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第2/2頁)

對於敖薩揚的歸納總結,大家都表示同意。想了一想之後,龐雨提出他的看法:

“我想我們可以用類比法來作出判斷——歷史上,荷蘭人在差不多時間段,發起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是1633年對鄭家的作戰。當時他們出動了大約十一艘戰艦,後來又招募了中國海盜劉香的部屬參戰。現在改成向我們動手,應該差不多也就是這個規模了。至於能不能頂得住……老解,這就要問你啦。”

解席哼了一聲,自打他的建議被否決後就一直無精打采的,這時候也只是意興闌珊的揮揮手:

“不是早說過麽,小意思……十一艘船,充其量才兩千來人,我倒希望他們能多來幾艘,多提供幾個‘船長的手提箱’過來,那可都是真金白銀呢。”

於是這場額外的軍事會議就此結束,大家仍保持原來的判斷:荷蘭人不足為患。不過,在別人都離開了會場之後,李明遠教授卻單獨叫住龐雨和趙立德兩人,又問了他們幾句話:

“小趙,小龐,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最壞的情況?”

“最壞的情況?您的意思是說……?”

“東南亞一帶情況復雜,各方勢力犬牙交錯,不過其中有能力對我們構成威脅的只有四家:大明王朝,鄭家,荷蘭人,還有西班牙人。另外,如果把其他雜七雜八的海盜勢力統統合在一起,也可以給我們造成一定麻煩……”

老李教授來到大地圖前,手掌輕輕在東南亞區域拂過:

“我知道在獲得了援兵和新式火炮之後,大家對於保障本島安全的信心都非常充足。這四家勢力如果單獨來犯,確實都不難應付。但是,如果他們聯手前來,你們可還有這樣必勝的把握麽?”

龐雨和趙立德對望一眼,兩人臉上都顯出不以為然的表情,龐雨當即哈哈笑道:

“教授,您恐怕多慮了,這幾家相互之間差不多都是敵對關系。大明王朝連鄭家都未必能驅使得動,更不用說荷蘭與西班牙了。”

“在歷史上他們從來沒有聯手對敵的實例,您這擔心可實在沒必要。”

阿德也在一旁笑道,老李教授搖搖頭:

“我當然知道歷史——可是歷史書上也從來沒有記載過:大明王朝曾經接受荷蘭人的饋贈,以西洋人的火器武裝部隊,去剿滅某地的叛亂……而在我們這個時空,它卻發生了。”

“那並沒有能對我們構成影響,一點都沒有。”

阿德依然滿不在乎,但老教授卻面現憂色:

“沒有造成殺傷,只是因為我們處理的妥當,沒給明軍任何機會去使用那些火器。如果當初不是北緯選擇了最佳的爆破時機,雙方對射的話,我們多少會有一些傷亡……”

“所以您覺得這一次他們還會聯手?可是這麽大規模的改變……不合邏輯啊。”

龐雨皺眉道,老李教授則淡淡一笑:

“作為一個畢生研究歷史的人,我見過了太多不合邏輯的史實。多少匪夷所思的事情,按常理想來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卻偏偏都變成了事實……歷史是最不可預測的。”

老爺子垂下頭去,似乎在喃喃自語:

“一直以來,我們都很依賴歷史,用我們那個時空所發生過的事情,來判斷和預測這裏將要發生的一切……但是最近我卻常常想,這種預測真的可靠嗎?在我們那個世界發生過的一切,當真必定會在這裏重演?如果這就是所謂‘歷史的慣性’,那麽當這種慣性作用於我們自身時,會發生什麽情況呢?這種慣性會不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集結在一起,從而達到最終將我們抹殺,以回歸歷史正道的結局呢?”

龐雨看看阿德,後者也報之以同樣迷糊的眼神——這兩人都沒能聽懂老爺子的話。

“請原諒,教授,如果您是想談混沌理論或蝴蝶效應之類,我們對此還真沒什麽概念。”

李明遠教授終於回過神來,看著他們笑道:“哦,我只是想說——作為一群在歷史上完全不存在的時空穿越者,所有與我們直接相關的事情,我們是沒有任何歷史先例可以遵循的。在這方面,我們不能依賴從歷史書上得來的經驗……至少,不能完全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