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十六節 互動(第3/3頁)

“遵命,大人。”

長生島軍工司地力量很薄弱。而要開發地項目實在太多了,很久以來炮兵方面一直沒有壓力所以也沒有什麽投入。黃石默默地思考了一下,看來需要和鮑九孫商量一下了,看是不是能開始生產九磅和十二磅鐵炮了。

……

天啟六年正月二十一日,京師。

皇帝皺著眉頭把黃石的奏章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忍不住向身邊的魏忠賢問道:“黃將軍的這份彈劾,怎麽這麽荒唐呢?”

在這份奏章裏,黃石彈劾袁崇煥妄自尊大。坦然受了他的叩拜,也沒有回禮等等。魏忠賢聽到皇帝發問,連忙點頭哈腰地輕聲贊同道:“萬歲爺高見,確實太荒唐了。”

“這又不是袁大人逼他叩拜的,吾猜袁大人都不知道他把尚方寶劍隨身帶著。”天啟又嘟噥了幾句,終於把奏章放到了一邊,疑惑地看著魏忠賢道:“黃將軍不是這麽荒唐的人啊,此必事出有因。”

“萬歲爺明見萬裏,這裏有長生島監軍吳穆地密報。”魏忠賢說完話,就有一個小太監把另一份奏章呈了上來。天啟一把從盤子裏把吳穆的密報抓了起來,猛地一把扯開就開了起來。

看了沒有幾行,天啟緊皺著的眉頭就舒展開了,還常常地籲了一口氣:“原來是這麽回事啊,還好。”

“萬歲爺容稟。以老奴之愚見,袁崇煥只是感慨於遼餉靡費,所以在閑聊的時候扯了兩句。只是東江鎮和遼鎮不同,東江總兵官毛文龍全族有三百口死於建奴之手,只有大兒子在京師得以幸免;副總兵陳繼盛也是全家遇難;至於黃石……老奴記得他是開原人,也是家破人亡,只身從遼東逃到廣寧從軍的。”

“嗯,袁大人沒錯,只是觸了黃石的隱痛而已;黃石一時氣憤,就上了這麽一個荒唐的彈劾,他也沒錯。”天啟隨手把吳穆的密奏扔回了盤子裏。臉上地表情已經輕松起來了:“這奏章就留中吧,不用發給內閣去議了。”

“遵旨。”魏忠賢彎腰應承道。跟著一抖袖子,就有人上來把兩份奏折都收了起來,拿到皇宮的档案館裏去了。

轉天,魏忠賢又跑來跟天啟啰嗦:“萬歲爺,遼東的捷報到了。”

“……黃石斬首七百六十級,姚與賢斬首四百一十一級,金冠斬首三百八十五級,胡一寧斬首三百六十六級,張國青斬首二百級……滿桂斬首一百二十級,祖大壽斬首八十級、趙率教斬首五十級……”

下面朗朗讀完捷報,天啟哈哈笑道:“覺華此地真是藏龍臥虎啊,原來有朕的這麽多猛將,哈哈,聽起來好像都和黃將軍差不多嘛。”

魏忠賢在一邊陪笑道:“萬歲爺明見萬裏,這還不都是因為黃將軍的虎威,如果不是萬歲爺把黃將軍派去覺華,他們能不敗就不錯了,哪裏有立這麽大功的機會?說到底,這功勞還不都是萬歲爺賞給他們的。”

天啟大為贊同地點了點頭,又開心地笑了兩聲道:“嗯,你說得不錯,這捷報發給內閣去議了麽?”

“回萬歲爺話,已經發去了。”

“好,袁崇煥運籌得當,覺華、寧遠兩戰皆勝,可見是個帥才,覺華那個趙……”天啟說到一半就打住了,他覺得名字就在嘴邊可一下子怎麽也想不起來。

魏忠賢趕快小聲提醒道:“趙引弓。”

“嗯,不錯,朕料定他也是可造的人才,先讓內閣去議吧,他們議完賞後你別著急批紅,先拿來給朕瞧瞧,朕怕他們小氣賞得不夠。”

魏忠賢拉長喊了聲:“遵旨。”

跟著他聲音又是一轉:“萬歲爺,袁崇煥上表自參,走的通政司,已經發了一份去內閣了,內閣現在正在議。”

天啟訝然問道:“自參?袁大人參自己什麽?”

“回萬歲爺話,還不是黃石那事麽?袁大人參自己言辭無狀,致使文武不和。”

“唉呀,真是麻煩。”天啟伸手撓了撓頭,沉吟了一會兒也沒有想出什麽好辦法,就又問道:“內閣怎麽說?”

“回萬歲爺,內閣莫名其妙,擬票要袁崇煥自辯,並發文責問黃石事情來由。”

“留中,留中,還自辯、責問什麽啊?”天啟一聽就不耐煩了,他語氣急促地說道:“統統留中。”

“遵旨。萬歲爺,不過老奴以為文武不和,確實於國家不利,現在袁崇煥頗識大體自然無礙,但老奴覺得也還是溫言嘉獎一番為好,至於黃石那邊,是不是也要安撫一番為上呢?”

“嗯,你說地不錯。”天啟眉毛又皺了起來,他苦苦思索了一番,覺得自己把握不太好這個度,就直接給魏忠賢下令道:“你看著辦吧,給吾把事情辦得好一點兒。”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