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貨幣(第4/5頁)

於此,又可知道紙幣之敝。黃金為什麽不起而代之,而必代之以銀。從前的人,都說古代的黃金是多的,後世卻少了,而歸咎於佛事的消耗。顧炎武《日知錄》,趙翼《廿二史劄記》,《陔余叢考》,都如此說。其實不然。王莽敗亡時,省中黃金萬斤為一匱者,尚有60匱。其數為60萬斤。古權量當今五之一,則得今12萬斤,即192萬兩。中國人數,號稱4萬萬。女子當得半數,通常有金飾的,以女子為多。假使女子百人之中,有一人有金飾,其數尚不及一兩。現在民間存金之數,何止如此?《齊書?東昏侯紀》,謂其“後宮服禦,極選珍奇。府庫舊物,不復周用。貴市民間,金銀寶物,價皆數倍,京邑酒租,皆折使輸金,以為金塗”。這幾句話,很可說明歷史記載,古代金多,後世金少的原因。古代人民生活程度低,又封建之世,服食器用,皆有等差。平民不能僭越。珠玉金銀等,民間收藏必極少。這個不但金銀如此,怕銅亦是如此。秦始皇的銷兵,人人笑其愚笨。然漢世盜起,必劫庫兵。後漢時羌人反叛,因歸服久了,無復兵器,多執銅鏡以象兵。可見當時民間兵器實不多。不但兵器不多,即銅亦不甚多。所以賈誼整理幣制之策,是“收銅勿令布”。若銅器普遍於民間,亦和後世一樣,用什麽法子收之勿令布呢?銅尚且如此,何況金銀?所以古代所謂金多,並非金真多於後世,乃是以聚而見其多。後世人民生活程度漸高;服食器用,等差漸破;以朝廷所聚之數,散之廣大的民間,就自然不覺其多了。讀史的人,恒不免為有明文的記載所蔽,而忽略於無字句處。我之此說,一定有人不信。因為古書明明記載漢時黃金的賞賜,動輒數十斤數百斤,甚且有至數千斤的,如何能不說古代的黃金,多於後世呢?但是我有一個證據,可以折服他。王莽時,黃金一斤直錢萬,朱提銀八兩為一流,直錢一千五百八十,他銀一流直錢千,則金價五倍於銀。《日知錄》述明洪武初,金一兩等於銀五兩,則金銀的比價,漢末與明初相同。我們既不見古書上有大量用銀的記載,亦不聞佛法輸入以後,銀有大量的消耗,然則古書所載黃金大量使用之事,後世不見,並非黃金真少,只是以散而見其少,其事瞭然可見了。大概金銀的比價,在前代,很少超過十倍的。然則在金朝末年,社會上白銀固多,黃金亦不甚少。假使用銀之故,是嫌銅幣的笨重,而要代之以質小值巨之物,未嘗不可舍銀而取金,至少可以金銀並用。然當時絕不如此。這明明由於銀之起,乃所以代銅錢,而非以與銅錢相權,所以於金銀兩者之中,寧取其價之較低者。於此,可見以金銀銅三品,或金銀二品,或銀銅二品為貨幣,並非事勢之自然。自然之勢,是銅錢嫌重,即走向紙幣一條路的。

