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二十章 天下風雷(十三)(第2/6頁)

聶士成和李雲縱楚萬裏他們,是敬而不親,對袁世凱也有些那個,畢竟袁世凱在朝鮮叛進叛出,直到安州才算在徐一凡麾下修成正果。所以聶士成對袁世凱說話也隨便得很:“項城,想什麽呢?想著丟下朝鮮的事兒,大帥會不會怪罪?放心吧,兩江這麽大局面,大帥缺的就是人才,你過來,大帥再不會怪罪的。朝鮮那個窮山惡水,有馬隊和南家那些朝鮮兵瞧著就成,現在這兒,才算是大帥的根本!”

袁世凱搖搖頭:“我想的不是這個。”

聶士成左右一瞧,聲音放低了一點兒:“現在才明白過來大帥如此大的力量,到底來源是怎麽?我也才明白沒多久!南洋這些家夥富可敵國,大帥就是靠著他們起家!以前南洋也頗有籌餉委員過去,怎麽就沒借上這力量?要不怎麽說大帥是天人呢?”

袁世凱臉上神色復雜,輕輕搖頭:“……也不是,功亭,南洋再富,大清富人還少了?這力量,為什麽就能夠動員得如此有效,大清就是動員不起來?其中道理,兄弟似乎明白,卻又不甚明白……”他深深籲了口氣兒:“也只有大帥如此天人,才知道這力量之所在,才用南洋這幾家資源,就成此大事!袁某沒什麽好說的,這次趕來,也就是為大帥效死而後已。”

兩人在這裏低聲交談,李大雄回頭向聶士成招呼:“聶大人,請您下令,我們行止,全由大人安排……可以下船了吧?”

李大雄他們畢竟不是徐一凡麾下,這支船隊,號令全得聽已經因這次甲午戰事賞了子爵,提督軍門頭品頂戴,武官品級已經升到無可再升的聶士成的。聶士成對徐一凡的準老丈人也不敢怠慢——雖說李璇和徐一凡還沒正式舉行儀式過門兒,可李璇早住進了徐一凡宅子裏面!讓人不得不說洋地方出來的女孩子就是開放沒規矩。

聶士成朝李大雄笑笑,朝著後面一揮手。早有人再次拉響汽笛,三長一短,鳴聲高昂尖利,直入江天之上!

汽笛聲中,大隊大隊早就在甲板上等候的禁衛軍官兵放下跳板,整隊湧下船頭。碼頭上面的各色人等呆呆的看著,這還不算出奇。徐一凡到後這幾天,黃皮子兵背著背包整齊而動的場面江寧人早就看得習慣了。這些禁衛軍在碼頭上,隨著口令聲整隊,大頭皮靴將碼頭敲得轟然作響,所有人也都沒嚇著,只是饒有興趣的繼續看著西洋景。

要是這麽大一支船隊,只運這幾千禁衛軍抵達,那也太浪費一些了吧?

答案就在後面,禁衛軍下完,接著就是更多的人,更多的東西,從這些船上卸了下來!一群群的人,穿著新嶄嶄的棉襖,成群結隊的湧下。他們沒有禁衛軍那樣有秩序,鬧出的動靜也就更大。許多人都沒有辮子,膚色黝黑。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地人。在這些人當中,還有洋人!這些洋人夾著皮包,戴著禮帽,夾雜在這些人當中,一下來就開始指揮幹活兒。船甲板上裝有吊杆的散貨船將大包大包的貨物運了下來,更多的小工推著小車子從跳板上源源不絕的下來,仿佛那幾十條火輪船就是活物,肚子裏面裝著數不清的東西,正在次第吐將出來,要將這個碼頭塞滿!

先期下船的那些沒辮子的家夥,大聲吆喝,指揮著一隊隊的小工,等著裝卸貨物。小工一看,就是在附近招募的人,都發了新棉衣,棉衣上面還有號頭。聽著吆喝指揮,滿頭大汗的裝卸著東西。照說,這些在搶碼頭的飯碗。不同碼頭,有著不同幫會,為了這種事兒能拼出人命。可是瞧著滿碼頭這樣的人物,還有已經整隊完畢的數千禁衛軍官兵,誰敢吱上一聲兒!

這麽大一個江寧碼頭,已經變成了喧鬧的工地。數目大得難以形容的東西不斷的卸下來裝車,裝好一隊就朝外走,在更寬敞的地方集合。一包包的糧食,有的裝卸不小心摔開了,白花花的大米傾瀉出來,也沒人去收拾,只是忙著卸更多的貨物下來。大米、洋面、洋油、醬菜、煤包兒、蠟條、洋火、生絲、綢緞、面料、西洋耍貨、鍋碗瓢盆……只要你想得出來的過日子的東西,就全有!數字之大,照碼頭上的人估算,養活全江寧百姓一個月,也綽綽有余!

後面卸下來的東西越來越出奇,油布,麻氈、木料、鐵扣,四腳釘,洋灰……仿佛來人準備在江寧城蓋棚子自己住似的。說句實在話,這幾十條船上運來的東西,也夠他們蓋上一座新城的了!了不起在本地自己燒點磚頭。

貨物象大河決堤一般的朝下湧,遠遠沒到有個完的時候兒,如此多的貨物集中於一地,給人的沖擊力是驚人的。就像將一座城市,完全搬到了另外一個地方!

船上下來的小工再多,也只不過能裝其中很小一部分貨物,裝車完畢。禁衛軍在前,他們在後,就如同一條長龍一般的朝著江寧城進發。碼頭上看熱鬧的人對望一眼,當即嗡著跟過去瞧熱鬧了,有的人還穿先跑在前頭,準備先進城,這種大熱鬧大西洋鏡兒,可得好好跟親朋好友分說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