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二十七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第2/4頁)

楊士驤跺腳長嘆:“這二百五天不怕地不怕,我真的怕他把天給捅破,到時候,咱們哭都來不及!一堆白鼠當中,突有黑鼠。這叫事務反常即為妖,中堂,咱們走著瞧吧!”

說著一拱手,楊士驤轉身就出去了。

李鴻章和張佩綸互相看看,都是一笑兒。

“幼樵,怎麽看?”

“中堂,您裱這破屋子,恐怕也是裱糊夠了。有個愣頭青出來,咱們就看看這反常能反常到什麽模樣兒吧。反正,我是很好奇呢……”

李鴻章疲倦的一笑:“累啊,太累了啊,幼樵。看著他百無忌憚,我是真的……羨慕。”

※※※

同樣的天空下,在大清上海法國租界額爾非斯路上一處石庫門房子前。穿著綠色號衣的電報局郵差,也拉響了石庫門房子的手鈴。

這石庫門房子掛著大清時報的招牌,字跡猶新,紅漆未幹。怕是才掛上沒多久的新幌子。

房門一下打開了,郵差操著上海土白:“儂家譚先生格南洋電報,交錢收報來格。”應門的工友忙不叠的上樓招呼主人下樓。不一會兒,譚嗣同神清氣爽的就走了下來。

他神色極佳,頭皮剃得發青,伸著懶腰,擺著董家拳的架子一路走下來。口中還在笑道:“何方惡客,清晨電召,這十裏洋場,尋一個清靜好夢都難!”

徐一凡臨行之前,諄諄囑咐唐紹儀在上海租界成立報館,特特的讓唐紹儀將譚嗣同請來當這個報館的主筆!

湖湘名士,頓時高居滬上,掛起了大清時報的招牌。譚嗣同現在隱然清流後起之秀的身份。又打定了要起著振聾發聵的作用出來。鐵了心要一鳴驚人。雖然唐紹儀對他要錢要物的要求是有求必應,但是第一份報紙還遠遠沒有辦出來。譚嗣同也一直在苦心尋找,到底什麽樣的時聞才能讓這個大清時報一炮打響!

等他走到門前,看著那郵差手裏厚厚一疊的抄報紙。他都忍不住嚇了一跳,現在的電報費價格奇昂,這麽一疊電報過來,該得花多少錢來著。打電報過來的人,真是拿著電報傳文章了!

郵差摘下帽子行禮:“譚先生格?翻報送報一共八十七塊六毫洋。拿電報發文章,阿拉也是第一次見。大闊老!”譚嗣同笑笑,回頭招呼:“拿錢給郵差!”

說著接過抄報紙過來,當時就看住了。一目十行的將那疊紙翻得嘩啦啦直響。手下工友正在一五一十的給郵差數大洋,就聽見他一拍大腿:“好!好!好!徐兄果然給譚某傳來了一篇好文章,這大清時報,從今天就開張!就要讓大家知道,海外還有什麽樣的一群遊子在,他們又受的是什麽委屈!”

聲音之大,讓工友手一抖,嘩啦一聲,白晃晃的鷹洋撒了一地都是。

※※※

咯吱咯吱兩聲兒,兩個箱子給撬開了。楚萬裏笑吟吟的看著徐一凡,屋子裏面就他還有章渝,杜鵑,還有那個徐一凡看中,認為值得重用的北方漢子張旭州。

大家面面相覷,楚萬裏真的把槍從致遠艦上面搞來了!鄧世昌也擔著血海一樣的幹系,支撐著徐一凡宣慰南洋的舉動!

一只箱子裏面裝著的是烏黑諍亮的毛瑟八八式步槍,圓頭子彈在箱子底下鋪得滿滿當當的。李鴻章武裝北洋水師的確是不遺余力,普魯士德意志才生產不久的新式洋槍,都武裝到了水兵的手上。還有一只箱子,裏面兒都是手槍。六輪子手槍一支支的架著,底下也是一層兒手槍子彈。這幾十把家夥,還有數百發子彈,楚萬裏就這麽搞來了。

這些日子,楚萬裏坐著徐一凡的欽差馬車,沒事兒就去碼頭采買水果和水產,說是供欽差大臣享用。外交用的車馬,誰來查他?偶爾有洋兵和土著警察疑心,遠遠兒的過來瞅瞅,這小子膽子包著身子。敢上去東拉西扯,語言不通的和人家攀交情,一點兒沒有做賊心虛的情怯。

他這個做派,人家也不疑心了,還和他今天天氣哈哈哈的扯一會子。三兩天下來,十來條步槍,十來支手槍,就這麽秘密的到了泗水領事館裏面兒。至於曹天恩,徐一凡不去找他麻煩就好了,他還來管著徐一凡的事兒?

大家看著這些槍械,當學兵的不用說。見到家夥臉笑得跟爛柿子一樣。空著手和洋兵還有土著警察臉對著臉兒,大家雖然不怯。但是心裏總有點兒虛著。眼下局勢又是如此,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出亂子,有家夥在手上。總是應付自如一些兒。

除了他們,就看見杜鵑伸手就摘起一把六輪子手槍,啪的一打轉輪。聽著嘩愣愣的機件兒轉動的聲音。小女孩子一臉老手的樣兒看著聽著,又捏了一把子彈,猛的一抖一停,已經定住了輪子,手影一動,已經將六發子彈塞了進去。扳扳機頭。老氣橫秋的點頭道:“花旗國的柯家轉輪手炮,好家夥!膛線都新著呢!爺,有這家夥,看誰近得了你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