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二十二節 毛帥(第2/3頁)

歐陽欣和磐石營的工兵隊隊官都沒有資格帶白羽,救火營和先鋒營回來以後,磐石營和教導隊的人還為此和黃石鬧過兩次。後來他們就在自己的頭盔上裝了一支足有五寸長的小棍,把紅纓高高地挑在小棍的頂端,這樣才算是心裏平衡了一些。

一根白羽毛和兩根長紅纓擦著營帳的頂出去了。月前長生島剛剛追加了一項新條例:在屋裏長時間停留的時候必須脫帽。就像以前黃石定過的另一條條例“不許佩戴著勛章去洗澡”一樣,沒有這條條例之前,黃石看救火營官兵恨不得睡覺的時候都把那根白羽毛頂在腦袋上。

歐陽欣等人離開後,屋子裏就剩下黃石、金求德和李雲睿等高級軍官了,現在金求德等人還是遊擊,因為黃石在長生島大小權利一把抓。他根本就拿不出、也不願意設立參將這樣的差遣官。每次黃石出門的時候就給趙慢熊一個加銜參將,讓他臨時負責長生、中、西三島,可一等黃石踏進長生島老營地門,就會把這個加銜扒掉,大家對此也都習慣了。

只是既然黃石地位節節上長,現在都已經是右都督了,那金求德、趙慢熊、賀定遠和楊致遠這四大金剛也總要水漲船高。目前他們四個都是二品的僉事都督,身上也都掛著指揮同知的世職。他們現有的地位已經和寧遠之戰前的滿桂將軍相當,那滿桂的總兵職務和同知都督官銜也都是在寧遠一戰後才實授的。李雲睿目前還是一個長生島軍情督司的差遣,但論官職也早就是三品了,他的官銜拿到遼西去,至少也是一個副將。

“大人,耀州建奴逃跑是最好,如果他們不逃跑的話,我們也不必為了強攻耀州而犧牲官兵性命。”

說話的人正是參謀長金求德。出兵前長生島參謀部就做過推演,如果不能得到更多軍費的話,復州就是東江鎮左協的推進極限。現在黃石有日本和山東的貿易支撐,所以這個推進極限可以到達蓋州,但也僅止於此了。

蓋州作為遼南丘陵區的頂端,再向北就是遼中平原,如果要在蓋州北方維持大量的軍隊,那明軍必須沿官道修築一系列儲糧堡壘,或者動員大批部隊護送運糧隊。前者是一次性投入巨額資金、後者是長期維持巨大地軍糧消耗。

無論這兩條路中的哪一條,都是無法憑長生島經濟來維持的。東江左協之所以只在蓋州部署一百人的常備軍,主要目的也是為了省錢,自從黃石確認無法從遼東都司府得到幫助後,他就一直為如何進攻遼中平原傷腦筋。

黃石知道毛文龍比自己還窮,所以他這次來肯定還是抱著搶一把就走的念頭。就和努爾哈赤攻擊遼西的目的一樣。東江鎮全鎮一年的軍費是二十萬兩白銀,最大的後勤基地在朝鮮,如果在耀州或者海州和後金軍長期對峙的話,不用對手來打,半年內東江鎮自己就會經濟總崩潰。

“海州城內倒是有不少儲備,只要能破城。我們肯定能補上損失還有富裕。”李雲睿已經把海州的情報基本打探清楚了,耀州裏面貨不多,但海州有糧食、布匹和不少武器,總價值估計要在一百萬兩銀子以上:“大人,打下海州怎麽都是大賺。打不下海州我們這次出兵就算是賠大發了。”

“李督司說得不錯,無論如何。我們總要設法攻下海州,這座城市裏儲備的物資足夠我東江鎮大半年花銷,而且毛帥就可以沿官道趨向遼陽,完成牽制攻勢。現任的成吉思汗……”黃石每次念到這個名字地時候都會習慣性地搖搖頭,不知道林丹汗威名赫赫的祖先現在會不會正氣得在墳墓裏發抖:“現在這位成吉思汗雖然能力有限,但他對我們來說還是太重要了。”

位於遼北的蒙古盟友不僅對大明有利,這樣的一個人坐在成吉思汗的位置上也對大明沒有威脅。為了長遠和眼前的戰略利益,黃石決定暫時不去想經濟問題了。遠征海州真是花錢如流水啊,大軍暴露在外,黃石不能不給士兵們吃飽,不然就真是嫌命長了。

戰兵、輔兵全計算在內,此次東江鎮左協共出動三萬大軍,光每天吃掉地軍糧就價值連城,黃石現在每天醒來就催問壕溝的進展,臨睡前則在祈禱上蒼,希望努爾哈赤趕快回師,自己也好班師回長生島去。總的來說,黃石認為攻擊遼陽的機會還沒有完全成熟,因為長生島的攻城重炮還沒有造好,他缺乏快速攻破堅固城堡地手段。

……

天啟六年五月九日,下午,海州。

昨天明軍已經把壕溝挖到了護城河旁邊,雖然城內守軍把大炮調來朝著腳下的壕溝亂轟,但兩天下來明軍損失卻很有限,後金軍先後朝壕溝打了無數炮,但成功射入深壕溝地不過十幾炮。真正打到人的不過兩炮而已,統共造成了八人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