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七節 膽色(第2/3頁)

上千大軍緩緩前行,不多久就到了距連山堡不到數裏的地方。今天淩晨後金軍後衛和覺華關寧軍的交戰地點離此已經不遠,金參將他們大約就是在連山堡以北被擊潰的。明軍前哨翻過最後一道山脊,踏入連山堡前的谷地時,猛然看見了大批後金官兵。這讓東江軍先鋒大吃了一驚,因為一路上他們根本沒有發現後金的哨探,所以就想當然地認為後金軍已經遠離此地了。

明軍從寧遠堡追擊而來,黃石覺得那些逃脫的後金騎兵怎麽也會說出自己部隊的行蹤。就算對手想伏擊自己,那肯定也要派人偵查自己的軍力。所以一路之上既然一個探馬都沒有見到,黃石也就珍惜馬力沒有派出遠程地偵查隊。

乍一聽後金軍就在眼前,黃石也吃驚得說不出話來。這和他在遼南征戰的多年經驗大不相符,以前他從來沒有見過後金軍如此大意過。前哨報告後金軍並無多少騎兵,而且已經對明軍探馬作出了攻擊舉動。黃石也就當機立斷,下令全軍上馬去馳援前哨。

等黃石領軍沖近山谷後,面前的景象更讓他震驚不已。谷地裏密布著數百明軍將士的屍體,大部分都頭朝南方,顯然是在潰逃中被追上殺死地。眼前還有幾百後金軍士兵正在谷地裏搜索戰利品,並割取人頭。這些後金軍猛然看到出現在山谷口的明軍,也一下子都呆住了。那些向谷口趕來,準備攻擊明軍探馬的幾十個後金兵看到明軍龐大的縱隊時,一下子也驚得說不出話來。

正在打掃戰場的後金軍雖然有四百多人,但其中的披甲兵不過百人而已,剩下的三百多人都是新附的蒙古旗丁和漢人包衣。自打進入河西之地,面對聞風而逃地關寧大軍,後金軍的警惕性就在不斷降低。覺華一戰雖然讓後金軍的囂張氣焰有所收斂,但他們還是不認為長生軍有大舉追擊的膽量。

其實他們這個判斷也沒有錯,黃石確實沒有大舉追擊的計劃。今天如果不是有一批重要人物陷入敵陣,黃石本來是絕不打算踏出覺華一步。而今天早上擊潰了關寧軍的追擊後,負責後衛的建州軍也就又恢復了往日的驕狂,東江軍沒有追來也證實了他們的初始判斷。

東北的寒冬這麽冷,戰場上還有這麽多戰利品需要清理,後金軍也就沒有再向南派出斥候網了。那兩個自行追擊關寧敗兵到寧遠堡的牛錄都死於亂軍之中,他們的手下為了逃避責任也大大誇大了黃石部隊的數量,向後金指揮官報告說他們遭遇到了東江軍大隊步兵和炮兵的伏擊,但是也沒有引起連山堡後金後衛部隊的警惕。

山谷裏這幾百人是新附的蒙古兵和漢人包衣,比較窮苦。他們見有這麽多明軍屍體,就紛紛湧過來想撿破爛。後金官兵一直以為明軍大軍還在二十裏外的寧遠,剛才看見東江軍哨探的時候也以為是落單地明軍,根本沒有重視。

黃石自然不知道這些細節。突然一下子和後金軍這麽近距離遭遇也讓他有些不知所措,結果就讓關寧鐵騎搶在了他的前面。只聽胡一寧大喝一聲,一挺長槍就飛馬而出,黃石還沒來得及下令,大隊的關寧人馬就爭先恐後地從兩翼沖過,緊隨著胡參將掩殺了過去。

一轉眼黃石發現自己身邊就剩下內衛隊和章明河的那些近衛了。他制止住了躍躍欲試的手下們,笑著揚鞭一指眼前:“這仗還用我們出手麽?”

確實不用了……對面地後金披甲兵總共不過百人,其中的騎兵恐怕連三成都沒有,而且還散開在好大的一片荒原上尋找著戰利品。剩下的旗丁、包衣們本來就沒有戰鬥經驗,他們忙碌了半天後更一個個都累得滿頭大汗。近千關寧鐵騎勇如下山的猛虎、疾似入海的蛟龍。看著像天兵將般出現在眼前的大隊明軍,後金官兵愣了片刻,跟著就是齊齊發了聲喊,哭爹喊娘的四散奔逃開去。

趁著關寧軍追亡逐北的時候,黃石命令內衛迅速散開情報網。剛才自己的判斷有誤,現在形勢已經很明顯了。後金軍並沒有遠去,而是同樣錯誤判斷了局勢。既然兩軍可能已經靠得很近了,那誰先搞清楚情況誰就處於有利地位,就能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

……

不久以後,連山堡北。

上午負責斷後的正紅旗己經開始北上了,從今天下午開始就輪到正藍旗斷後了,明天則是正白旗。這三個負責後衛的旗會輪番執行斷後任務,保證大軍的安全。官道上行進著後金軍的小隊,車隊兩側是悠閑的後金披甲兵和馬隊。行軍隊列中,正藍旗旗主和正白旗旗主也正悠閑地聊著天。

皇太極完全可以坐在前面暖和的馬車裏而不必在這裏騎馬吹風,不過他堅持要陪他五哥聊天解悶。莽古爾泰既推辭不過這番好意,也喜歡和他這個聰明的弟弟嘮嗑,所以兩人就有說有笑地一同策馬而行,周邊是兩位旗主的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