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十六章 密謀(第2/5頁)

現在可好,終於有辦法,有著尚方寶劍可以收拾徐一凡那個家夥了!

電諭上面的碼子和後面恭楷翻譯出來的漢字,一時間,就如一個個小黑點一樣在他眼前晃動。什麽也看不清楚。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心裏面反復念叨:“遇到大事要有靜氣,袁慰亭,你太得意忘形了!”

念叨兩遍,手才不抖了。微笑著將電文還給還得意洋洋的榮祿。

“大人,這的確是好消息,朝鮮定矣!要是大人委屬下去幫辦徐革司約束全軍,屬下義不容辭。”

榮祿又猛的一拍大腿:“好哇!你就拿著這個電諭,去給這小子宣旨。給這小子他媽的扔到他臉上去!還真當自己是孫猴兒,能翻出咱們五指山?小王八蛋,榮老子收拾不了你?多帶隨員,把權全部拿過來!”

看著榮祿興奮得走來走去,這位欽差大臣,給徐一凡也是氣苦了。原來他管宣慰交涉,徐一凡管練兵。除了卡餉,也沒多的法子。這下兒可好,他可以名正言順的親自出馬幹涉徐一凡了!老佛爺聖明!

袁世凱只是恭謹的彎腰微笑:“大人,這個事情,咱們是不是先到景福宮去通報一下朝鮮王室?這也是朝廷顧念藩屬的盛德。朝鮮王室正好好好兒的撫慰一下……”

榮祿也從狂喜當中稍稍的冷靜了下來一些,笑道:“慰亭,你考慮得是,咱們這就穿戴起來,去景福宮!那些朝鮮的官兒,也給徐一凡禍害得苦了,咱們是的去宣慰宣慰!”

說著他轉身就要招呼戈什哈拿衣帽過來。袁世凱又叫住他:“大人……”

榮祿轉身:“還有什麽?”

袁世凱微笑著指著桌上棋局:“大人,屬下這棋,給您將死了……”

兩人對視一眼,只是會心微笑。

※※※

朝鮮景福宮,作為一個小國的王宮,實在比不上大清故宮的氣派。

單論大小,就差得天差地遠。刻薄點兒說,不過是青宮一殿那麽大的規模。就連守備王宮的衛士,自從壬午之前練的西洋式別技營,奇兵營被解散之後。也恢復了舊貌。一群帶著鬥笠,穿著舊巴巴的藍衣的家夥,懶洋洋的守備在王宮門口。手裏的家夥,都是老掉牙的伯丹式單發洋槍,基本都上了銹了。

本來朝鮮的武備,就已經松弛到了極點。不管是大清還是日本,都有把握十天之內將朝鮮全國解除武裝。這漢城的安全,還是大清和日本共同保障的。他們這些守備,也就是聊勝於無而已啦。

景福宮格局,還是純東方式的。正中進去,一路過去,就是勤政殿。兩邊分別是交泰殿和慈慶殿。勤政殿本來是朝會百官的地方,不過近些年來,基本也成了擺設。朝鮮政局的中樞,一是集中在高宗父親大院君這個議政大臣的私邸。還有一個,就是集中在交泰殿,高宗的正妃閔妃的居所了。

這位閔妃,後世被棒子們恭城為明成皇後。還有老長的電視劇紀念著她。仿佛英明神武,高瞻遠矚,悲情千秋無比。其實論起來,現在的她,不過就是一個四十二歲,在甲申之後已經喪失了大部分權力的中年婦女。

在交泰殿昏暗的光線當中,閔妃在坐墊之上端正的坐著。式樣古怪的高高發髻端端正正的,小小的眼睛底下,已經有了深深的眼袋。那種疲倦,是再厚的宮粉也掩飾不住的了。

交泰殿外,閔妃的貼身宮女們正緊張的注視著周圍的動靜。一有風吹草動,就要趕緊回報。這一切,都是為了今日交泰殿內的秘密訪客。

而這位訪客,正跪坐在閔妃對面,如泣如訴的在娓娓勸說著這位王妃。

“王妃殿下……朝鮮要自存,再也指望不得清人!他們現在列強環逼,已經衰弱無比。但是還在咱們的國土上面作威作福!現在日本奮發圖強,罪臣是所親見。這生機勃勃的勢頭,清人如何能比?只要日韓一體,就可以在東亞洋面上面,成為英吉利式的強國。日本制海,而我們制陸。就算奪取東北故土,也是反掌般容易。清人已經不堪一擊!”

閔妃認真的聽著,連頭上的飾物也不稍動。當日本公使杉村帶來這個心腹潛回漢城的消息。閔妃就巴不得早點見著他。今日在杉村掩護下,金玉均秘密的又潛入交泰殿。兩人見面,當真是悲喜交集。

閔妃和金玉均等人為骨幹的開化黨。在過去的年月裏,不管說他們是為了和大院君爭權也好還是什麽。的確也是在殫精竭慮的在為朝鮮這個夾縫當中的小國尋找一條出路。大院君全面倒向清國,他們卻總覺著大清越來越靠不住,自己都快喘不上氣兒來啦……

作為小國,多抱一條大腿總好過少抱一條。朝鮮地瘠民貧。就算論起地緣態勢,也只是在屏障清國東北有點用處。洋人對這裏都是不屑一顧。他們要進入中國,最好的跳板還是在東南面。在朝鮮還有冒犯俄國遠東的挑釁危險。朝鮮能選擇的其他依靠很少,除了大清,就是日本。為了平衡起見,閔妃他們的開化黨,自然選擇了靠攏日本的另外一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