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三十七章 死線(中)(第2/4頁)

伊藤笑吟吟的伸手示意大家坐下。一個政治家多年孜孜以求的目標就在眼前,日本經歷此一戰必然崛起於東亞。哪怕深沉如伊藤,又身居總理大臣高位,也實在繃不住臉上的笑意。他平了平氣,一手伸出,指著背後地圖:“征清之總動員已經在全面進行當中!諸君,各位期待的最後決戰,就在眼前!”

“……天皇陛下之陸軍第三,第五師團組成征清第一軍,負責朝鮮戰事。第三師團已經編組船團,先遣之元山支隊三日內就將出發,在海軍掩護下,第五師團從正面,第三師團從側翼,夾擊清國駐朝最後之殘余,克服平壤,兵迫鴨綠江——鴨綠江也並不是第一軍的最後界線,要一直向西,踏入清國東北境內!向遼南攻擊前進!”

“……天皇陛下之陸軍之第二、第六師團組成征清第二軍,也已經開始編組船團,務必在九月之前,登陸清國之大連灣,向東北方向攻擊前進,陷落清國誇稱之亞洲最大要塞——旅順!”

“……天皇陛下之陸軍第一師團,作為征清第二軍預備兵團,旅順陷落之後,在海軍配合下,攻擊北洋水師總基地威海!”

“……天皇陛下之海軍,全力掌握海權,掩護陸軍船團輸送上陸,封鎖清國海軍於港口,具體戰術掌握,由聯合艦隊自行決定,大本營不作遙制……”

“諸君!當我帝國陸軍控制朝鮮,控制旅順,控制威海。第一軍第二軍主力會合於清國東北境內之後,我們就可以等待清國求和的使者了!大本營已經做出全面動員決策,諸君實力奉行!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就是平壤會戰,在元山上陸的第三師團到達之後,預計於八月二十日左右,發動全面會戰,將清國朝鮮主力,將那個曾經帶給我們麻煩的禁衛軍,殲滅在大同江一帶!”

伊藤一口氣說完大本營的戰略決策,雙手握成拳頭,拄在會議桌上,目光炯炯的看著在座人等:“諸君,有什麽疑問沒有?”

“閣下!為什麽要等待清國的求和使者?我們第一軍第二軍在取得如此優勢之後,為什麽不直逼清國直隸京畿平原,讓清國做城下之盟更好?如果兵力不夠,我們還可以編組第三軍,第四軍,清國陸軍戰鬥力缺乏,絕對不會是我帝國陸軍對手的!”

伊藤淡淡一笑,在這些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戰略觀上面的優勢,實在是一件很讓人滿足的事情。(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倒是出了幾個有全盤戰略觀的名臣重將,仿佛基因突變似的。後來就是黃鼠狼下崽子,一窩不如一窩了,恢復了日本重小利而輕全局的民族性本色。把握住有限的歷史機遇讓國家崛起,的確是需要大智慧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美國開國,無不一時俊傑聚於一起,人才鼎盛之態,百年無法復制,也不知道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一嘆。——奧斯卡注)

“……戰爭開始,就是為了結束做準備。不知道該怎樣結束,這場仗還打它做什麽?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迫使清國動搖,盡可能的攫取利益,我們還沒有滅一國——特別是這麽大的國家的力量!諸君,必須要知道自己能力的極限哪……不過鄙人相信,帝國以後的征清大業,將一次比一次順利!我們可以威逼直隸,可以恫嚇清國的皇帝大臣們,但是直隸會戰,卻是有害的,是我們國力無法支撐的……明白沒有?在我們取得了如此戰略優勢的情況下,清國是不會不來求和的……明白了麽?”

問話的人鞠躬落座,一臉信服的神色。伊藤環視在座的人一眼,滿意的就要宣布會議結束,詳細的決策作業方案,即將發下。就聽見在座一個人舉手,接著站起來,恭謹的朝伊藤一禮:“閣下,平壤會戰是不是可以請山縣大將獨斷進行?”

伊藤一怔,站起的人正是川上操六,臉上神色淡淡的。伊藤頓時就有些不悅,當初做出對徐一凡很高估計的是這位川上中將,他在大本營決策當中才采取了慎重的措施,第三師團登陸元山之後,和正面第五師團合攻平壤。現在跳出來反對的還是他!

看著伊藤臉色沉了下來,川上仍然是神色不動:“閣下,山縣大將以不滿員之第五師團所部橫掃大半朝鮮,兩萬余淮軍潰敗。現在兵鋒已經抵近平壤,如果要求山縣大將采取慎重姿態,等待第三師團……恐怕這對山縣大將的自尊,陸軍的自尊是個傷害。還請閣下慎重考慮!”

此話一出,在座陸軍將領紛紛點頭,一副與我心有戚戚焉的模樣兒。

伊藤煩躁的皺皺眉毛:“川上君,說清國禁衛軍戰鬥力不可小覷的也是你阿……”他心下已經明白,海軍擊破北洋水師,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功績。不管陸軍以後如何攻擊清國本部順利,都要被人說成是海軍冒死決戰,為陸軍掃清了通路的。川上雖然也高看徐一凡的力量,但是這個時候,一定要為陸軍爭取了。戰後巨大的功績是要分的,具體功績如何,就代表了陸軍海軍在帝國未來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