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四章 雙璧(第2/3頁)

“噓!噤聲兒!”

後面兩張書桌上,坐著兩個青年軍官,都穿著淮軍的五雲褂,大帽子端端正正的放在書桌案頭。一個眉目靈動,個子高瘦。聽著周圍沸沸揚揚的議論不住的擰眉毛。一副似笑非笑的樣子。有時聽得噗哧一樂,又趕緊低下頭掩著。

和他桌子靠桌子的,是個神情嚴肅,英俊挺拔的青年。眉毛濃黑如漆,眼睛中的那種銳利逼人,如錐處囊中,像是隨時都在提醒別人,這雙眼睛的主人的銳氣似的。

他坐得端端正正,雙手按照堂規放在膝蓋上面。周圍人的議論,好像就根本沒有進得了他的耳朵。

那高瘦青年偷偷碰碰他,小聲道:“雲縱,聽見沒有?一起子官迷。都想著當官兒呢。一個寫了本書的家夥,能練得了強軍,能強國?我看,咱們這大清國,這樣的人兒還沒生出來呢……”

他聲音放得更低,人幾乎貼到了那個叫雲縱的軍官身上:“那幫吃鐵杆莊稼的家夥,騎在咱們頭上一天兒,咱們做什麽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咱們想起來讀這個學堂,真是……按照上海人說話,叫做熱昏!”

果然,他的語調,也有一點兒南音。

那個叫做雲縱的軍官,眉毛挑都沒挑一下。動也不動,似乎沒聽見他的話兒一樣。

高瘦青年軍官的舉動,連存心不想管的楊士驤都看不過眼。他停下他本來就沒人聽的講述,咳嗽了一聲兒:“楚萬裏!你看看你這樣兒,還是朝廷武官的氣度麽?堂規是怎麽說來著,我不是洋教官,管不著你。但是看在我好歹是直隸首道,二品的紅頂子,你也得尊敬著我點兒不是?”

楊翰林微笑發話兒,這叫楚萬裏的青年軍官趕緊坐直,朝楊士驤擠眉弄眼的笑道:“楊大人,您給咱們說的武經,我在偷偷給李雲縱誇好兒呢。要是趕在鹹同年間,楊大人還不是中興名臣,也要封個伯爺?什麽時候兒楊大人再給咱們說說金石書法?”

看楚萬裏那個憊懶的樣子,楊士驤苦笑。說實在的,他對在這武夫氣十足的講堂,兼差上課毫無興趣。倒是楚萬裏那倜儻勁兒,有點兒對他胃口。至於楚萬裏旁邊那個模範武夫模樣的李雲縱,怎麽看都不順眼。

他摸出懷裏的盤璜打擰金懷表,看看時辰:“我知道你們今兒都沒心思,等著禁衛軍試辦委員徐觀察來校閱,想巴結個實缺前程……到時候別象現在這個鴨子塘一樣就成!”

咳,這幫學生心熱,到了徐一凡手底下,按照中堂的心思,只怕又是一場空!

學堂的聽差這個時候按時辰敲響了操場上面的鐘。

滴滴答答的集合洋號聲音也響了起來,外面傳來了德國隊列操法洋教官的德語口令。

底下學生一陣騷動,看來這徐觀察,是準時到了!

楊士驤看著他們眼巴巴的樣子,嘆口氣一揮手:“去吧!”

底下哄的一聲,這些學生軍官們一個個將大帽子整齊的合在了頭上,整整五雲褂,撣撣馬靴。一個個湧了出去。楚萬裏一拉身邊兒的李縱雲:“還不走?瞧瞧那新鮮去!白相白相也不壞……”

李縱雲直挺挺的站了起來,瞅了這個靠膀子兄弟一眼。昂首闊步的就走了出去。楚萬裏追在後面兒笑他:“要你多說一句話會死人是不是?”

兩人一前一後要出去,楊士驤慢悠悠的叫著了楚萬裏:“……你姓楚是不是?聽說是秀才出身?南洋學堂時務策次次你考案首,別人都以為你要考書中功名,你卻投了武備學堂?”

楚萬裏還是嬉皮笑臉的:“好漢不提當年勇,我這位雲縱兄,才是南洋學堂的真才子,他不也和我一塊兒來當這大頭兵了?”

楊士驤微笑搖頭:“屈才啊屈才,國家用士,自有其道……楚小兄,有沒有意思到我幕中來?”

楚萬裏一怔,看看面無表情的李雲縱,外面集合的號音滴答答的吹得更緊了。他笑著行了一個淮軍的舉手平胸的軍禮:“大人擡愛,我還是想回家當我的大少爺去……我們倆弟兄轉到哪兒,好像也都是稀裏糊塗,沒找著出路似的……咱們是擡舉不來的。”

兩人轉身就走,楊士驤危坐在那兒,倒沒有被這兩個無名小卒拒絕的尷尬,只是皺眉摸摸自己的胡子:“出路?”

※※※

兩百多號學生軍官,整齊的在操場裏面排成了幾列長橫隊。捧著指揮刀的德國洋操官,邁著一顛一顛的鵝步走到隊伍前面。一撇指揮刀:“augenberichtigen!”

隊伍頓時發出嘩的一聲整齊的聲音,所有人都向右看去。只有排頭的掌旗掌號兵站得筆直,舉著武備學堂的黑飛虎旗。

楊士驤帶著兩三個青衣小帽的從人,一搖一擺的走向門口,準備迎接徐一凡的車馬。按照他實缺首道的身份兒,迎接徐一凡這個候補道台幫辦委員,用不著這麽客氣。可是李中堂的意思,錢是準定不給,械盡量敷衍。雖然打著要他垮台的心思。可是面子上一定得對這二杆子道台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