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六十二章 命運的匯聚(第2/6頁)

隨著徐一凡一聲傳字,兩個戈什哈轉眼就引了兩人進來,當先一人四十來歲年紀,矮小敦實,戴著紅頂子,穿著總兵服色的五雲褂,看了坐在那裏的徐一凡一眼,頓時就打千下去:“標下武威鎮總兵馬金敘,參見徐軍門!”

他身後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一身五雲褂漂漂亮亮,利利索索,沒戴帽子,腦門兒鋥亮,辮子似乎還上了油,手裏搖著馬鞭,笑嘻嘻的道:“您就是咱們旗人的新奉天將軍?朝廷這道旨意新鮮啊!不知道大人是哪個旗的?咱們關外八旗不比關內,只認本主兒,增琪大人是咱們鑲白旗的本主兒都統,大人要是鑲白旗的,咱們磕個頭也沒什麽……”

徐一凡站起來,掃了那小子一眼。大清二百多年下來了,八旗體制崩壞得也差不多了,還什麽佐領參領的,豈不是笑話!旗職佐領的,給驍騎校出身的當手下,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這個想必就是摩天嶺的城守尉嘉善,瞧著就是一副來找不自在的樣子。他也不理他,伸手就扶起了馬金敘:“馬大人,起來說話吧……你們怎麽守在摩天嶺?日軍主力集結於蓋平,就算想打遼陽,也是經過鞍山,怎麽會繞道從摩天嶺攻擊?宋大人怎麽調兵的?”

徐一凡臉上笑嘻嘻的,語氣卻有些森然。馬金敘偷眼再看了眼前這個已經名動天下,號稱大清異數的人物——當真是年輕得出奇,二十郎當,居然已經以漢人身份當了奉天將軍,五個欽差在身上,人際遇如此,有什麽好說的?

不過這位當真帶的是一支強兵,誓師不過幾天,兵鋒已經到達摩天嶺!一路進營,營伍之整肅,器械之精良,還有照面的那些一身樣派,皮靴鋥亮,眼神銳利的軍官和戈什哈,瞧著都讓人有些膽寒。

“回軍門的話,這是增琪大人的調遣,一定要宋軍門抽兵,將遼中一帶遮護安全……”

看來宋慶在他到來之前,節制遼南的名義,也不怎麽靠得住啊……自己也來節制遼南,又會怎麽樣?

徐一凡摸著下巴,輕輕一笑:“宋軍門如何?朝廷轉發的電諭,已經收到了麽?田莊台那裏大營如何?”

幾個問題,馬金敘沒一個好回答的。

難道說遼南諸將,在接到電諭之後,都心裏不爽。大家都是宿將,居然要受一個二百五的節制?

難道說田莊台那裏的大營,亂紛紛的集結了十來支不同名號的軍隊,宋慶的毅軍主力,豐升阿的吉林練軍,依克唐阿的奉天練軍,旅順金州敗退下來的徐邦道等人的營頭,還有武毅銘軍,齊字練軍……再加上都說不出名號的各種新募營頭?

難道說宋慶背著暫時節制諸軍的名號,其實誰也不服從調遣。難道說近日已經無一分一毫的餉物轉運過來,無一分一毫的器械補充,諸軍軍心浮動,新募營頭毫不能用,增琪在位的時候還要不住添亂。當面日軍兵力厚集,一旦補充完畢發起攻擊之後,誰也沒有信心都守住田莊台一線?

徐一凡此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等著看笑話兒呢。

馬金敘張口結舌一陣子,最後還是一個千打下去:“標下鎮守摩天嶺,什麽都不知道。標下只等軍門吩咐……只是標下只有兩營兵,六百人,彈藥器械也不齊全,求軍門賞撥,標下各營才好頂用。”

旁邊的嘉善見是一個話縫兒,笑道:“著啊!這事兒得好好說道說道。咱們奉天這次旗營也都上陣了,朝廷是一個銀邊兒,一個銀渣兒都不見。皇帝還不差餓兵呢。咱們奉天旗營兩三萬人,兄弟手下就有大幾千,大人既然是咱們的奉天將軍,這欠著咱們的三個月旗餉,還有開拔費,安家費,鹽菜銀子……也都該賞發了吧?兄弟替著奉天幾萬八旗老少爺們兒,就求大人了!”

一邊說話,他一邊就裝模作樣的要打千下去。

徐一凡冷冷轉頭:“跪好了!這是軍營,見上司是這麽禮兒麽?”

嘉善不過才略略的彎了一條腿,聽見徐一凡這句話,一下就蹦了起來:“上司,發了餉才是上司!”

徐一凡冷淡的擺擺手:“所有動員的旗營,全部遣散!我指望不上你們。”

“遣散?你算哪根蔥?咱們兄弟白吃幾個月辛苦了!姓徐的,嘉太爺撂句話在這兒嘿,你要不把餉補上,爺和你沒完!”

嘩啦一聲,幾個戈什哈掀帳而入,溥仰陳德當先,一把就掐住嘉善脖子,朝他腿彎踹了一腳,力氣之大,讓這家夥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這小子猶自不服氣,還在那裏翻白眼:“你動我們旗人一下試試?到北京告不死你!”

徐一凡一笑,饒有興致的揮揮手,讓溥仰陳德他們閃開,和藹的靠近了嘉善:“小子,你知道老子在南洋,在朝鮮殺了多少人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