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二十八章 定局(中)(第3/4頁)

聽到外面雜沓的腳步聲響動,楚萬裏一笑,低聲問身邊的標本部副官:“有紙筆沒有,我得給北洋寫份電報,他們還蒙在鼓裏面哪!”

標本部副官還沒答話兒,電報局一個穿著洋式制服,卻穿著朝鮮木屐的職員忙不叠的迎了上來,這人四十多歲年紀,看來本也是頗有身份的人物,可是現在身上星星點點濺著的都是鮮血,看起來又憔悴又狼狽。他悄悄的從辦公桌上面收拾了上好的紙筆雙手恭謹的奉上,又深深的低下頭來行禮。

楚萬裏一笑接過,就聽見那個職員問到:“上國大人,敢問是不是當初鎮撫小國的慶軍?您們……是從平壤一路飛兵而來的?”

楚萬裏斜著眼睛看看他,笑道:“咱們是華夏禁衛軍!飛兵八百裏,是來給你們擦屁股的。你們這兒,是什麽時候見著日本兵的?”

那朝鮮職員還沒有答話,就聽見門口腳步聲錯亂。楚萬裏身邊幾個侍衛都已經拔出了六輪手槍,目光才轉過去,就看見六隊的隊官慌亂的沖了進來,手裏抓著一把東西,看見楚萬裏打量著他,一個千就打了下去。

“大人!奉恩署欽差行轅已經被大火燒成一片白地!咱們的人全完了!找不到榮欽差大人的身影!”他攤開手,手裏滿滿都是燒褪了顏色,形狀扭曲,各色各樣,代表大清官員品級和威嚴的頂子!

所有人都是一陣騷動,人人都是滿面怒容。日本小國,竟然狂暴如此,擅自戕殺大國欽差!不管榮祿在這些禁衛新軍的心目當中如何,這都是在大清國臉上狠狠的扇了一巴掌!

楚萬裏一拍椅子就站了起來,臉色陰沉的似乎要滴出水來,槍聲從外面一陣緊似一陣的傳進來,更顯得室內安靜無聲,只剩下粗重的喘息。撲通一聲,卻是那個剛才和楚萬裏答話的朝鮮電報房職員,腿一軟跪了下來。

楚萬裏慢慢的從那隊官手中拿起了一個頂子,仔細的瞧瞧,大火已經將頂子完全燒變了形,分辨不出它原來代表的品級了。

現在的漢城,就只是我禁衛軍代表整個大清了呀……徐大人啊徐大人,你料到了這一切,卻又能不能挽回這個局面?

所有人都盯著楚萬裏,特別是從奉恩署欽差行轅火場趕回來的那些軍官們。整個局勢對於他們而言,從來都是模糊不清。滿城哀鴻,清朝在漢城的統治痕跡都沒了蹤影。現在到處都是槍聲響起,而他們又疲憊又緊張。現在到處打響,拿主意的就這位楚大人一人而已矣,他們前進的方向,就需要這位楚大人一言而決!

※※※

景福宮門口,已經堆起了街壘。各種朝鮮王宮幾百年歷史傳承的家具擺設已經堆積在門口。戴著高頂軍帽,穿著黑色軍服,打著白色綁腿的日本熊本鎮台精心挑選出來的挺身隊在街壘後面只露出一個個腦袋。

槍聲已經在全城都響起,象一道道激蕩的潮流,向著景福宮門口匯集。現在在景福宮坐鎮的是杉村公使和熊本鎮台的一位少佐,加上樸泳孝這些走狗傀儡。當槍聲響起的時候,已經陸續有日本散兵逃了回來,向他們驚惶的回報,清軍大隊已經從各個方向殺入了漢城之內,在各個方向和他們展開了槍戰。

這些清軍,不再是杉村公使曾經熟悉的那些穿著號褂,包著包頭的清軍。而是穿著新式軍服,背著完整裝具,使用新式洋槍,行動輕捷而剽悍的全新軍隊!

這支軍隊,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為什麽連這麽短短的一點磨合笑話的時間都不留給他們?川上中將的苦心,在朝鮮北部南部掀起連天烽火,就是希望能夠能在漢城形成絕對的控制,而且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杉村公使就守在景福宮的正門之內,身邊是保護他的四五名日軍士兵,寸步不離。但是他總是煩躁的將他們揮開一些,李王和閔妃還在交泰殿內。杉村就在交泰殿和景福宮門口兩頭跑著,焦急得和熱鍋上面的螞蟻也似。李王和閔妃聽到了槍聲之後,更加沉默,樸泳孝不管用什麽手段,他們就是不肯點頭。那邊沒有結果,他又跑到正門看守備情況,還有等待川上中將的援軍,但是一刻鐘過去,那邊也還沒有等到結果,只是聽著槍聲越來越近。

濃煙一道道的再次冒起,不知道哪裏又打著了火。漢城這兩天,一直在一場場狂暴的激流當中顫抖。杉村爬上宮墻,不顧自己的禮服已經又是灰又是土。目光也不知道到底向什麽方向看,只覺得心頭跟火燒著一樣。

外面彎曲的街巷當中突然又響起了短暫而激烈的聲音,還有大量的腳步聲,身體撞擊的聲音。清國人的呼喊聲和日本人的慘叫混成一團,在周圍街巷布置的前進哨位似乎轉眼就被激流所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