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二十三章 拉鉤(第3/4頁)

這種秘密工作的紀律性,真是不忍卒睹啊。徐一凡都有捂著眼睛的沖動。心裏面長嘆了一聲兒,大步走到前面,盡力的讓自己別再喘粗氣兒了。拱手抱拳笑道:“我就是這次欽差委員徐一凡,各位見召,不知道有什麽見教沒有?”

青年們對望一眼,他們雖然做了計劃,但是沒想到一個活生生的欽差委員,大清道台就這麽笑吟吟的站在了面前!故鄉在這些遠離家鄉,受著傳統教育長大的華僑青年心目中是無比的美好,再加上是一個故國的大官兒,這還了得?

幾個人僵在那裏,不知道該行什麽禮節。徐一凡倒是好整以暇的打量著他們。都是結實健壯的青年,看他們的眼神舉止,都受過良好的教育。這樣的青年,那真是難得的人才啊!特別對於背後那個死氣沉沉的大清帝國來說!

還是李璇輕輕哼了一聲,這些人才反應過來。捧鳳凰一樣的將徐一凡忙不叠的迎了進去。蓬的一聲,不知道誰擦亮了馬燈,頓時這個祠堂裏面就明亮許多。

祠堂的匾還掛著,依稀可辨是“有巍堂”的堂號。供著的祖宗牌位都已經清空。只有墻壁還是給香火熏得黑黑的。空蕩蕩的祠堂裏面,高高低低的站著幾十號華僑青年,都大睜著眼睛看著徐一凡。像是委屈的孩子終於看到了母親一樣。

徐一凡瀟瀟灑灑的拱了拱手兒,沒人想起來回禮。還是李星和徐一凡好歹算是一路同行,撐得住些兒,被妹子一拉之後。才站出來大聲道:“徐大人,我們泗水華僑青年的精華,基本都在這兒了!有的是留過洋的,有的一身好功夫,還有割膠的工人。但是多是本地華校畢業的。大家都是有熱血,有志氣,有擔待的好漢子……”李璇咳嗽一聲兒。李星忙不叠的加上一句:“……還有巾幗英雄!大家這些年為了護校,為了不受欺負,帶著其他青年,和洋人和土著走狗沒少打交道,不少兄長身上還有巴冷刀的傷疤!咱們給洋人陳情,給曹領事陳情,沒人理咱們,咱們就是赤手空拳的和他們幹!”

一席話兒說得不少青年眼圈都紅了。想起這些日子來受的委屈就胸口起伏。看著徐一凡的眼神兒,可就加倍孺慕了一些兒。

都是一些在外鄉給欺負的祖國的孩子啊……這些孩子就盼著他們血緣所系的那個祖國能在背後關照他們,支撐他們,想著他們。哪怕他們大多數一生都沒有踏上過祖國的土地。

幸好這次,自己來了。

徐一凡只是微笑,突然腦海當中又冒出一個念頭。不是說本地這些護校的隊伍,秘密的地下結合,還有大量的會黨人物參與麽?看眼前,這華僑青年集合都是些極單純極熱血的知識青年為主的團體。基本沒看到什麽有江湖氣的人物……難道還是兩個不同的組織?

李星頓了一下:“大人這次來,帶著兩條鐵甲兵船,我們都在碼頭上面看見了。比荷蘭人的新,比荷蘭人的大!炮管子也更粗!兵船上肯定還載著軍火。大人把這些軍火賣給咱們。要是那些家夥再沖咱們的華校,咱們就和他們幹!”

徐一凡只是微笑不語,李星一頓。李璇卻在旁邊兒接口。看來這兩兄妹來頭肯定不大尋常,隱隱就是這群青年的主心骨。

“別擔心咱們沒錢,咱們能籌出來!只是沒地方買去。一條洋槍要多少錢?一百兩?二百兩?您說吧!咱們拿得出來!爪哇幾十萬華人,受欺負受狠了,咱們發動募捐,誰不會捐款?只要大人能支持我們!”

看著這絕美的混血小妞挺著胸脯豎著細細的眉毛,用好聽的聲音在那裏陳詞。徐一凡就覺著有點兒古怪。忍不住就看了一眼她淡金色的秀發。和他那個時代,女孩子染過頭發差不多,只是更純更亮。李璇退了一步,按著自己頭發,咬著嘴唇,恨恨的道:“我是華人!”

徐一凡笑著攤攤手,外面兒門一響,楚萬裏走了進來:“稟大人,周圍沒有埋伏。這些壯士連哨崗都沒一個,章管事在外面守著了。”

一群親年不少人就紅了臉。

徐一凡看著他們,尤其是看著李璇。

“你們有這個心思,那是很好……只是你們想明白沒有?為什麽洋人走到哪個地界兒。不管土著人再多,都不受欺負?”

一群華僑青年靜靜的聽著,徐一凡神色無比的誠懇,一副交心的模樣兒:“……只因為他們背後,站著的是一個個強大的國家!一個英國兵在阿富汗被割了耳朵,就有一隊人拖著大炮去報復……現在諸君不滿,憤郁,醞釀反抗。我很贊同諸君身上華夏男兒……女子的熱血未消!可是當背後祖國孱弱的時候,你們這樣的反抗,真的能達到你們心目當中的目的麽?”

他氣度儼然,楚萬裏配合的負手筆直的站在他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