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謀自己的反(第2/2頁)

“你替朕揣測一下,朝中大臣以及天下大族,會遵從旨意嗎?”

“微臣曾因揣測獲罪,不敢再行此事。”

“朕赦你無罪。”

南直勁擡頭看了一眼皇帝,“陛下這是要眾人交出自家的‘命’,大概不會得到太多遵從。”

“朕也是這麽想的,所以還要問一句,按朝廷的規矩,這種事該怎麽解決?放任自流?還是等大家幡然醒悟?”

南直勁無言以對,沉默良久,回道:“微臣明白陛下意欲力挽狂瀾的一片苦心,陛下不希望看到大楚慢慢衰朽,可是如此傷筋動骨,只怕大楚……衰落得更快。”

“這又為何?”韓孺子是在真心請教,從“敵人”這裏,他能得到更多幫助。

南直勁將心一橫,拱手道:“百姓是烏合之眾,他們的喜好與支持對陛下毫無意義,所謂以民為本,應該是以‘治民’為本,萬民不亂,朝廷無憂,陛下更無憂。可是靠什麽‘治民’?肯定不是陛下一人所能辦到,陛下自行選用了一些人,他們是朝廷的雛形,卻沒有朝廷的穩定與經驗,依靠他們,陛下能治一郡,卻治不得天下。最終,陛下還是得用朝廷,京城的那個朝廷,正在被陛下打得七零八落的朝廷。陛下肯定能夠擊敗朝廷,卻也擊敗了自己的左膀右臂,陛下壯士斷腕,等到無手可用的時候,悔之莫及。”

“即使雙手已經不聽使喚,也要忍受?”

南直勁輕嘆一聲,“權貴之家的腐敗,的確出乎微臣的預料,可是壞手也比無手強,陛下……做得太急了一些。”

“不得不急,你剛才說得對,朕自行選用的這些人,數量太少,權力也太小,治理不了天下,只能治一郡。”韓孺子停頓片刻,“大楚共有郡國四十七處,朕一地一地治理,大概要用四年吧。”

南直勁驚得目瞪口呆,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當然,朕明白,這不符合朝廷的規矩,皇帝本應高高在上,通過朝廷治理天下,如此一來,才能事半功倍。可是朕不理解,開國太祖一生都在馬上度過,即使稱帝之後,也是馬不停蹄,後世的皇帝卻深居宮中,為何不肯效仿祖先?”

“大楚定鼎之初,天下不穩,各地常有叛亂,太祖不得不前往四處平亂,非其所願。”

韓孺子探身,問道:“南直勁,你覺得大楚今日的狀況比定鼎之初更穩定嗎?齊國謀逆、群匪作亂、匈奴入侵、宮變不止,凡此種種,不都是在要求皇帝離開皇宮嗎?”

南直勁再度無言以對。

韓孺子挺身,“韓氏穩坐江山百有二十余年,已經夠久了,朕要再度‘奪’得天下。”

南直勁跪下,驚訝至極,“陛下這是要……這是要……”

“嗯,我要謀自己的反。”

南直勁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韓孺子笑道:“也沒有那麽誇張,朝廷會得到保留,朕相信,不是所有官員全都沆瀣一氣,下以猛藥,朝廷還有的救。比如宰相,朕很想保留,希望卓如鶴能夠明白朕的心意。”

南直勁終於明白自己為何沒有受到處罰,又為何受到皇帝的召見。

皇帝要通過他給大臣們帶個口信。

南直勁不知該如何回答。

外面突然有人說道:“陛下,劍戟營副都尉王赫求見,說有要事。”

“宣他進來。”

王赫匆匆進帳,看了一眼南直勁,拱手道:“陛下,外面抓到五名刺客。”

“嗯。”

“刺客來自海上,為首者名叫武遊,正是欒凱……經過初審得知,刺客原本更多,中途散去了一大批,據稱海上群盜決定釋放黃將軍,只是要提出條件。”

“除非見到黃將軍本人,大楚不與任何人談判。”

“是,陛下,卑職明白,卑職告退。”

王赫退出,韓孺子向南直勁道:“朕的狀況比當初的太祖要好多了,起碼能保住十步之內的安全,有人對我說,皇權只在十步以外、千裏之內,既然如此,朕要離天下更近一些。”

“恕微臣鬥膽直言,皇帝不是這麽當的。”

“朕不會坐視大楚衰落。”韓孺子冷冷地道,隨後緩和語氣,“不如這樣,咱們打個賭吧。”

南直勁一愣,他曾經自以為摸透了皇帝,現在才發現他連皇帝最簡單的想法都猜不透。

“趙若素之外,還有人向你告知朕的一舉一動,不管還有幾位,五天之內,朕必將他們找出來,到時候,你替朕向大臣傳話,如果找不出來,你回禦史台,朕也不處罰你。”

南直勁想了好一會,“還有一位,陛下若能找出來,微臣一敗塗地,隨陛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