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四章 納妾(第4/5頁)

他趨前問候:“這位公公上下怎麽稱呼?投帖來拜,實在不敢當。不知道李總管有什麽吩咐?”

那太監一笑,扯開了公鴨嗓門,未說話先拱手:“咱叫寇得祿,是禦膳房的。奉李總管的命來給大人賀喜。總管還有禮單奉上,望大人一定要賞收。總管太忙,今兒不得容身,不能親到,要咱向大人轉告一聲抱歉。”

幸虧周圍圍著的都是一些百姓,要是放著京官們在旁邊,還不得倒抽一口涼氣兒?什麽時候看李蓮英對人這麽客氣了?

徐一凡忙不叠的稱謝,又接過了禮單。上面林林總總的,寫了好些禮物在上面。貴人送禮,禮單只是個名目,最後總有一行小字兒,折茶(或者折酒)多少多少兩銀子,拿著帖子,隨時可以到對方帳房去支取的。李蓮英這份禮單,也有五百兩銀子上下。對於李蓮英來說,已經是十二分的折節下交了。

徐一凡大聲招呼章渝:“給寇公公和幾位侍衛兄弟拿二千兩謝步來!區區一點,不成敬意……”

今兒這幾位侍衛和這寇公公都是分外的客氣,只是笑著點頭。正一團和氣的時候兒,又聽見外面有人通傳的聲音:“領軍機大臣,戶部尚書翁中堂來拜!”

翁同禾那個道學來賀他娶小妾?徐一凡心裏苦笑,還真給楚萬裏說著了!章渝在旁邊比他靈醒,一邊招呼下人拿銀子,一邊自己出去擋駕說經不起一個拜字兒。徐一凡站在那兒,就覺著寇得祿的目光在身上轉來轉去。卻也只好硬著頭皮微笑的走到門口。

守在門口的陳虎老爺子,早就給這些富貴人物的名頭嚇得溜到了墻根兒去了。

人潮分開的甬道當中,果然看見翁同禾那半新不舊的轎子過來,在他面前停下。老頭子笑吟吟的鉆出了轎子,和徐一凡就是一個平禮。正擡身的時候兒,就聽見蓬的一響,白煙冒起。把老頭子嚇了一個趔趄,差點跌倒。旁邊的管家忙不叠的將他扶住。徐一凡回頭一望,就看見李璇小臉一副興奮的模樣,還舉著鎂熱的閃光燈呢。看見徐一凡皺眉瞧她,只伸了伸舌頭,扮了一個可愛的鬼臉。

“這是舍表妹,舍表妹!歐遊十年,兄弟先回國,她倒是學了一身洋鬼子的習氣,也才歸國。兄弟今後一定好好教誨,翁中堂,沒有受驚吧?”

翁同禾皺著眉頭狠狠的掃了李璇一眼,李璇就差在鼻子裏面哼出聲音出來了。翁同禾平了平氣,擠出笑臉回了禮,和徐一凡並肩進來。

“大人納小星,也是喜事。聽說是會友的閨女?好歹出身清白,不忘舊交,也是君子之風。家事安了,才能盡心國事嘛!老頭子有點小小禮物,大人納小星,連皇上也知道了。陛辭的時候,一定還有賞賜。老頭子過來,不算惡客吧?”

兩人進來,翁同禾的目光正正和寇公公的目光撞上。兩人臉色都有些兒難看。徐一凡夾在中間反而放開不想了,什麽酬酢,都是虛的,到時候還不是要看實力說話?反正自己現在無意京城,他們想借著自己納妾暗鬥,愛誰誰吧。

他笑著看兩人目光交鋒,外面的通傳聲音卻是一聲連著一聲兒。帝黨後黨,各位重臣或者親到,或者派了心腹來投帖恭賀。有的是為了拉攏,還有的旗人宗室王爺,是因為自己子弟在奏派禁衛軍練兵的名單當中,聯絡一下徐一凡,也好拉拉感情,給自己子弟謀個好位置。不多一會兒,會友門口的百姓給趕得幹幹凈凈。路上塞滿了車子轎子,到處都是仆役護衛隨員等候。會友院子裏面,翎頂輝煌,冠帶整齊。濟濟一堂,仿佛朝廷給般到了這裏!各人在場中,少不了寒暄熱鬧的場面,徐一凡納妾的地方,似乎就改成了朝會!

他左右不住的應酬著,心裏卻只是嘆氣兒。老子只是想娶媳婦兒而已啦!

可是就連他自己也明白,他早已不是才抵京門那個無足輕重的家夥了。現在的他,隱隱就牽動著這潮流的變化翻騰。

如果說從光緒十八年歲末而起,朝局動蕩變化,完全是因他而起,一點也不誇張!

正熱鬧著的時候兒,外面又響起了通傳的聲音:“恭親王府,醇賢親王府來拜!”

嗡嗡議論的人們頓時一下安靜,目光都向門外望去。恭親王和醇賢親王是都是宗室極清貴的王府。鬼子六不用說了,宗室王爺第一。醇賢親王才死一年,在的時候兒就是慈禧最信重的王爺。現在還加恩不斷,要知道,光緒皇帝,也是老醇賢親王的兒子!

現在居然兩家王府一起來拜?

徐一凡自然也是知道,他心頭一緊,忙不叠的迎出了門口,就看見一輛小小車馬,清漆綠窗竹簾,由兩匹純白的兒馬牽著,在一個老蒼頭駕馭下,飄飄而來。滿路的駿馬朱車,豪奴簇擁,富貴氣象,都一時間給這馬車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