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三十九章 命運(第2/4頁)

頭山微笑:“川上君,沒必要這麽忌憚一個徐一凡吧。在清國的政壇上面,他還沒有到那個能參與大計決定的地步,不過是個練兵大臣,有幾千不錯的兵罷了……甚至從來就不是帝國要針對的目標!征韓的車輪已經滾滾轉動,二十年生聚,而清國一日日的在沒落。當年關白大人奪取神州四百州的偉業,就要在你我這一代手中實現!徐一凡能抵擋住這樣的大勢麽?不用太高看他了……閣下大有為的日子在後面呢……”

川上似乎也覺得了自己剛才的失態,苦苦笑了一笑,又將白毛巾擋在了頭上:“我知道,我都知道……隨著淮系入朝,徐一凡的好日子也不長了。現在伊藤閣下就已經在全面布置……”

頭山的耳朵頓時豎了起來,他雖然是能在東亞呼風喚雨的特務頭子,和帝國各方面勢力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的時候甚至是他們意志的體現。但是畢竟不是心腹圈子當中的人物。有的時候最核心的處置決斷他並不能詳細與聞。這次漢城策劃行動,說到底,還是他和陸軍在一起搞出來的事情,主要還是陸軍想搶先一步,奪取帝國征韓征清大業的主導權,好增強他們在帝國的地位。陸軍長州藩的主腦山縣有朋還秘密接見過他,還派出了川上操六這樣的大將。

但是現在陸軍海軍的上面,還有伊藤博文這樣一個鐵腕人物!他幾乎就是明治開化二十年來帝國的第一號人物,掌握著整個帝國的走向。征韓征清,也有他的步驟和計劃。對於陸軍這次獨走,說實在的,他非常惱怒。據說還在背後狠狠的說了幾句參與密謀的玄洋社的狠話。讓他很是惶恐了幾天。頭山自詡不畏懼任何人,不少大人物還是他的掌中玩物,可是偏偏這個伊藤,這個主導了日本近代化的進程,這個可以壓制日本陸軍海軍兩藩,這個可以在天皇面前有著最大影響力的小個子,是他最畏懼的人物!

今天川上巴巴的跑過來和他泡溫泉,還要將伊藤的布置說給他聽,又想要什麽交換?

人還泡在溫泉裏面,頭上的腦子已經高速的轉動了起來,一點都不敢懈怠。

川上語調淡淡的,都沒什麽起伏,一直說了下去:“伊藤閣下正在主持和清國的談判,一開始態度很強硬,要重訂天津條約,要清國撤兵道歉賠償,要這樣要那樣。清國淮軍入朝,伊藤閣下的調門就軟了一些,李鴻章就會覺得是派兵起了作用,為了取得更多的好處,讓我們的調門更軟一些,他怎麽樣也要湊出更多的軍隊入朝,要震懾我們……”

震懾這個詞,在川上的口中,怎麽聽怎麽象在嘲笑。

“……軍隊越多,我們就越軟,直到他們淮軍主力入朝。閣下,你要知道。清國還不是一個近代民族國家,朝鮮和北洋,都只是李鴻章一人的地盤而已。我們帝國的大陸政策第一步的對手,也只是李鴻章一人而已!他的淮軍主力集結於朝鮮,全靠海上力量對朝鮮大軍進行補充,也就是北洋水師……未來只要能有一場海上決戰,擊垮了北洋水師。那麽就等於同時打垮的淮系的水陸兩軍主力!當淮軍主力陷於朝鮮,失去海上補給的餉道,背後只有一條從清國東北通過多山的朝鮮到漢城的漫長而單薄的陸上補給線,那就只是我們征韓陸軍的口中食物!同時整個北洋……天津,威海,旅順,秦皇島都將門戶洞開,而我們可以直臨清國腹心之地!現在我們做的,只是誘惑李鴻章將軍力不斷的注於朝鮮這個死地,所做的不過是在談判桌上面的一點態度變化而已!”

雖然在溫熱的水中,頭山滿都覺得自己脊背發涼。他們的玄洋社在東亞呼風喚雨,策動了那麽多陰謀計劃,但是比起伊藤的措置,就像圍棋大國手對於門外漢的區別一般!

這樣的人物,才真正是日本第一人啊!

那個號稱東方俾斯麥的李鴻章……還是算了。

川上並沒有看頭山滿的神色,只是淡淡的繼續說下去:“那麽多淮軍入朝,徐一凡還會有好日子過?他們必然進一步壓迫徐一凡的存在。對於我們來說,徐一凡越能幹越好,越能一直和淮軍鬥下去越好,當我們發兵征討的時候,最希望的還是朝鮮內部的清國人還在爭權奪利!”

川上的話音停頓了良久,才聽見頭山幹巴巴的聲音:“伊藤大人措置,鄙人五體投地,帝國大業,必將有成……不知道川上君轉告鄙人這些,到底是為了什麽?”

川上胸中的郁結之氣似乎也全部宣泄出來了,呵呵笑著朝後面招手,一直在後面遠遠等候的下女們看著他的舉動,忙不叠的碎步奔走過來。川上嘩啦一聲爬出池子,讓侍女將他身上擦幹,服侍他穿上睡袍。他端詳了面前這堆下女一陣,隨手點了兩個,被她們小心的扶著朝休息的地方走去。走了兩步,川上才回頭笑道:“告訴閣下這些,就是一個交換。玄洋社為陸軍盡心竭力,犧牲了那麽多志士,不能讓玄洋社悶著頭鉆進風急浪高的未來日子裏面……這是山縣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