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指點迷津(第2/2頁)

韓孺子可不同情眼前的這個人,“好吧,我知道了,會提防的。”

張養浩驚訝地說:“倦侯一點也不擔心嗎?”

“我沒挨打,也沒受欺負,有什麽可擔心的?”

“這可不是玩笑,崔騰那幫人什麽都敢做,碎鐵城孤懸塞北……”

“我若是沒本事保護自己,也不會活到現在。張養浩,你做下背叛之舉,我就當你是背叛者,你來告密,我就當你是告密者,你無力自保,我就當你是弱者,辟遠侯不可能一直保護你,你是什麽人要由你自己決定。”

張養浩臉紅如晚霞,他比倦侯大幾歲,這時卻像是受到責備的小孩子,張嘴想要辯解,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鄭重地磕了個頭,起身離去。

韓孺子繼續看書。

沒一會,東海王進來了,“那個王八蛋來找你幹嘛?”

最恨張養浩的人不是韓孺子,也不是崔騰,而是在河邊寨裏被拋棄的東海王,可他不會用打罵發泄怒氣,一直在等待時機。

“他說崔騰要為柴韻報仇。”韓孺子頭也不擡地說。

“崔騰當然要報仇,他被柴韻設計羞辱,天天都在想著如何反擊,結果倒好,人死了,他這一股火自然要撒到別人頭上。”東海王頓了頓,“崔騰一身毛病,就有一個優點,對家裏人看得極重,你娶了他妹妹,只憑這一點,他就不會向你尋仇。”

“我知道。”

“你知道?”

“崔騰恨誰不恨誰都擺在表面上,他若是能藏住心事,就不是崔家二公子了。”

東海王大笑,“這算是優點還是缺點?”

韓孺子微微一笑。

足足花費了四天時間,韓孺子才率軍回到馬邑城,後面的隊伍仍是綿延不絕。

勛貴營和清衛營進城安頓好之後,韓孺子立刻出城前往自己的部曲營。

營地建在河邊,左右兩邊都是草地,可以用來訓練騎射,韓孺子召來的義兵都是農民,還有少量江湖人,一切軍事技能都得從頭學起。

晁化監營,請來十幾位老兵當教頭,林坤山以軍師的身份也跟來了,韓孺子來找的就是他。

將士們見到倦侯都很高興,身為部曲,他們的待遇比大楚的普通士兵要好,遠遠優於平民百姓,這讓他們很過意不去,都希望能為倦侯做點什麽。

韓孺子將他在勛貴營裏得到的賄賂都帶來了,堆在營中,由晁化分發,盡量人人有份,如果不夠,就拿銀子補償。

這只隊伍還沒有成形,韓孺子不著急使用。

進到帳篷裏,林坤山笑道:“倦侯哪來的這麽多好東西?”

“都是別人送的,慷他人之慨,倒是挺舒服。”

“哈哈,倦侯心懷大志,這只軍隊跟定你了。”

韓孺子不是來聽吹捧的,而是來尋找建議的,無論在東海王等人面前表現得多麽鎮定,他心中其實猶豫不決,迫切地需要指點,最好是楊奉,可這位北軍長史不在馬邑城,而且很久沒與倦侯聯系了,他只好來找林坤山。

望氣者不可盡信,可在他們肯說實話的時候,還是很有幫助的。

韓孺子將柴悅提出的計策說了一遍,林坤山幾乎沒做思考,直接說道:“柴悅並不重要,重要的人是大將軍韓星。”

“韓星?他好像不是很感興趣,從來沒勸過我。”

“嘿,人老成精,韓星在朝中多年來屹立不倒,地位反而越來越高,自然有他的本事,跟望氣者一樣,他也懂得順勢而為的道理:放手讓別人去做,成功了,身為統帥,他總是獲益最大,失敗了,跟他沒有半點關系。”

韓孺子一點就透,“你說得沒錯,柴悅在軍中無官無職,手下更是沒有一兵一將,他卻敢於提出這樣一條計策,還敢來勸說我,必然是得到了大將軍的支持。”

林坤山點頭,“我敢保證,柴悅其實說不出他受到了什麽支持,可他的信心必然來自大將軍。”

韓孺子想了一會,問道:“我該怎麽做?”

林坤山微笑道:“我就只會一招,順勢而為:大將軍想順你的勢,你就順大將軍的勢。如果大將軍並不急迫,那麽你殺死多少匈奴人都不算立功,如果大將軍很在意這件事,早晚會表露出來,到時候,你提出的所有條件都會得到滿足。”

韓孺子拱手致謝,心裏終於踏實,連夜回到城中。

留在城外的林坤山卻有點擔心,望氣者看中的這株幼苗,是不是成長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