅子背上一靠,面帶微笑地聽妹妹像小喜鵲一樣地嘰嘰喳喳。

可惜今天趙小妹打錯了主意。她提到了未來的大嫂後,預料中地開心笑容不但沒有出現在趙引弓臉上,反倒讓他的臉色一下子陰沉下來了。趙引弓冷哼了一聲:“小妹,你知道我今天遇到什麽事了麽?哼,就是那個害得你嫁不出去地那個家夥又來給我找麻煩了。”

當年趙老爺子死前早已經病得很厲害了,郎中也說過類似要準備後事的話。但無論如何張再弟自作聰明的那一招猶如踹了最後一腳。

趙老太太整日價的嘮叨:如果沒有黃石那個壞種,老太爺絕對不會走得那麽早的。所以趙家即使沒有把黃石看成殺父仇人,但對他始終耿耿於懷。

老太爺的去世,不但影響了趙引弓大妹的婚姻,還導致趙引弓和小妹妹到了結婚的年齡不得不守孝三年,白白蹉跎。趙引弓的弟弟還沒有功名,趙家把老二打發去京師念書了。

一系列的怨恨積累起來實在是非同小可。

果然……

一聽提起黃石的名字,趙小妹臉上也露出憤恨的神色。她同胞姐姐為了黃石那档子破事受了婆家兩年多氣。而且她姐姐這幾年來還沒有生產,就更是雪上加霜,讓趙家大姑娘吃盡了公婆的白眼和丈夫的冷言冷語。一直到去年趙引弓做了人生第一次以權謀私,把大妹夫調來覺華作了個文書,這才讓大妹的日子好過了些。

這些年趙引弓工作一直很努力,凡是他經手的事情旁人從來挑不出來一個碴,上峰也總是叫好,所以他以一個舉人出身,已經飛快的爬到了六品的通判,而且還是最為優渥的糧台主管。這自然引起了同僚的嫉妒,趙引弓的工作無可挑剔,他們無話可說之余就只好從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吹毛求疵,還總盯著他大妹這個敏感的話題。幾年來關於他們家門風的冷嘲熱諷就從來沒有停過。去年趙引弓實在痛心大妹受氣,給妹夫在覺華謀了個差事後更是被攻擊個不休。

這些年平白受了這麽些腌臢閑氣,他們兄妹思來想去,自然全怪黃石不好。趙小妹怒道:“這個災星,莫不是我們家前世欠他太多了,這世怎麽還也還不清了?一牽扯上他肯定就沒有好事。大哥,你可不能沾身啊。”

“這還用你說,這個災星我當然是避之猶恐不及呢,哪裏還敢去招惹。”趙引弓又是一聲冷哼,他告訴妹妹:今天皇帝的中旨到了寧前道,中旨裏面不但要覺華鑿開港口積冰準備迎接黃石登陸,還要寧前道各部官員一致配合黃石行動,並在必要的時候主動放棄覺華和寧遠外圍堡壘。

為什麽是天子的中旨而不是兵部的行文呢?因為兵部右侍郎閻鳴泰堅決反對任何拋棄一線堡壘的計劃。他極力主張堅守孫承宗修築地所有關外堡壘群,而且覺華也是閻鳴泰通篇方略中的重要一項。

原本孫承宗初鎮遼東的時候,閻鳴泰就認為與其在寧遠築城還不如修築覺華城。這次閻鳴泰更是激烈反對高第下達的總撤退令。他認為應該在正面節節堅守,並讓覺華的水營伺機出動,切斷三岔河的浮橋。原本歷史上就是在閻鳴泰的堅持下,天啟勉強批準了在關外抵抗的方略,但除了直接接旨的寧前兵備道袁崇煥親自鎮守的寧遠堡,其它地區的守軍非逃即潰。

這次黃石的主張也讓閻鳴泰大為反感,他質問內閣這與高第的總撤退令何異,更質問顧首輔為什麽要破壞“以文禦武”的祖制。

顧總經理心說:“這又不是我的主意,你有本事和皇上說去啊。”

但是這話顧秉謙不敢和閻鳴泰或者兵部的官員說,他覺得首輔的尊嚴還是要保持的。但他當然不會去背“支持以武禦文”的文官集團大叛徒的帽子。而且顧總經理認為如果自己真的去背這個黑鍋也實在是太冤枉了。

但想讓顧首輔去替兵部出頭那更是想也不要想,天啟對黃石的信任只要不是瞎子就都能看出來,誰願意在這個危急關頭去冒“進讒言、導致戰敗”的風險那盡管自己去,反正他顧秉謙是絕不會去觸怒皇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