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十一章 飛雪連天射白鹿(下)(第2/5頁)

國朝氣數,在洪楊之亂,西洋侵逼之後,早就是物是人非了。旗人早就成了酒囊飯袋,大清國勢,都是靠著漢臣實力派支撐。誰都知道這已經遭逢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但是大清還是憑借著自己沉重的慣性搖搖晃晃走了下去。當初曾文正公未嘗未有逐鹿的機會。只是他老人家最後用一副對聯表明了他自己的心境。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那些起自鄉野的書生們,自解兵權,自去重勢。延續了國朝下來。

而現在李中堂位已經太高,權已經太重。他手下的智囊重將,心思也比曾文正公的那幫書生更切。到了騎虎難下的時候,倚天照海可見的,只怕是旌旗飛舞。流水高山映照的,只怕是一個個妄圖從龍的虎賁之士吧!

念頭只是一閃,楊士驤就渾身一個機靈,差點失態。心中大罵了自己兩句:“胡思亂想,慎獨的心思到哪裏去了?狂妄,狂妄!”

才一擡頭,就看見幾個廚師仆役已經魚貫從後走了出來,每個人手中都有托盤。每個盤中都是一個小碗,碗中紫紅的液體如漿,散發著一種濃鮮的腥氣。最後一個托盤,卻是一個鹿頭,頭上是一雙形狀完美的大角,從鹿頭眼瞼的柔軟程度,就可以確定是才切下來的腦袋。

楊士驤是文人,突然看著這個場面,心裏就是一個激靈。扶著椅背不說話兒。葉志超卻大笑道:“朝鮮這個破地方兒,沒什麽好的。參和鹿卻是一等一的棒,你們這幫混球,看在楊大人今天的面子,各賞你們一碗新鮮的鹿血,燒得慌了,放你們一晚上大假!明兒再加倍謹慎辦差!楊大人,丁大人,請!”

仆役們將一碗碗鹿血分下,武弁們都眉花眼笑的接過。在場頗有些提督銜的重將,葉志超說話口氣那麽大。按照平日不少人是不給這個臉。可楊士驤親身而來,只和葉志超交接,什麽事情都是和葉志超商量。誰還不知道中堂贊賞這次姓葉的差使辦得好,有意讓他切實主持朝鮮事務了?反正在朝鮮,就當矮他一頭,發財的也不是他,離了朝鮮,管他姓葉的向東向西呢。就連丁汝昌這和葉志超敵體的水師提督,今兒在席上都是一句話兒不說,只是笑。

當下在這些都成了精的武官們刻意奉承之下,滿席當真是一片熱鬧和氣。葉志超親手將那鹿頭接過來,將一把薄得如紙一般的解腕尖刀遞到了楊士驤手中,指著鹿耳朵笑道:“蓮房大人,趁著新鮮,這裏刺下去,出來的血不多,但最是補人……高麗姬也替楊大人備下了……蓮房兄,無論如何要賞兄弟這麽一個面子!恭祝蓮房兄明日起行,一帆風順!”

看著還活生生的鹿頭,楊士驤握著尖刀臉色有點發白,勉強一笑,伸出刀子就去刺鹿耳上的那點僵著的活血。雖然努力撐持著場面,但是那陣兒腥氣直望心裏鉆。葉志超猶自笑得滿臉春光燦爛,丁汝昌卻看出了楊士驤不對,也不說話,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觀。

當楊士驤的刀子才刺到鹿耳,終於撐持不住。一個惡心,手猛的一晃,將整個鹿頭都撞了下來,叮當一聲,震得鬧哄哄的席上頓時鴉雀無聲。鹿頭落在地上,未幹凝血濺在楊士驤襟上,他捂著嘴就沖向後堂。然後就傳來一陣哇哇大吐的聲音。

每個武官,都是相顧愕然,葉志超鐵青著臉提著衣襟忙追向後堂。只有丁汝昌悠然的望向廳堂角落。

“都是笑話……驕兵悍將,紙上談兵的文士。徐一凡要是栽在這些人手裏,才是真正冤枉呢……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

猛烈的彈雨傾瀉而過,頓時前隊戈什哈們就有四五個栽下馬來。來人用的多是九響毛瑟,這種老式管式彈倉的洋槍,射程不遠,準頭一般,但是威力奇大。一個戈什哈頭上中彈,半個腦袋都給打飛掉。哼也不哼的落馬,一只腳還拖在鐙上,被驚馬一拖,雪地上頓時就多了一條紅帶。

槍聲震得雪粉簌簌而落,整個隊伍先是一靜,然後爆發出巨大的呼喊聲音,人馬驚叫,響成一片。李璇騎著的那匹最漂亮的白色兒馬還沒上過陣,人立著就站了起來。杜鵑和陳洛施也驚著了,竟然忘記了去扶,眼見著李璇驚叫著跌落雪中。

戈什哈們還沒完全反應過來,伏擊的那彪人馬已經覺出尷尬出來了。看來他們的伏擊是以槍聲為號,徐一凡的射鹿一槍提前引發了埋伏。而徐一凡的隊伍,只是前隊才進入這條其實很淺的谷道當中!

伏擊隊伍的領頭人大聲呼喊,叫得又快又急,命令手下轉移火力。估計他心中也在氣呢,費盡心思搜集情報,溜溜的凍了半宿。所有人藏在雪洞當中,只留出透氣兒的孔,能觀察周遭局勢,以槍聲下達伏擊開始的命令的人只有他。誰知道好死不死,徐一凡來了一個飛雪連天射白鹿!頓時就破壞了全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