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故裏恩仇 第六章誤入龍泉谷(第2/10頁)

老翁躬身道,尊神既然要去,我等豈敢不遵命。

幾個壯漢簇擁著他,下了台階,走過一條青石鋪成的小徑,小徑兩邊也是青蔥嫩綠,各式鮮艷的蝴蝶在枝間翻飛,頗為悠然自得。他們走了好一會兒,慢慢上了一個小坡,繼而眼前出現一座暗綠色的峭壁,峭壁下是一個兩三尺方徑的洞口,看上去非常幽深。洞上書著三個圓潤秀整的篆字:龍泉洞。縹碧的泉水從洞中汩汩流出,匯入坡下一個闊大的潭中,這個潭方圓有數丈。潭水清澈見底,遊魚卵石歷歷可見。幾個女子正在潭水的另一邊小溪裏踏水嬉戲,她們綠衣黃裳,烏發垂髫,遠遠望去,也都感覺長得頗為標致。她們這會兒正挽起裙角,在小溪間徜徉,陽光透過溪水映在她們的幾雙秀足之上,波光搖曳,陰晴不定。那老者見了,大聲喚道,妮子,不要離潭那麽近,小心跌下去被魚吃了。他的聲音一發,潭的中央原本平靜的水面突然沸騰起來,憑空湧起一尺多高,好像有神仙在操縱。等他聲音一歇,中央湧起的潭水就順勢跌落。這時,對岸的那幾個女子發出清脆的笑聲,也不搭話,順著小溪就隱入了綠葉叢中。她們的笑聲一起,對岸的潭水又湧起長長的一線,隨著笑聲漸行漸遠,才又慢慢止歇。

嬰齊心裏暗暗稱奇,道,這潭水——

老翁道,啟稟尊神,這潭,我們叫它言跳潭。尊神剛才也看見了,只要聽到人的說話聲和笑聲,就會有水波跳起來,等到沒人說話了,才又平靜下去。

哦,嬰齊道,難道下走當初就是在這潭裏被老丈救起的?

老翁道,正是。當時我等幾人看見尊神突然從那坡上的泉洞裏流出,滑入潭水,就趕快跳入潭水,將尊神擡出。

嬰齊納罕不已,他感激地說,多謝老丈和諸君的救命之恩,請老丈千萬不要這麽客氣,下走並不是什麽神仙,僅僅是豫章郡的一個普通官吏。下走還有一事不明,敢問老丈,那洞裏面你們可曾進去過,到底是個什麽地方?裏面還有什麽?

老翁道,尊神太客氣了,那洞是一眼神泉,洞口又狹窄,我等數代都沒人敢進去。洞中以前還曾經流出過一些東西,有各種用具,還有圓圓的銅錢,想來都是上天所賜。尊神這次駕臨,我等是第一次見到。

嬰齊又重復道,我的確不是什麽神仙,豈敢貪天之靈,萬望老丈不要如此客氣。

老翁道,這,既然如此……不過剛才君說什麽豫章郡,老朽沒有聽說過。他說著,臉上露出狐疑的表情。

嬰齊道,哦,豫章郡是大漢皇帝所設的一個郡,郡治在豫章縣。

那老漢臉上疑惑不減,什麽大漢皇帝,我只聽大父說過有個大秦皇帝。

嬰齊心裏暗想,這地方果然與世隔絕,他們從不知道有什麽大漢官吏,真是大大的奇事。不過他們說我出現在這泉洞口,這就是了。想來贛江的釣圻倉下正有洞口和江底的洞庭相接。我也正是被江水暗流沖進洞庭,昏迷中又從這個洞口流出。既然我能夠在洞庭中那麽久才重見天日,那洞裏面必定不會完全被水充塞,一定有空間可以呼吸。如果鑿開這個洞口,順著洞庭前進,或許能回到豫章。他這樣想著,又突然有點傷感,回到豫章又能怎樣?自己作為前鋒,率吏卒進擊釣圻倉,士卒全部陣亡。按照律令,如果征戰無功,回去也當因亡失士卒過多而下獄。這裏既然沒有外人進來,不如幹脆在此先靜養一陣,再做打算。

又過了一個多月,嬰齊的傷勢漸漸平復如初。他可以經常拄著杖在房子附近轉轉,了解了解周圍的地勢。從台上望去,峽谷的四面都是峭壁,絕對沒有出口。況且那老翁一直告訴他,就算爬到那峭壁之上,滿眼也都是連綿的群山,不知道哪裏才是盡頭。嬰齊心裏不信,但看那山峰似乎直接雲霄,自己就算完全恢復,也沒有可能去親自驗證。他對峽谷裏的住戶也開始漸漸有些了解,谷裏共有百十家住戶,幾乎都是戴姓和董姓,其他的雜姓不過十多戶。那老翁名叫董奉德,是這裏最德高望重的長者。據他自己說,他的大父在秦朝時就是長沙郡荼陵縣的一個裏長,當初因為兵亂,鄰近的幾個裏所有百姓相約結伴逃亡,入這峽谷時,也還推選了他大父為首領,一直到董奉德,依舊得到大家的尊敬。有什麽重大事情,都要請求董奉德拿主意。

嬰齊得到董奉德的照顧,雖然待在這裏很舒服,但心裏究竟有拋不下的事。這天,他還是找了一個時機向董奉德提問,敢問老丈,下走想知道,既然老丈的大父當年能率領所有的裏人來到這裏,一定是有什麽暗道和外面相通。不知老丈是否知道這條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