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十三章 天下風雷(六)(第4/5頁)

徐一凡慷慨激昂過了,現在可覺得渾身冰冷了,寒風颼颼的。瞧著楚萬裏神色也活泛起來,知道這小子算是想通了,聰明人鉆起牛角尖來,可往往比別人厲害。目的達到,他可不想繼續站在這裏吃風,只是吩咐了一句:“你小子別給老子裝死了,打起精神來!”說罷掉頭就走。

走了幾步,他才低聲嘀咕:“你小子和李雲縱,我瞧著就是有基情,……誰是攻,誰是受?嗯,我得好好替你們想想……”

※※※

廣島,宇品港。

大清和日本之間的戰事,已經處於法律意義上的停戰狀態。不過兩國之間也都明白,再打,也打不起來啦。下面就是談判了,誰賠點,誰賺點,調停這場戰事的列強再撈點好處。甲午戰事,就已經成為歷史了。

不過日本的野心,在這西歷十九世紀之末,已經是被雨打風吹去。

宇品港這個日本進出大陸最大的軍用港口,這個時候碼頭內外,到處都是靠港的運輸船舶。大隊大隊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征清日本陸軍殘余,灰溜溜的從船上湧下。英國法國監督日本陸軍復員的代表,就和日本本地官員,對照著這些從清國撤回來的殘兵敗將。

打了敗仗的軍隊,自然士氣低落。以日本現在的財政狀況,他們當中大部分也是要復員民間的。士兵們個個面無表情,有的人臉上似乎還有放松的神態。而一個個軍官,下得船來,卻不住回頭向西而望,滿滿的都是不服氣的神色。

可是他們再不服氣,又能如何!

國運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除了這些撤回來的軍隊,碼頭還停著更多亂七八糟的船舶,這些被日本陸海軍征用的特設船舶,也全部都要復員,進行改造加裝了武器的,也全部要拆卸。碼頭似乎變成了工地,簡易吊杆到處都是,每條船上都有叮叮當當的敲打拆卸的聲音,加上人喊馬嘶,軍官發令整隊的聲音,宇品港的熱鬧,一如當初出發征清之時!只不過在有心人聽來,這些嘈雜忙亂的聲音,卻越聽越是淒涼。

伊藤博文就在宇品港一個偏僻的碼頭上,舉目望著眼前一切。他身邊隨員寥寥,陪他立在海風當中,個個都是沉默不語。

伊藤博文已經是形銷骨立,雖然又重新掌握了日本的軍政大權,可他卻再也不復當年風采!

月余以來,他既要壓服國內那些還不甘心的派別,又要操心於日本財政,這個國家已經瀕臨破產,更要和英法美俄四個中日戰事調停國往還,商談停戰談判事宜。這些忙碌,已經耗費了他絕大的精力和體力,更不用說他現在還成為全國的公敵,投降首相,賣國首相的稱號,在他頭上已經滿滿都是。不知道多少“志士”,紅了眼睛磨刀霍霍的想要行刺他。伊藤博文在這等壓力下,卻行若無事的做著他該做的一切,只是以驚人的速度消瘦下來。

海風當中,他的身形,就有如一根仿佛隨時會被吹斷的枯柴。

而他這次,又是去承受一場更大的屈辱的。

英法美俄四國聯合調停此次戰事,作為主動提出求和的一方(大清那次丟臉的投降,在徐一凡的大勝之下,被大家選擇性的無視了)。伊藤博文必須作為日本帝國政府代表前往天津,在列強的監督下,和大清帝國代表正式談判,結束這場已經實際上停止的戰事。

被他挑中的隨員,不管是軍官還是政府官員,在他的苦勸之下,終於和他一起成行。因為伊藤博文對他們說了一句話,事情還有可為!

跟隨他的隨員,都是伊藤博文多年心腹,也都選擇了最後相信伊藤博文一次。

“閣下,請上船吧。”

看著伊藤博文站在那裏臉色越來越蒼白,身後隨員,終於上前一步,低聲勸道。伊藤博文渾身一震,仿佛象是從一場噩夢當中醒來一般,緩慢的點頭:“好,上船。”

隨員攙扶著他,忍不住又問了一句:“閣下,事情真的有可為麽?”

伊藤博文淡淡一笑:“我是時日無多的人了,為什麽要騙你們?為了帝國的命運,而不是為了我,希望大家能配合我這個國賊,做最後一博吧!”

身邊隨員默然點頭,他們對伊藤博文心中丘壑,也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可誰都覺得,也不過只是略微有點機會罷了。誰也不知道,是什麽支撐著伊藤博文,讓他有著如此堅定的信念,讓他幾乎將生命當中殘存的最後一點精力,都壓榨了出來!

伊藤博文顫巍巍的走上了跳板,船上水手已經在舷梯口伸手來扶。伊藤博文卻站住了腳步,回頭看看身邊隨員:“……能不能先去江寧?我真想看看那個徐一凡啊……”

接著他就是自失的一笑:“我怎麽能去拜會他!這個時候,不能再做什麽有添他聲望的事情了……但願清國江南之地水暖花香,能消磨他的英雄意志!和他並立在東亞的天空之下,真不知道是幸,抑或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