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十三章 滿清帝國主義的壓迫(第3/4頁)

“你知道我是誰麽?”徐一凡突然頭也不回的問道。

“知道,就是被老……我抽了一鞭子的家夥……不,大人麽!”溥仰回答還是滿不在乎的。

徐一凡猛然轉身,狠狠的盯著他:“你知道?下營練兵,軍令如山,老子有一萬種手段弄死你,你那個黃帶子要保不住!到底是誰讓你有這麽個主意,非要練兵的?”

溥仰一怔,身子微微縮了一下,又是嬉皮笑臉:“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屬下愛帶兵,大人愛怎麽樣就怎麽樣,就是要我當兔子,屬下也伺候了。大人還有什麽問的沒有?”

徐一凡擡頭看看遠處青山碧水,一點沒有為溥仰的話而激動憤怒。輕輕而冷淡的道:“跪下。”

溥仰一怔,臉上一陣鐵青。最後咬咬牙齒,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徐一凡擡起一腳,官靴就重重的踹在了他的臉上,溥仰身子一仰,鼻血長流。

“大人,夠份兒沒有?能不能帶兵?”轉眼之間,溥仰又跪得筆直,鼻血也不搽。

這小子,混混兒的混不吝的勁頭還真不小。

“我氣量不大,練兵的時候,你小子最好不要犯在我手上。大丈夫,連恩仇都不能快意,還帶什麽兵?你小子,把身上的皮給我繃緊一點兒!”

徐一凡背手淡淡吩咐完畢,扭頭就走,只留下溥仰跪在那裏。徐一凡臉上冷淡,心下卻是在琢磨。

“這小子,背後到底是那尊神仙?”

※※※

對於朝鮮北部的官衙們來說,這位新任欽差幫辦大臣,還有他所練的禁衛軍和他們短暫的相安無事的局面,終於在忐忑不安中被打破了。

一個個借餉大使副使,幫辦委員,會辦委員……等等等等掛著各種頭銜的大清官兒,每隊都帶著數十個挎著洋槍,橫眉立目的衛隊。大搖大擺的來到各處官衙,鼻子朝天的看著屋頂,隨便拱拱手就撂下了一個清單。

沒有別的,就是要糧要餉。每人胃口都不小,一個郡,沒有上萬兩白銀,上萬石的糧食,幾百人的民夫,是絕對打發不了。

朝鮮官員們據理力爭。朝鮮雖然為藩國,但是也沒有供應禁衛軍的義務啊!朝鮮中樞,也從來沒有給過他們這樣的指示!

卻沒想到這些太爺的脾氣都是屬炮仗的,一點就著。

有的指著腰間的紅帶子黃帶子:“知道爺是什麽人麽?大清的貝勒貝子!跟你說話是看得起你,還敢跟爺這麽推三阻四的,是不是想挨兩個脆的?來人啊,吊起來!”

有的人好好說話兒:“咱們是借,誰家沒有個三災六難的?咱們在這兒暫時鬧窮,大清朝鮮宗藩二百多年,借點兒東西,就屈死你麽啦?咱們打借條,又不是不還!咱們不還,你還可以找朝廷說話嘛!爺是旗人,還能冤你?大人要想就好好想想,來人啊,把大人保護起來。省得大軍鬧餉嚇著了,還有,把大人的家眷也保護起來!老爺我也先去瞧瞧大人的家眷去……”

有的人分外的幹脆,絕對屬於旗人當中的幹員。借據清單一撂,看朝鮮官員面露難色之後。一句廢話不說,手下就朝天開槍,先把朝鮮官府的吏員嚇走大半。然後派兵去封倉庫,封衙門,接收各處權力機構。朝鮮官兒有半句廢話,先掐監入獄再說。同時還撂下狠話。

“爺在這兒,你打呀?現在爺帶著兵,欺負你是為了公事,不算好漢。等爺交卸了差使回京城,等你上門兒來!爺住鮮網胡同,老誠王爺府!到時候單對單,爺還讓你一只手!”

大清旗人和兵痞組成的隊伍,蝗蟲一般的席卷了大同江兩岸的朝鮮地方政府。上到監司府使,下到郡曹,沒有一個不給他們保護了起來。有的忍氣吞聲的配合起這些大爺們開始征糧征餉,有的飛章到朝鮮中樞去告狀,有的還相當強項。在滿清帝國主義的壓迫下表現除了高昂的民族氣節……但是歸根結底到了最後,幾天之內,一車車的糧食軍餉,在朝鮮本地民夫的驅使下,向平壤郊外的禁衛軍幫辦大臣衙門送去。

有的手下還勸那些旗人大爺:“這些咱們自己全留下來不好麽?幹嘛送給那個姓徐的?才二成,打發叫花子呢?”

旗人大爺們往往回身一巴掌:“你懂個屁!這是藩國。鬧出事情來,沒他的收條兒,咱們能扛著?大樹底下好乘涼!阿彌陀佛,但願這位爺能多撐一會兒,咱們也能多撈一點兒,京裏的虧空,就全指望這次了!”

大清光緒十九年的年中,朝鮮大同江兩岸,在徐一凡的刻意安排下,朝鮮人民陷入了滿清帝國主義的殘酷壓榨和搜刮當中,雖然去年才遭遇水旱災害。但是朝鮮人民仍然在短期之內被迫提供了大量的糧食物資,還有大量民夫參加了平壤的屬於徐一凡系統的洋務建設當中。換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從陸路水路進行的消耗極大的物資補給,頓時開始減小了規模。因為朝鮮當地民夫的加入,各種建設速度大大加快。新的水運碼頭,成片成片的出現在大同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