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三十五章 末世老將(上)(第3/5頁)

載瀾說著這個話題就來了精神,幹脆坐直手舞足蹈,說什麽除了刀槍不入,還有人拿著大蒲扇,扇一扇子彈鉛丸就落地。女的穿著紅衣服,一手挎籃一手小扇子,也能將子彈扇進籃子裏頭,更有提燈籠放神火的……說起來那是一套一套,額勒和布呆呆的聽著,孫毓汶幹脆閉上了眼睛,瞧著這些人生氣,犯不著。只有許景澄嗤笑了一聲,趕緊扭過臉去,載瀾說得正是起勁的時候兒,也沒留意到許景澄。

譚嗣同卻一拉劉坤一,扯著他就出了軍機處的房子,他面沉如水,吩咐蘇拉備轎,這才對著臉上已經因為徐桐載瀾荒唐言辭而變了顏色的劉坤一低聲道:“……這事情,只怕是康南海……學生和康南海算是同體,這事情怪到學生頭上,也完全應該,要不是劉老大人點醒,學生只怕就犯了大錯!我們這就去康南海那兒……”

劉坤一疑惑的看了譚嗣同一眼,譚嗣同卻是一臉的坦坦蕩蕩,到了最後,劉坤一只是跌足:“復生啊,康南海是個荒唐人!幾十年宦海沉浮,熱衷小人老頭子見得多了,要是有點本事膽色的小人,那更是可怕,你可要盯他緊一點來著!”

※※※

直隸處處起壇燒香,鬧得烏煙瘴氣的消息,自然也傳到了江寧這裏。徐一凡的消息暢通不用說了,就連天下督撫們,也多半知道了直隸的情況。

大家有志一同,都認為朝廷是慌了手腳,一著昏招接著一著昏招。所謂聖君,只怕是不大靠得住了。朝廷倒黴,自然是徐一凡的便宜。協餉督撫,現在已經有了六家,江西、安徽是不用說了,就在徐一凡的炮口之下。兩個地方都請徐大帥趕緊派禁衛軍進駐,表示了再明白不過的投靠之意,安徽巡撫是旗人聯魁,已經去職,安徽官場竟然請徐一凡派人來護理撫篆,徐一凡也給他們面子,說是轉奏朝廷,讓安徽藩台護理撫篆,投靠的人就有好處,有財大家發嘛……加上湖南巡撫,閩浙總督,廣東巡撫,兩廣總督,江南半壁,已經在掌中。報效的協餉達到八百余萬,今後說不定還有。湖北的張南皮,擺出了一副兩不相幫的架勢,竟然喊出了湖北洋務已成氣候,這是國家元氣之所在,他為國家善守此土,外界擾攘,一概不與之聞。張之洞如此態度,荊州的滿洲將軍幹脆就在任上溜逃,據說荊州的滿城,幾天內就散了一多半,大家都是人心惶惶的,靜待天下之變。

這些日子,徐一凡督署裏頭,往來的都是喜氣洋洋,誰也沒料到,轉瞬之間,就大事有望!兩江地方士紳在徐一凡頒出設咨議局的和解文告之後,也開始轉變態度。兩江有名望,有家道的士紳,已經在商量,是不是地方報效一大筆捐輸出來,至少三百萬起碼,作為進見之禮。眼瞧著要徐一凡要進行殖產興業的政策,南洋北洋那些財團又不是傻子,跑到兩江之地來白扔錢,準定是有好處,不擠進去分一杯羹,還等著什麽時候兒?兩江大多數士紳和北地不同,江南地少人稠,掛千頃牌的大地主還真不多,多是經營工商發家。現在都擺明了徐一凡重工,重商,落後一步,就等著喝粥吧!

正因為如此,唐紹儀的政務局,這些日子也覺得政務分外順手。不管是查稅還是剝離地方司法權限,地方都沒什麽掣肘的,政務局的委員派到各地,多是得到了大力配合。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徐一凡這裏局勢都是一片大好!

氣運在哪一頭,天下人大多數都覺著已經看出了端倪,無非就是看下面如何進行,到底是最後還要拼殺一場,還是面子上做得好看一點罷了。

徐一凡三四年的時間就走到此步,在江寧督署裏頭,他還不樂得大牙都要笑掉了?

其實在江寧督署裏頭,徐一凡遠遠未曾到將大牙笑掉的時候兒,他反而拿著一份電報,臉色有點難看,只是在那裏沉默不語。

簽押房裏頭,坐著張佩綸,李雲縱,楚萬裏等人。看來是徐一凡召集禁衛軍系統的人在商議什麽事情。

徐一凡好久沒有這樣臉臭得跟大便一樣了,楚萬裏這個時候都不敢開玩笑,只是規規矩矩的坐著。良久以後,徐一凡把那份電報顛來倒去的不知道看了多久,才狠狠拍了一下桌子:“他媽的宋慶這個老小子,就是一條養不熟的白眼狼!現在還是這麽一副死腦筋!”

張佩綸一笑在旁邊解勸:“大帥,宋軍門也不過是去電來通報一下情況,也沒什麽特別大不了的,何去何從,想必宋軍們心裏有數吧……”

徐一凡嘆口氣:“算了,剛才我說的那是氣話……宋慶還是個直漢子,不失質樸軍漢的本色。他從一個大頭兵給朝廷提拔到現在這個位置,算得上受恩深重,要是說投靠我就投靠我了,只怕我也要低瞧他一眼……這話別傳給聶功亭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