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二十六章 潰局(下)(第2/5頁)

榮祿自然不知道,前面由平壤府派出的人,都被天佑俠團劫殺。隨著徐一凡大軍進剿,將他們迫離了連接平壤和漢城的道路,後續的信使才派了出去。但是時間已經耽誤了三四天,而這三四天,就是金玉均和日本人所爭取到的時間!

他僵在那兒,腦子暫時是一片空白。奪徐一凡的權,都是小事了。大清軍隊在朝鮮土地上面平叛鎮壓,而沒有經過朝鮮中樞政府的同意,也沒有經過他這個全權宣慰欽差的同意!這種事情發生,如果朝鮮向朝廷抗議,這麽大一個帽子,違背不得在朝鮮動兵的天津條約,完全得罪了朝鮮這個唯一的藩國。就算是他,也得背著這個責任,說不定就得灰溜溜的調離朝鮮!

悍然自己動手的徐一凡,這責任當然更重。不過這都不是他現在要考慮的事情,首要的事兒,是得趕緊回去安撫朝鮮王室!

再說了,這平壤附近殺得是屍山血海,他千金之軀,怎麽能去冒險呢?

榮祿猛的轉身,狂亂的揮手:“收拾東西,收拾東西,回頭!回頭!都他媽的別傻站著了!”手下人猛的一激靈,反應過來,頓時就亂紛紛的開始牽馬套車。屋子裏面的人都一個個的鉆了出來,傻呆呆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那眉目如畫的一鳥相公還扭扭捏捏的走到了榮祿身邊:“爺,亂什麽呢?您曲子還沒聽完……”

啪的一聲,榮祿一巴掌已經扇到了他臉上:“老子沒功夫聽你嚎喪!”

不到小半個時辰的功夫兒,大隊已經收拾完畢。冒雨掉頭就朝漢城方向走。榮祿此行為了遮蓋人們的耳目,不讓別人知道他離開漢城趕往平壤。特意挑了漢城到平壤之間,一條並不是主道的荒僻官道。路也不是很好走,大雨接地連天的下下來,土壤裏雨水早就灌足了。到處都是山洪水流沖下來,回去比起來時加倍的難走。掙紮到了下半夜,也不過才走了四五裏路。人人都是叫苦連天,覺得榮大帥這神經真是發得無謂。

到了後來,榮祿在馬車裏也坐不住,披了雨衣就站在外面大聲的催促他們快走。正走得跌跌撞撞的時候兒,前面的人突然大喊出聲:“大人,您看!”

這邊的官道,正和平壤—開城—漢城的主官道靠近一些,兩路之間,彎彎曲曲的直隔著一條不算太深的峽谷。在對面,視線當中,就看到暴雨之下,一條彎彎曲曲的火龍滾滾向前湧動。火光映照之下,能隱約看見是一隊隊穿著西洋式軍服的士兵,但多拖著辮子。正是大清的軍隊!

這支軍隊舉著浸了油的火把,堅定而機械的朝前湧動。每個人都扛著步槍,有的人披著雨衣,有的人幹脆將濕透的上衣脫了下來,走得爽快一些。隊伍前後,都是軍官模樣的人,沒有一個人騎馬,只是走前走後的鼓動著他們前進。軍官的身影也都搖搖晃晃的了,但是比起士兵負重絲毫不差。不少人還接過了士兵的步槍。

隊伍兩旁還有一些騾馬,這些牲口走起來都已經四蹄打晃,撐不下去了。每有一匹騾馬倒下,旁邊經過的士兵就毫不猶豫的將牲口連上面的馱子一起推下峽谷。

連牲口都撐不住的行軍,這些人還能頂住?這還是大清的軍隊麽?

一個隱隱約約的鼓動聲音從對面飄了過來:“弟兄們,漢城也有我們的同胞,更大的暴亂會在那裏發生!不想我們的同胞再遭受這樣命運的,就努力向前!我們在爪哇,在平壤,都拯救過我們的同胞,現在在漢城,輪到你們了!”

榮祿這邊的火把也一個個的亮起,對面卻沒有一個人朝這邊看一眼,只是滾滾向前。每個要癱倒的人,都會被身邊伸出的手挽住,每個支撐不下去的人,身邊都會出現軍官的身影,接過他們身上的負重。這些軍官,大多數都是從南洋的血火當中走出來的!

看到這隊伍頑強的遠去,所有人都有一種被催眠的感覺。

暴雨,黑夜,鐵流,火把。這到底是不是一場夢境?

榮祿站在車轅上面,好半天才反應過來,頓時就手足冰涼。這一定是徐一凡的部隊,他們的去向,就是漢城!

他越想越是後怕,漢城已經完全空虛,大軍向那而去。難道漢城又發生了什麽變故?如果真的是那樣,他這個欽差大臣,可並不在漢城!

而徐一凡,卻是扶危定難的功臣!

老天保佑,漢城那裏千萬不要出什麽事情!

※※※

榮祿離開後的欽差行轅,這個時候一副惶惶不可終日的氣氛。

白天漢城的暴亂,景福宮響起的槍聲。讓留守的那些老交涉,朝鮮通們個個都是如喪考妣。自己的安全,他們倒沒什麽擔心的,哪怕欽差行轅那支小小的衛隊都被榮祿帶走了。朝鮮人還是不敢得罪他們這些上國外交人員的。到了下午的時候兒,還派了一支隊伍來保護他們的安全。在漢城做生意的商人,往來漢城天津之間的公務人員,也都集中在了欽差行轅,圖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