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六十四章 天公無語對枯棋(中)(第3/8頁)

“……操你徐家十八輩血祖宗!咱們也跟鬼子幹過!就算變了鬼,也日日夜夜纏著你不放!”

“你今天砍我們腦袋,明天朝廷砍你的腦袋!”

徐一凡恍若不覺,聽著那些怒罵慘叫越去越遠。卻轉頭朝楚萬裏笑道:“怎麽樣,擔子夠重吧?鬼子已經沖過了田莊台,你覺著,他們主力是向南還是向北,咱們這一仗怎麽打?”

一路磨練下來,再經歷這次甲午大戰淬火。徐一凡自己都不覺得,他這談笑殺人,然後又笑得溫和,已經有點不動聲色的帝王心術在裏面。周遭參謀,不自覺的都有點屏住了呼吸。楚萬裏眼中波光一閃,也笑道:“鬼子準定對北面咱們展開主力防禦,咱們到遼陽,瞞不了人……過他們只擺出一個向西南方向壓迫的姿勢就夠了。田莊台失守,主力崩潰,鬼子在東北的戰果已經足夠大,形成對遼西的壓迫威脅就足夠了……打仗嘛,從來都是政治的延續,不能不說,鬼子已經得到他們想要的所有東西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啊……”徐一凡拍拍腦袋。

他終究是遲了一步,歷史還是大體的按照原有軌跡在轉動。這個時候只怕日軍已經在山東上陸了吧?兩路重兵威逼京師,而整個大清,現在只有他一支可戰之兵,從哪裏看都沒有回天之力了……如果打掉了征清第二軍呢?是不是能給那個朝廷長口氣,讓他們不那麽快求和?

他的目光投向楚萬裏,楚萬裏這麽精明的人物,哪裏還不知道徐一凡的心思,當下就聳聳肩膀:“咱們回師,戰略企圖就是能趕在日軍擊破田莊台一線的時候穩住遼南局勢。再試圖反攻,但是現在終究遲了一步……雖然我們現在有主動進擊的力量,但是,要打掉征清第二軍……咱們兵力不夠。”

“兵力不夠,我給你湊!”徐一凡一字字的道。

楚萬裏眼中精光一閃:“大人,你要去錦州?”

徐一凡笑笑,神色裏面滿是說不出的嘲諷。他打量了一圈周圍破敗的宮室房屋,似乎就在嘲笑當初這裏的主人努爾哈赤。

怎麽著,你的子孫敗你的家當水準,不比當年的崇禎帝差吧?唯一不同的是,當年的明室,一直和你們打到了山窮水盡,內憂外患到了土崩瓦解,才最後人心喪盡,不可挽回。那時,真是天命不在明了。可是你的子孫,再還能戰的時候兒,打的就是投降的主意!

他也懶得去費力猜北京城當政諸公的心思,歷史就擺在那兒。指望多了他一個徐一凡還能讓這些人換個腦子考慮問題,那是白費。當年日軍打崩了遼南和山東的清軍主力之後,清廷選擇就是議和投降。現在大致上也差不多。雖然他徐一凡已經拼了老命,累吐血的往回趕!

但是他現在打的主意就是,哪怕歷史仍大致的按照原來軌道轉動,他仍然要努力的把這氣運給扳回來一些!

篡清本來就是逆天行事,他白手起家,要硬生生的改變歷史走向,非行險逆天不足以成事。更何況,他早就在心裏許下了要給這段歷史一個不同樣的結尾!

改了這甲午氣運,也許就是讓歷史在這一個緊要關頭,緩慢而沉重的變幻方向的開始吧?

走到這裏了,反正也退縮不得。清廷降得,我徐一凡降不得!就讓你們這些滿朝兗兗諸公看看,讓那個老女人和豆芽菜皇上看看,讓天下百姓看看,我徐一凡,是不是有這個資格,來問此鼎輕重!

這天命,最終還是要歸結到有擔當,有大格局人的肩頭。

徐一凡想那麽多,也沒指望別人理解。而且就算他身處其中,自以為自己已經考慮得周全,卻也沒想到,在這甲午戰事最後的時候兒,北京城乃至整個天下,會因為他的舉動,起那樣大的波折!

他真正攪動天下,後世認定,就是從這太子河畔努爾哈赤當年營建的宮室開始。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在這個時候,徐一凡也只是笑著回答了一句:“廢話,不去錦州,哪裏還有兵?我是奉天將軍,又是遼南軍務欽差總辦,去幫你收拾破爛去,將鬼子招得主力向西南,你按著禁衛軍,給老子往小鬼子腰上招呼!”

楚萬裏摸摸下巴,大步就走到才張掛起來的地圖前面,底下參謀看著他的眼神,嗡的一聲就聚了過來。

在遼南大營崩潰消息傳來。參謀本部對大軍奔赴遼陽之後,有兩個想定。禁衛軍盤踞遼中,有了補給基地。糧秣都有著落,並且有進退余地。只要保住從安州到遼中的補給線,一兩個月的戰事還是能支撐的。

要是日軍主力戒備遼中方向,就集中主力向南穩紮穩打,將他們壓回遼南金州地峽一帶,做反攻旅順準備。這個想定是求穩,禁衛軍進退皆有所本。但是日軍兵力不薄,又有海上接應,這個法子曠日持久,三兩個月之內別想反攻旅順。慢慢拉鋸吧。徐一凡所謀求的回軍之後,震驚天下的政治效果難以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