金銀兩物,舊時亦皆鑄有定形。《清文獻通考》說:“古者金銀皆有定式,必鑄成幣而後用之。顏師古注《漢書》,謂舊金雖以斤為名,而官有常形制。亦猶今時吉字金錠之類。武帝欲表祥瑞,故改鑄為麟趾褭蹄之形,以易舊制。然則麟趾褭蹄,即當時金幣式也。漢之自選與銀貨,亦即銀幣之式。《舊唐書》載內庫出方圓銀二千一百七十二兩,是唐時銀亦皆系鑄成。”案金屬貨幣之必須鑄造,一以保證其成色,一亦所以省秤量之煩。古代金銀雖有定形,然用之必仍以斤兩計,似乎其分量的重輕,並無一定。而其分量大抵較重,尤不適於零星貿易之用。《金史?食貨志》說:“舊例銀每錠五十兩,其直百貫。民間或有截鑿之者,其價亦隨低昂。”每錠百貫,其不能代銅錢可知。章宗承安二年,因鈔法既敝,乃思乞靈於銀。改鑄銀,名承安寶貨。自一兩至十兩,分為五等。每兩折鈔二貫。公私同見錢行使。亦用以代鈔本。後因私鑄者多,雜以銅錫,寖不能行。五年,遂罷之。宣宗時,造貞祐寶券及興定寶泉,亦皆與銀相權。然民間但以銀論價。於是限銀一兩,不得超過寶泉三百貫。案寶泉法價,每二貫等於銀一兩。物價在三兩以下者,不許用銀。以上者三分為率,一分用銀,二分用寶泉。此令既下,“商旅不行,市肆晝閉”。乃復取銷。至哀宗正大間,民間遂全以銀市易。《日知錄》說:“此今日上下用銀之始。”其時正值無錢可用的時候,其非用以與錢相權,而系以之代錢,顯然可見了。

元明兩朝,當開國之初,都曾躊躇於用錢用鈔之間。因銅的缺乏,卒仍舍錢而用鈔。元初有行用鈔,其制無可考。世祖中統元年,始造交鈔,以絲為本。是年十月,又造中統寶鈔。分十、二十、三十、五十、一百、二百、五百、一貫、二貫。此據《食貨志》。《王文統傳》雲:中統鈔自十文至二貫凡十等。疑《食貨志》奪三百一等。每一貫同交鈔一兩,兩貫同白銀一兩。又以文綾織為中統銀貨。分一兩、二兩、三兩、五兩、十兩五等。每兩同白銀一兩,未曾發行。至元十二年,添造厘鈔。分一文、二文、三文三等。十五年,以不便於民罷。二十四年,造至元鈔。自二貫至五文,凡十一等。每一貫當中統鈔五貫,二貫等於銀一兩,二十貫等於金一兩。武宗至大二年,以物重鈔輕,改造至大銀鈔。自二兩至二厘,共十三等。每一兩準至元鈔五貫,白銀一兩,赤金一錢。仁宗即位,以倍數太多,輕重失宜,罷至大銀鈔,其中統至元二鈔,則終元世常行。案元朝每改鈔一次,輒準舊鈔五倍,可見當其改鈔之時,即系鈔價跌至五分之一之時。貨幣跌價,自不免影響於民生。所以“實鈔法”實在是當時的一個大問題。元初以絲為鈔本,絲價??落太大,用作鈔本,是不適宜的。求其價格變動較少的,自然還是金屬。金屬中的金銀,都不適於零星貿易之用。厘鈔及十文五文之鈔,行用亦實不適宜。所以與其以金銀為鈔本,實不如以銅錢為鈔本。元朝到順帝至正年間,丞相脫脫才有此議。下詔:以中統鈔一貫,權銅錢一千,準至元鈔二貫。鑄至正通寶錢,與歷代銅錢並用。這實在是一個賢明的辦法。然因海內大亂,軍儲賞犒,每日印造,不可數計。遂至“交料散滿人間”,“人視之若敝楮”了。明初,曾設局鑄錢。至洪武七年,卒因銅之不給,罷鑄錢局而行鈔。大明寶鈔,以千文準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後因鈔價下落,屢次鬻官物,或稅收限定必納寶鈔以收鈔。然終於不能維持。至宣宗宣德三年,遂停止造鈔。其時增設新稅,或加重舊稅的稅額,專收鈔而焚之。鈔法既平之後,有些新稅取銷,稅額復舊,有的就相沿下去了。鈔關即是其中之一。自此租稅漸次普遍收銀,銀兩真成為通用的貨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