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 第四十九節 收權(第2/4頁)

覺華島上現有參將姚與賢、金冠、胡義寧,遊擊季善、吳玉、張國青等六名將軍。兩個時辰後他們一起來到東山銀庫門前,此時黃石已經把文官們都轟到後方庫房去清點銀兩去了。黃石本人則笑容可掬地等在銀庫大門口,親自把六位將軍接入正堂:“諸位將軍請坐。”

這幾個是遼鎮的軍官,而黃石則隸屬東江,自然就不好比副將、參將這些差遣了。身為都督同知的黃石自然比這幾個家夥的品級大多了,整個關寧軍也就馬世龍一人比黃石的品級高而已,就是寧遠的滿桂總兵也不過和他平級罷了。再等黃石出示了尚方寶劍和銀令箭,六位關寧軍的將軍更是人人拜服,紛紛口稱甘願服從黃石節制。

其他四個人人品如何並不知道,但姚與賢姚參將和金冠金參將黃石還是知道的。幾個月前耀州之戰,就是這兩位爺拖了魯之甲和李承先的後腿——進攻前不派船、逃跑後扒浮橋。不過現在和耀州之戰不同,畢竟寧前道袁崇煥已經下了死命令,誰再逃跑就要殺了誰的頭。那袁蠻子可是有名地不講理,這六位關寧軍的將軍也得到了堅守覺華的明確命令,他們沒有機會借口蒙古入侵趕去西邊“抗敵”,寧遠堡已經戒嚴不許進出,身後也是一座孤島沒有了退路。

在黃石原本的歷史上,金參將本該在寧遠會戰前夕病死,另外幾位將軍也都在覺華戰役中殉國了。黃石並不打算和這些前世的烈士斤斤計較,在大敵當前的局面下,他希望這六位將軍能和他精誠合作——只要他們不是腦殘就該明白,在這個時候鬧內訌會有什麽下場。

黃石首先和他們聊了一些軍事問題。

早在船上地時候,黃石就準備了幾個方案。第一個拿出來的是建議這六位將軍撤退到海船上去。覺華島由於沒有按照條例鑿冰,現在島上的船只都被凍住了。黃石不僅同意這幾位將軍去天津衛的海船上避難,還表示他們的家丁和親屬也可以跟著一起撤離,只要他們把部隊留下來交給黃石指揮,將來黃石就給他們出具“沒有臨陣脫逃”的證明。當然,如果他們按照這種方案行事,那日後也不要想分到戰功。

黃石介紹這個方案的時候,六位遼鎮將軍不敢說話,彼此拼命地用眼神進行交流。但等黃石說完以後要他們發表意見時,他們也沒有人肯當第一個發言的出頭鳥。六雙會說話地眼睛睜得大大的,嗖嗖射出來的目光在半空中來回穿刺。幾位將軍正襟危坐了一會兒,他們不但用目光進行著交流,一個個眉毛還不停地上下舞動,嘴角更時不時做出些高深莫測的抽搐動作,這讓黃石想起了前世的無線電報。

無聲的交流進行了一會兒,姚參將輕輕咳嗽了一聲:“黃軍門,末將等還有些疑問。”

黃石注意他用的詞是“末將等”而不是“末將”,他客客氣氣地說道:“姚將軍請講。”

“不知道黃軍門還有其他的什麽方略沒有?”姚與賢神情專注地看著黃石的眼睛,其它五人也一起抖擻精神看了過來。昨天他們發現船都凍住後一個個悔恨得捶胸頓足,今天聽說黃石來了以後就滿腦子都想著能上天津衛的海船,但看黃石的樣子似乎蠻有把握,所以一個個腦筋又活了起來。反正實在分不到功勞保命總是絕對沒有問題了。姚與賢打頭後他們也七嘴入舌的在一邊幫起腔來:

“是啊,黃軍門,末將雖然力薄,但也要為國盡一份力。”

“黃軍門明鑒,末將願唯黃軍門馬首是瞻。”

“如果黃軍門實在覺得末將礙事,末將就立刻卷鋪蓋卷上船,絕不給黃軍門添亂。”

“黃軍門所向無敵,末將一直指望能跟黃軍門學兩手。當然,如果這是黃軍門的家傳絕學,不願外泄的話,末將這就把部隊交給黃軍門,帶著家丁上船。”

“黃軍門,末將也是這麽想的。”

……

見他們士氣這麽高,黃石心裏也是暗暗高興。能讓他們真心配合總比把他們強行轟走強,無論如何他們對軍隊還有相當控制力地。也不必擔心他們心懷怨恨給自己使壞。

黃石的另一個計劃就是中止鑿冰,集中人力搶修野戰工事,並讓士兵們進行充分休息,以迎戰遠道而來的後金軍。黃石還建議兩軍平分戰後的首級,黃石的三千直屬拿一半,而覺華的四個野戰營七千關寧鐵騎拿另外一半。

聽完了這個建議後,六個關寧將領又吹胡子瞪眼地進行起了交流,他們一個個用力擰著眉毛,把牙齒咬得咯咯作響,臉上露出時而猙獰可怖,時而悲憤無助的表情,還不時地把手指變一下姿態,無線電報已經進化成了無線網絡。黃石看到人的默契能到這樣的地步,感慨萬千。要是自己也有這樣的本事,那指揮部隊會比用無線電的現代軍隊還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