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三十二章 一百零五年前的炮聲(下)(第2/4頁)

要不是看徐一凡一身是傷,想著他為華社真是豁出命沖突出來,鄧世昌真想大耳刮子抽他丫的。

徐一凡臉色一沉,肅然的朝鄧世昌一揖:“鄧大人記不記得徐某人的話?真理正義,只是在大炮射程之內。如今致遠來遠,鍋爐已經快生足。機動起來,兩條荷蘭鐵甲兵船,山頭陳舊炮台……說實在的,在海面上不是咱們敵手!炮鎮泗水,再不吃大虧。這等護僑交涉事宜,官司就有得打了,只要造成既成事實,咱們不但不是罪人,還是為大清揚威海外的功臣!您真指望朝中上下,吃了洋人那麽多年的癟,就不想出點氣兒?荷蘭他們還是得罪得起的。這點我可為鄧大人保!”

這句話又是說得鄧世昌動容,他們現在所為,的確是肆意妄為了。但是朝廷上下,也的確是這樣,對外交涉,要是占了事實便宜,對手又不強,那麽就強硬到底。當事諸人無罪有功。要是軟弱退下來,那麽可真是禍在不測。

在鄧世昌記憶當中,現在在朝鮮,在北洋後進當中。那個相當招搖,而且眼看前程不小的朝鮮那個姓袁的同知……是叫袁世凱不是?在數年前朝鮮壬辰事變當中,在朝廷下令撤退,不得幹涉朝鮮內部事宜的時候兒。冒著天下之大不韙闖朝鮮宮禁,開槍打死朝鮮大臣,擊殺日本公使隨員,“誤傷”了英國俄國的外交人員。將朝鮮大臣劫持到了自己軍營當中,整個在朝鮮大開殺戒。就因為他平息了事態,日本又不算強。朝廷上下不但沒有罰袁世凱的膽大妄為,還將交涉包圓兒了下來。

而袁世凱呢?一個沒打過一次仗,沒進過一次學的河南子弟。居然以少壯之年,一下領了在朝鮮六營慶軍的統兵大權,一下負責全朝鮮藩國的交涉事宜!

如此說來,開炮表示強硬,平息事態,護僑成功。還是唯一的途徑了咯?

鄧世昌和陳金平兩人臉色都是變了又變。

而徐一凡只是焦灼的看著他們。

此時他也只能指望自己能說動他們!

空氣在不安的沉默當中繃得越來越近,一個管駕趕過來大聲稟報:“軍門,致遠來遠,鍋爐氣壓都已經升足!”

鄧世昌仍然沉默不語。

徐一凡突然一下推開扶著他的兩個水兵,指著泗水全城升起的煙柱:“鄧軍門,可憐可憐這泗水十萬華人父老!如果朝廷有所追問,我一身當之!”

他伸手就去抽鄧世昌腰間別著的洋槍,鄧世昌一把抓住他的手。而徐一凡堅定的推開。鄧世昌只是深深的看著徐一凡,停住了自己的手。

徐一凡一把抽出洋槍,指著鄧世昌腦袋:“正卿兄,對不住了……這是我在逼你,責任全部在我!”

轟的一聲遠遠傳來,卻是泗水城內不知道哪一處華人建築被燒透倒塌,濺起滿天煙塵火星,有的都遠遠的直飄到碼頭來。

所有人都看著僵立在那兒的徐一凡和鄧世昌兩人,剛才一下舉動,徐一凡頭上的傷口又裂開了,鮮血慢慢的淌了下來。

鄧世昌緩緩伸出手去,慢慢的從徐一凡手裏拿下了洋槍:“你小瞧了我鄧正卿……也小瞧了我們北洋這些血性漢子!”

水手們一個個胸膛都在劇烈起伏著,陳金平掉頭不看他們。閉著眼抱頭撞著甲板欄杆,狠狠的在那裏嘆氣。突然又起身站得筆直:“軍門,下令吧!”

鄧世昌大步朝艦橋走去:“傳令致遠來遠,開動機器,取北向,十節航速!各炮測距,向西面煙柱最密集處,候命開火!”

※※※

泗水李家有木堂,也到了最緊張的時候兒。

所有人都站了出來,從李家錦衣玉食的少爺們,到底下打雜的工友。身強力壯的抵著大門。其他的就拿著各種各樣的武器,站在梯子桌椅上,守著墻頭。

大門被劇烈的撞擊著,一下下的將李家的人震開,又撲上去。不少暴徒吼叫著想翻閱墻頭,卻給人用木棍打下去。石頭瓦塊雨點一般的丟進來,挨砸的人不顧血流滿面,只要還能動,撿起來就丟了出去。

大門一開,就是玉石俱焚的時候兒。外面成千上萬的暴徒,已經紅了眼睛!

李家的庭院上,躺滿了傷員。李家婦孺們一邊喃喃念佛,一邊在照料著他們。

在望樓上面兒,李老爺子還在那裏站著,李大雄和李星父子,手裏也抓著棍子,站在老爺子身後。除了他們,還有一個杜鵑,握著六輪手槍,裏面還有三粒子彈。她瞧瞧槍輪子,又看看外面黑壓壓的人頭,小臉兒也是煞白的。

李遠富突然回頭,對著杜鵑道:“憲太太,我們李家還有一個隱秘的地窖,我讓犬子陪著您下地窖可好?”

杜鵑才抱著李璇下去過那個地窖,裏面都是李家的小姐這些女眷藏在那兒。都抖成了一團。她歪頭想想,總算這些日子跟著徐一凡,知道官場稱呼上司的夫人是什麽憲太太,按照她的身份,應該叫憲姨太太才對。最後杜鵑還是搖搖頭:“爺吩咐我守在這兒等他,我不能下去,我要等著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