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七十七章 百年回響(第3/4頁)

兒玉源太郎是唯一一個還帶著禮貌回應著伊藤的陸軍軍官,他神情也有些苦澀,仿佛在說著自己也不相信的話:“第二軍第三軍常勝不敗,前日只是為了表示帝國善意才停止進擊,現下只要發出直隸會戰的指導,兩軍必將奮勇挺進,會師於北京城下……”

伊藤博文的反駁來得又急又快:“第三軍駐足山東威海一帶,清國嵩武軍,從徐州等地抽調的武毅銘軍等部,就有數萬人,就算他們不抵抗,按照正常旅次行軍,要多長時間才能到北京?支撐他們前進的物資呢?軍火呢?陸上長達幾百公裏的補給線如何設置?不要忘記,那個在朝鮮擊敗我兩個師團的徐一凡,現在正在第二軍正面!就算第三軍能前進,第二軍呢?他們能沖破徐一凡的阻擋麽?而且這一切都建立在你們能空手搞出補給他們的軍火物資出來!清國民氣已經被那個徐一凡激發出來了,清軍也許會繼續戰敗,繼續潰退,但是他們不會投降了!戰事這樣遷延下去,你知道西方列強會有什麽舉動麽?他們會轉而支持清國,他們想要的只是快速結束這場戰事!”

兒玉無言,他知道伊藤博文說的都是事實,可是陸軍有陸軍的立場,他身為陸軍在大本營的代言人,一舉一動,都要符合陸軍的利益。帝國陸軍,早就是一頭活物了,它有著自己的意志,為了自己的存在,它甚至不惜拖著整個帝國一起殉葬,什麽大和魂,什麽尊王攘夷,在實際的利益面前,都是哄老百姓和當兵的話……明治那些重臣本來憑借著能力威望,可以壓制住還顯得稚嫩的陸海軍。但是現在這些重臣呢?死的死,被當作叛賊討平的討平,伊藤獨掌了大權,可是現在,他的威望也早已一落千丈,再也無法壓制住陸海軍了……

兒玉源太郎不說話,其他陸軍軍官卻再也忍不住,七嘴八舌的大聲開口。

“和這個國賊還有什麽好說的?”

“英美白鬼見風使舵,但是我們還可以取得其它白鬼的支持!俄國承諾給予我們支持!軍火、物資、甚至出兵!陸軍可以單獨和遠東俄軍合作!”

“兒玉閣下,和國賊已經無話可說了,陸軍和海軍合作,獨走吧!”

伊藤雙拳握緊,死死的盯著兒玉源太郎:“你們想和遠東俄軍合作?”

兒玉回避著伊藤博文目光,喃喃道:“這只是一個討論的方案……”

伊藤用盡平生之力大吼了出來:“你們想讓日本毀滅嗎?”

他的吼聲,甚至震得屋子的玻璃都嗡嗡回響!

一點又腥又熱的東西湧上了伊藤博文的喉頭,他卻用力的咽了下去。伊藤用盡最後一點自制力,讓自己坐了下去,深深的埋著頭理了一下頭發。沉悶的聲音仿佛是從他胸腔裏面擠出來的,每一個字都在快速消耗著他的生命力。

話語背後,是一種最為深沉的絕望。

“……我要單獨帷幄上奏,制止你們的獨走行為,我要提請陛下解散大本營,暫時取消陸海軍的帷幄上奏權,我是首相大臣!”

周圍一片刷的起立聲音,陸海軍軍官們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也不約而同的發出一聲冷笑。椅子被這些軍人碰得嘩啦直響,這些軍官轉身就走,馬靴還刻意的在會議室內踩出了最大的聲音。只有兒玉站在那裏,靜靜的看著伊藤博文,直到他擡起頭來。

“……閣下,陸海軍已經聯合奉請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單獨向天皇陛下行使帷幄上奏權,請陛下解散大本營幕僚機構,直領陸海軍將戰事進行下去……在您離開東京的時候,北白川宮殿下已經到東京了……”

伊藤僵在那裏,滿室不敢吭聲的文官們親眼看見這位首相大人仿佛以驚人的速度衰老下去,他臉上神色變幻,到了最後,卻變成了平靜。他摘下了自己的眼鏡,輕輕擦著鏡片,同時淡淡的道:“是山縣的主意麽?”

兒玉源太郎恭敬的行了一個軍禮:“……閣下,沒錯,是山縣閣下當初的遺命。帝國大權集於閣下之手,萬一閣下有妨害帝國和陸海軍的舉動,陸海軍將聯合行使此最後手段……閣下,請多保重。”

他輕輕的一磕馬靴,轉身大步走了出去,只留下滿室呆若木雞的文官們。

“不愧是最有政治野心的山縣呀……”伊藤低聲感慨了一句。

一切都完了,他已經失去了對局勢的掌控,不知道為什麽,這個時候更多的卻是平靜。

北白川宮不是隨便就推出來的,這位明治天皇的親弟,曾經在幕末戰爭當中被佐幕殘余當作另外一個天皇推出,號稱“東武天皇”。隨著奧羽越列藩同盟失敗,這位當時還什麽都不懂的少兒天皇被趕下台來,卻被長州藩保護住了。這個時候,這位親王代表陸海軍行使帷幄上奏權,就代表日本帝國的統治階層聯合在一起告訴明治天皇,如果明治不遂行他們的意志,那麽這位東武天皇不是沒有復位的可能!(真實歷史中,日本陸軍皇道派在進行二二六兵變的時候,也曾經有某宮親王乘火車趕赴東京,準備在皇道派支持下繼位,所謂日本天皇在日本國民和軍人當中絕對權威的神話,在利益集團的真實權位面前,也不過如此而已——奧斯卡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