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三十六節 脫身(第4/5頁)

趙二姑娘的眼睛越睜越大,黃石的話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但如果黃石說得是真的地話,那他此舉也就差不多意味著斷絕了大明和後金一切和談之路。

今天皇太極找來很多人做見證,並極力把趙二和那兩個姬妾塞給黃石。以便讓他無法否認曾到過遼陽,但任何事情都是雙刃劍。只要努爾哈赤按照歷史上地時間死去(也就是兩天後),那這些證人就會極大地強化黃石的宣傳,後金方面根本無法否認黃石曾到過遼陽,更無法解釋為什麽努爾哈赤會在黃石發出宣告後的短短幾天內死去。

皇太極還在那些證人面前竭力宣傳明軍條件的苛刻,希望借此來說明後金求和的誠意,但這同樣是一口雙刃劍,只要努爾哈赤及時斃命,那蒙古各部就會想道:即使是這麽苛刻的條件,大明也不過是拿來哄後金玩地,大明從頭到尾就不會進行任何形式的招安。

今天,為了給黃石制造麻煩、為了給後金尋求出路,皇太極一切的安排、一切的手段,都會加倍兇猛的回報在他自己的身上。如果對手是莽古爾泰這種直心直肺的人,黃石不敢如此;如果對手是努爾哈赤這種老瘋子,黃石更斷然不敢如此。

只是他的對手是聰明的皇太極,他太有把握讓黃石吃癟了,所以……這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啪、啪、啪。

同行的女孩子突然有節奏地拍起了手,同時還響起了清脆婉轉的輕吟聲。

黃石馬上就聽了出來,這女孩子唱的正是李白的《俠客行》。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黃石覺得撒謊不是什麽光明正大的事情,不過恰如皇太極所說,大丈夫鬥智不鬥力,既然皇太極能作初一,那就不要怪黃石作十五了,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黃石終於望見了一朵紅旗,那是蓋州東江軍的一個崗哨,看著那小小的在風中抖動著的紅色,黃石如釋重負地拉了拉韁繩,從離開長生島開始,他這些天日夜兼程,一刻都不曾休息過,現在疲憊感頓時油然升起,險些就把他一下子淹沒了。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真是太累了,自打離開長生島黃石就幾天幾夜沒有睡過一覺,除了在遼陽的那一頓以外,吃的隨身攜帶的幹糧,喝的是葫蘆裏的涼水。疲憊感之後就是潮水般湧來的歡悅之情,雖然黃石出發前就抱定了不惜一死的決心,但再一次望見明軍的旗幟時,那種死裏逃生的感慨真是無法言表啊。

——勇氣啊,勇氣,多少事情實際差的就是一點兒勇氣而已,如果我認定幾十萬百姓的命是無法挽救的;如果我還是像在遼陽那樣,自欺欺人地說我的性命比所有人都珍貴,無論犧牲多少人命,只要我活著就可以補償……那我真是愧對這許多年來為國捐軀的勇士,那我和原本歷史上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這些最後滑入漢奸泥潭的民族罪人,又還有什麽區別呢?

“……銀鞍配白馬,飄渺如流星……”

多日來的辛苦跋涉,或是劫後余生的快樂,又或是兩者綜合起來的效果,黃石感到全身都要虛脫了,向著那面紅旗駛去的時候,黃石的雙臂開始不由自主地抖動,身體也開始微微發顫,人差點一下子就軟倒在馬鞍上了。

但身邊女孩子的歌聲卻越來越高亢激昂,充滿了對勇氣的贊美,還有對俠義之心的頌揚,趙二姑娘一下下打著的拍子,漸漸的也就像戰鼓聲似的敲打在黃石的心房上。讓他忍不住漸漸夾緊馬腹,而坐騎似乎也感覺到了從主人身上散發出來的鬥志,它昂起頭緩緩加快腳步。

夕陽西沉,殷紅如血。

黃石和趙二姑娘兩個人一前一後,催動著坐騎飛快地向著那明軍旗幟的方向奔去,看著那火紅戰旗在視野裏跳動著向自己逼近過來,黃石只感到心臟都歡樂的快要跳出胸膛來了。遠遠的,一隊明軍的偵騎正向他們跑過來,沒錯,那是蓋州的東江軍了。

“……三杯吐然諾……”

在遼陽那個商人家裏,黃石在推開窗戶發出暗號前的一瞬間,曾經對自己許下過諾言,他一定會對今天的行為作出補償的,他一定會讓那個商人的犧牲物有所值的,這是他對著自己良心許下的鄭重諾言。

多日來,面對著皇太極和袁崇煥這對內外交逼的敵人,一度黃石的心中中曾經充斥著那樣強烈的無力感和失落感。就好像是孫猴子面對如來佛的五指神山一樣,黃石感到自己怎麽跳也跳不出對方的計算,怎麽掙紮也不能扭轉頹勢分毫。

此刻,充盈在黃石胸中的卻是滿滿的自豪和驕傲:“我努力了,我做到了。”

這濃烈的感情在黃石胸腹中來回來去的激蕩,幾乎要透頂破體而出一般,聽到趙二姑娘唱到這句的時候,黃石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興奮,全身的疲憊防佛在這一瞬間全都離他而去,黃石踩在鐙上站起身來,跟著女孩子的拍子大聲地和起了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