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氏(中)

“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這句名言據說最早是用來形容水滸傳裏梁山好漢的,不過在明末時候,卻成為許多造反者的口頭禪和最高理想。在和有親身經歷的鄭彩談了一陣子之後,老李教授等人對於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根據鄭彩介紹:招安這種事情,你的造反事業沒有一定規模是甭指望的。大明朝廷對於能夠剿滅的反賊從來不會手下留情,一般小蟊賊絕對得不到這個待遇。

只有事業上到一定档次,朝廷覺得難以剿滅,或者代價過大的時候,他們才會考慮換一種手法來解決。不過也不是所有大反賊都能得到這種待遇,其間還是有不少要求的。

首先是不能殺戮過重,你要在前期搞得天怒人怨人人喊打,那就很難得到善終了。關鍵一點是不能和讀書人結仇——大明的讀書人關系網都比較復雜,你這邊隨便殺了幾個鄉下酸秀才,搞不好人家就有什麽同門同鄉之類在朝廷裏當官。也不要多大,只要有幾個小吏上書,稍微掀起一個浪頭,馬上朝中各派就都會摻和進來。

無論什麽招安計劃,只要朝廷裏有爭論了,那肯定會被攪黃——大明朝在很多方面還是只認死理的。

其次,虎皮不能拉得太大。尤其忌諱隨隨便便的稱王稱帝。明王朝對這種名份問題素來相當的看重。你說自己本是安份良民,活不下去了搶一把,那皇帝可能還會開開恩給個赦免什麽,但如果牛逼轟轟給自己加個尊號,自封個什麽王什麽帝之類,那在大明眼中就是來搶天下的,那肯定要死磕到底了。

前不久剛剛給平滅掉的奢崇明,安邦彥等人就是例子,本來少數民族叛亂是常有的事情,朝廷也素來以安撫為主。結果這兩位非要自己給自己封王,封大長老,結果落得個悲劇收場。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有哪個官兒敢提出招安之說——萬一給人彈劾一個“私通叛逆,圖謀不軌”,馬上就是株連九族的事情,沒人敢冒這個險。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朝廷裏要有人,特別是直接經辦此事的官員態度最為重要。能用錢解決的當然最好,但大明朝的官員怪癖甚多,有些還不是光塞錢就有用的,若是碰上那種光認死理不要錢的——比如兩廣總督王尊德這類,那就比較麻煩了。

總之,一通介紹下來,按照鄭彩的說法:這反賊招安,就好比妖精得道,若要修成正果,沒個三災八難,不過幾道難關,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麽……

接下來,鄭彩卻又話鋒一轉:象你們海南這種情況,倒還頗有可為之處——攻占瓊澄臨三地,就基本控制了海南全境,作為反賊的事業不算小了;又擊敗過前來圍剿的大軍,朝廷裏也不敢小看;而最妙則是:鬧了這麽大,居然一直沒樹反旗,還能跟本地官僚“和睦相處”,這一點讓鄭彩極為佩服。

——先前他們兩人在白沙碼頭登陸時,就看見不少身穿大明軍服飾的人在協助管理,原以為只是短毛惡趣味派人冒充,沒想到一問之下卻發現那些還真是明王朝的正規軍。當鄭彩詢問他們為何會在這裏出現時,人家卻理直氣壯回答他——他們是大明朝廷派駐此地的瓊州府守軍,自然要在這裏駐守。

“那……那短毛……?”

饒是鄭彩見多識廣,足智多謀,當時也驚愣住了,結果那明軍將官卻是見怪不怪的斜了他一眼,顯然已經被這種問題問得太多了。

“短毛歸短毛,我們歸我們。這瓊州城裏除了知府大人‘丁憂’至今未歸,其他各級大明官佐可都在呢。”

“可是……可是朝廷不是曾經下令征討短毛麽?”

鄭芝虎當時還傻乎乎問了一句,那將官卻苦笑一聲:

“征討過啦,結果是我們死了一大半,剩下都被俘虜,之後短毛又全給放了。人家不想殺咱們,這打又打不過,那只好該幹嘛幹嘛唄,難道還主動再去找死不成?”

當時鄭彩鄭芝虎兩人都傻了,之後來到大市場道賀,果然看見許多身穿大明官服的人也在現場出入,一個個神態自如,絲毫沒有被脅迫的樣子,他們倆這才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高,實在是高!”

此時當著老李教授等人的面,鄭彩很誇張的豎起雙手大拇指。

“這一手玩得漂亮,既得了實利,朝廷那邊也沒丟臉面。接下來只要略微運作,讓朝廷給諸位一個名份,這反賊的帽子就自然而然摘掉了……”

說到這裏時,鄭彩故意頓了一頓,似乎是想等人接話,不過對面老李教授等三人都只是含笑望著他,卻一言不發,鄭彩只好自己把話題續下去:

“……只不過,這名份麽,可不大容易弄到。按理應該是走兩廣總督的門路,只不過王總督的性子……嘿嘿,既然已經有了誤會,怕是不大容易消除了。若是諸位想要退而求其次,福建巡撫熊大人那邊,我鄭氏倒是可以代為疏通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