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二十八節 謠言(第2/3頁)

當然,這些並不防礙欲捧魏盅賢臭腳而不可得的袁崇煥後來制造罪名殺毛文龍。日後當袁崇煥用給魏忠賢立祠塑像地罪名殺了毛文龍後,朝野也曾為此嘩然,上至徐爾階這樣的大臣,下至趕考的秀才都紛紛為毛文龍鳴冤。

談遷更是質問道:

第一,毛文龍給魏忠賢立生祠,天啟不知道、魏忠賢不知道、去東江的登州糧官不知道、全天下人也都不知道,那你袁崇煥是怎麽知道的?

第二,立生祠者所圖不過是阿諛魏忠賢,而毛文龍不在登州立、不在旅順立,卻偷偷立在不為人所知地荒島,搞得全天下只有你袁崇煥一個人知道。那他毛文龍到底圖啥呢?

正因為黃石知道這些歷史,所以他才堅信毛文龍是一個懂得廉恥的人,而毛帥也確實不負黃石的信任,又一次成為了黃石的擋箭牌,替部下承擔了魏忠賢的不滿。

兩天後,吳穆又來和黃石啰嗦了一番,但黃石現在心裏有了譜,輕描淡寫地就把立生祠的事情化解了。黃石一口咬定他不能脫離東江鎮擅自行動。雖然顯得有些迂腐,但黃石不願意忘恩負義,吳穆也無法強迫他做。

等吳穆走了以後,黃石就招來了剛養好了傷地趙慢熊和張再弟。趙慢熊被砍的那一刀只是皮肉傷,幾天下來也就好得差不多了。反之張再弟被打了八十大板,倒是比趙慢熊傷得還要重些,一直到前天才能勉強起床,今天行走還不利索。

廣寧戰敗後。柳河衛的百姓在一年內就和其它河西百姓一樣被遷移到了遼中,所以幾年來黃石雖然多方打聽,但是始終沒有老張一家的消息,直到上個月才從建奴方面傳來消息。

建奴的官方編出了一套說法,說是黃石帶著幾個衛兵途徑柳河地時候,仿效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的故事,為了保密行蹤而把款待自己的部分柳河村民殺了個精光,保護黃石的張家就替他承擔了村民們的憤怒。而滅絕人性的黃石卻坐視不理,帶著恩人的小兒子心安理得地離開了,自認為報了張家幾次三番的救命之恩了。

這件事情被後金方面說得有鼻子有眼地。甚至還找出了些以前的柳河村民做人證,對黃石的忘恩負義進行了大肆宣揚。長生島對這種謠言當然是嗤之以鼻,大明朝廷的百官也對此不屑一顧,雖然禦史有風聞彈劾的權利,但根本沒有一個禦史拿這個說事。

總的說來。只有少數的人將信將疑,他們覺得以黃石殺妻的狠辣,未必做不出這種事情來。可是這些消息傳到黃石、張再弟這兩個知情人耳中,卻讓他們驚駭莫名,因為建奴方面說得一部分情況和他們那天晚上的遭遇基本相似。

黃石和張再弟一起看過了長生島情報司收集地情報,後金的宣傳裏提到每個人物的姓名基本是沒錯的。連陳鐵匠的小兒子這樣地小角色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只是把押送黃石去請賞這件事改成送黃石一行離開罷了。

經過黃石和張再弟仔細分析了當時的細枝末節,確認後金方面並不清楚黃石所帶的兵力。黃石最後不禁懷疑在自己和張再弟離開以後,柳河衛的那群百姓到底命運如何。黃石回憶了一遍那天的經歷,還讓幾個自己的老衛兵一起回憶。總算是找出來了幾個那天和趙慢熊一起留下地人。

在黃石的嚴厲逼問下,他們承認在黃石離開以後。趙慢熊命令把那些百姓統統殺光。當時他們都是趙慢熊的嫡系手下,趙慢熊不許他們對黃石匯報,所以他們就把這件事情一直隱瞞了下來。等長生島軍制改編後,大夥兒早就把這件事情忘得幹幹凈凈了,也不會有人主動向黃石提起的。

聽過他們的講述後,黃石當即就頹然抱著頭坐倒在椅子上,因為這種事情一旦發生,那老張一家確實就萬無生理了,他甚至不敢細想張家落在憤怒地村民手裏後的情景。

等黃石從恍惚間恢復過來以後,他發現張再弟已經從身邊消失了,當時黃石就知道大事不妙,結果還沒等他下令派人去找,憲兵隊長洪安通就氣急敗壞地沖了進來。果然不出黃石所料,張再弟一頭闖進了趙慢熊地屋裏,當時趙慢熊正代黃石主持一場會議,結果當著滿屋子的人,張再弟二話不說抽出腰刀就砍人。

幸好張再弟只砍了一刀就被趙慢熊周圍的人抱住,跟著老營的內衛就趕到把張再弟捉住了。洪安通聞訊趕到現場後,一邊下令把張再弟控制起來,一邊派人把趙慢熊立刻送去胡青白那裏療傷。

黃石肯定了洪安通的處理,還給內衛追加了把張再弟下大牢的命令。當他趕到軍醫處的時候,胡青白已經替趙慢熊包紮好了傷口。幾天後看到趙慢熊安然無恙讓黃石出了一口大氣。不僅僅是因為趙慢熊是他的首席智囊,黃石也是為張再弟高興,這樣他就不用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