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太祖往事(第2/2頁)

“太祖……太祖的故事都記在國史之中,這個……陛下若是想聽,老臣倒是能推薦幾位專攻國史的國子監和太學的博士,他們……”

“找別人太麻煩了,朕也不是想聽全部,郭師選幾段能教益後世的故事就行。”

門口的一名太監匆匆離去,郭叢被逼到絕路了,只得勉強說下去:“太祖功高蓋世、亙古未有,能教益後世的故事實在太多了,這個……容老臣想想……”

郭叢呆呆地想了一會,臉色青紅不定,呼吸越來越粗重,突然一頭栽倒,居然暈了過去!

太監急忙上前攙扶,韓孺子大吃一驚,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一個簡單要求,居然會引發如此嚴重的反應。

東海王笑了一聲,“哈,郭叢這算是殉職吧,能死在皇帝面前,他這一輩子也算值了。”

“別瞎說。”韓孺子探身觀望,可不想有人因為自己的幾句話被逼死,“他怎麽樣?”

“郭老大人……還活著。”太監說,這時另一名太監回來了,兩人一塊將郭叢擡出去。

上午的課就這麽結束了。

“你怎麽突然對太祖感興趣了?”房間裏只剩下兩個人時,東海王好奇地問。

“我想起靜室裏的圖畫,還有母親講過的一些故事,所以想聽聽大臣們如何講述太祖,沒想到……會是這個樣子,太祖的故事有什麽忌諱嗎?”

“大家忌諱的不是太祖,是——你知道是誰——反正有人不希望你學史書,怕你野心膨脹。”東海王閉上嘴。

左吉進來了,看了幾眼,什麽也沒說。

這天晚上,韓孺子將白天的事講給楊奉,楊奉說:“陛下現在還不是讀國史的時候,我講的故事足夠多了,加上那些傳說,應該能得出結論,陛下再想想,等陛下想明白了,咱們再往下講。”

於是楊奉就只教皇帝認字,功課將要結束的時候,韓孺子問:“楊公從前是做什麽的?”

“從前我就是太監,服侍先帝十幾年,親眼看著他長大。”

“更往前呢?楊公肯定不是從小……就做太監的吧?”

楊奉搖搖頭,“當然不是,我曾經也是讀書人……陛下若是真對我的經歷感興趣,等我講到武帝的時候,或許可以說一些。陛下不要抱太大的期望,我的經歷非常簡單,用不上十句話就能說完。”

韓孺子相信,楊奉的過去絕不簡單。

郭叢再沒有出現,來講經的老師傅們越發謹言慎行,除了書上的內容,絕不多說一個字,韓孺子也沒興趣再逼他們講國史,每天就是發呆,翻來覆去地回憶太祖的諸多事跡。

四月中旬,關東傳來消息,齊王不肯接受朝廷的審訊,終於還是公開造反了,可惜時機已逝,曾經與齊王暗通款曲的諸侯與大臣,這時全都投向了朝廷,太傅崔宏——如今是平東大將軍,接連打了幾場勝仗,一路攻向齊王治所,平定叛亂指日可待。

東海王又喜又憂,喜的是舅舅立下大功,崔家的根基更加穩定,憂的是大將軍一旦得勝回京,表妹就要被冊立為皇後。

其他勛貴侍從則只有興奮,整日裏議論紛紛,全都遺憾自己不能上戰場建功立業,有時聲音能傳入淩雲閣,韓孺子就是從他們嘴裏了解到東方戰事的進展,至於楊奉,他好像一點也不關心遠方的戰爭,只字不提,專心教皇帝認字,督促皇帝思考。

齊國之戰影響到了皇帝的平靜生活,下午的講經取消,改為學習騎馬、射箭,這是為了有朝一日校閱凱旋的大軍。

韓孺子從來沒騎過馬,好在皇宮裏養著許多極其溫馴的馬匹,他很快就能穩坐在馬背前進,只是不能馳騁。

射箭比較難學,兩天下來,韓孺子勉強能將箭矢射到靶子附近。

下午的學習有一個好處,韓孺子與勛貴侍從們的接觸更多了,甚至能叫出幾個人的名字,也有機會觀察他們的本事。

楊奉預言的“主動接觸者”還沒出現,侍從們都很謹慎,互相用眼神交流,卻極少看向皇帝。

學習騎射的第三天,皇帝與東海王又多了一項必修內容——拳腳與刀劍,太後仍然擔心會有刺客,因此希望皇帝能有點自保能力。

教師正是多日未見的孟氏兄妹,孟娥的哥哥恢復了男裝,也報出了本名,他叫孟徹。

正是從這對兄妹身上,韓孺子找到了線索,終於能夠回答楊奉留下的問題:那麽多結交廣泛的豪傑,為什麽只有太祖韓符奪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