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四十章 依靠誰(第2/5頁)

他絮絮叨叨說了一堆,底下群臣有的就噤若寒蟬了。光緒叫起朝會就是在宣示呢,借著打這一仗,他可是要慢慢拿權的。底下人再不拿他當一回事兒,他可是不會客氣了。得讓他們認明白老大是誰……徐一凡的捷報激起民氣,老佛爺也只能捏著鼻子認打下去。難道皇上真的要一直拿權了?

底下人各動各的心思,就忘了接話。眼看有些冷場,光緒的臉瞧著就沉了下來。翁同禾一直在班次裏面美滋滋的聽著,老爺子差點就搖頭晃腦了。看看冷場,翁同禾忙不叠的出列,撲通一聲跪下:“皇上聖明!我大清以順誅逆,豈能不勝?皇上聖心默運,秉慈諭而張雷霆,痛剿倭人,必然全勝!臣行走軍機,當奉諭唯謹,實心辦差,以助聖上得成大業!臣還有幾事奉奏……”

老師這話接得磁實,光緒臉上神色已經松了下來。他們帝黨盼這個日子盼了多久哇!當下就笑吟吟的道:“翁大人快平身,有什麽事情盡管奏。”

翁同禾還趴在地上,聲如洪鐘,中氣兒十足:“第一是必須法度嚴謹!皇上決心痛剿倭人,徐大人又在朝鮮連戰連捷。這樣的大勢下,如果再有人不出力死戰,打一次敗一次,還謊報軍情的,只有視罪行之有差,奪職的奪職,鎖拿的鎖拿,正法的正法!徐大人此勝,倭人已經破膽,再不出力,真真對不住聖上的一片苦心了!”

這話明顯是沖著李鴻章來的,作為地方最大的實力派,李鴻章從來不支持光緒,向來都是奉慈禧權威唯謹。慈禧的權威加上李鴻章的實力,壓得帝黨喘不過氣兒來,一點翻身的機會都沒有,現在帝黨趁著東風,就準備下李鴻章的手,扶植自己的實力出來了!

大殿之內一片安靜,光緒笑吟吟的點頭:“準!朕也就是這個意思……老師還有什麽要奏的?都說,都說!”

翁同禾神采熠熠,大聲開口:“臣請陛下重賞徐大人,重賞禁衛軍出力員弁。徐大人忠心耿耿,諸軍皆敗而獨卻敵鋒,振國威而提民心,功莫大於此!不賞何以服天下?禁衛軍出力員弁,朝廷也要加以重賞。禁衛軍為朝廷武力,陛下親軍!戰勝之後,當還歸京師,為我大清長城之靠!”

光緒聽得興奮,騰的一下從禦座站起,走了幾步:“軍機與六部九卿會商,重賞徐一凡與禁衛軍出力員弁!”

他一下站定,傲然道:“小小日本,不自量力,與我大清敵對。不敗待何!日本小而我大清大,打下去,沒他們的好果子吃!徐一凡一戰而勝,朕要集兵朝鮮,滅此朝食!……詔告天下!”

除了翁同禾外,帝黨眾臣紛紛拜倒,山呼萬歲,其他官員對望一眼,也都拜了下去。軍機領班世鐸是後黨重臣,這些日子在軍機處給翁同禾的鋒芒壓得喘不過氣兒來,他一邊慢騰騰的跪下,一邊在心裏面冷笑:“輕狂!還真以為一個徐一凡,就是泰山之靠了?再傳來打輸的消息,看你們怎麽辦?”

※※※

天津,北洋大臣衙門。

在李鴻章的書房之內,兩人默默對視。今兒李鴻章連簽押房也不去了,只是守在自己書房之內,拿著一份電諭,翻來覆去的仔細看,也不知道看了多久。楊士驤侍立在一旁,也是臉色鐵青。

屋子裏面靜悄悄的,只聽見紙張抖動稀稀索索的聲音。

到了最後,李鴻章手一抖,將那紙電諭放在桌上,一雙滿是老人斑的手捂在臉上,深深嘆息:“老佛爺下慈諭了……只是對著我李鴻章一個人,北洋再打敗仗,她也保不著咱們了……老佛爺這是逼咱們北洋必須打勝啊……”

“……可是又怎麽打勝?水陸精華都去矣,聶功亭現在受徐一凡節制……皇上和那些帝黨清流以為靠電諭就能打贏這仗,以為日本真的不堪一擊,是我李鴻章不肯出力……現在日本人必然已經用艦隊掩護兵船,就要登陸各海口,直搗我腹心之地了啊!北方海口,都是我李鴻章的責任,再敗下來。到底該如何收拾?戰事拖下去,日本人固然不利,可我們北洋也是完了!”

聽著李老頭子疲憊的口氣,楊士驤心裏一酸,差點眼淚就下來了。他怎麽也想不明白,徐一凡怎麽就打贏了?現在搞得跟大清長城之靠似的,光緒還借著這點虛火要爭,上對慈禧要權,下要敲打地方實力派。

帝黨能不能得逞另說,可是如果再敗,北洋那是真的難以翻身了。李鴻章一生功業,也要付諸流水!

光緒借著徐一凡的勝利上位,慈禧要北洋勝利固權。可是北洋再怎麽打,估計也是一個敗字兒!

楊士驤深深吸口氣,拿起那份電諭輕輕一彈,然後輕蔑的團成一團扔向角落。李鴻章聽見響動,訝異的擡頭:“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