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五十三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一)(第3/4頁)

“可復生手裏有兵啊……逼急了,不怕他成了另一個徐一凡?”

這次變成了文廷式冷淡的尋找康有為話語裏頭的漏洞。

“兵……哈哈,道希,你找我,不就是因為我在新軍當中,還能有點用場麽?復生此次挑兵,將民壯起團完全打散,人家有三千人,他只收五百。新軍那頭,能沒有想法?這點我可以為你確保,現下復生對新軍看似控制嚴密,一旦有事,這新軍必然鼓噪,不服從他的調遣!兩頭一逼,復生還能不下台否?”

兩人目光冷冷對撞,都轉過臉去。說實在的,兩個人互相都看對方不怎麽順眼。

文廷式那自以為是的氣質,翁同龢及門大弟子的身份,光緒最為信重的地位。都讓康有為泛酸吃醋。可是這個時候,他不依靠文廷式,還能依靠誰?

對於康有為,他那尖酸勁兒,大言鉆營的勁頭,還有為了出人頭地不擇手段的行事,也讓文廷式很是瞧不上。可是要扳到譚嗣同,康有為深知譚嗣同的內情,不聯合他,也沒得其他選擇了。

站在這兩個人背後的,就是聖君光緒皇帝瘦弱的身影。

剛才兩人的話題,其實已經在二人之間商量過無數次。整個計劃是後黨和譚嗣同這兩頭,都要打下去!讓整個大清朝廷,都變成他們後黨的天下!

一頭以後黨來逼譚嗣同下台,其間當然少不了康有為拉攏新軍內部的手段。一旦帝黨鼓噪的風潮起來,而他們通過趕譚嗣同下去,抓住軍權,回頭就能進北京城,以武力壓服後黨,將他們全部趕下來!去年李鴻章進京趕光緒下台的政變,他們要原樣從來一次!慈禧要被徹底趕下台,而光緒將真正的掌握全部大權!

文廷式自信,一旦如此,清流正人盈朝,軍權在握,區區徐一凡,又何足道哉?

這個計劃,一環扣著一環。後黨和北京城百萬旗人的風潮不起來,譚嗣同就難以下台。譚嗣同不下台,軍權就不能趁亂掌握在手中。軍權不掌握在手中,就無以進北京城發動政變,就無以讓他們帝黨,掌握整個朝廷的大權!

大清衰微到了什麽地步,兩人其實心裏都清楚。再折騰這麽一趟,徐一凡會如何趁亂動作,這是不能深想的事情。譚嗣同如何在苦苦支撐,憔悴得不成人形,兩人都看在眼中。以民壯為主,未經太多操練的新軍進了北京城,會帶來多大動蕩,也是可以想見的事情。可是這一切,比起讓他們這一黨真正掌握大權,又算得了什麽?

文廷式並不說話,只是從懷裏取出一疊紙片,放在茶幾上,輕輕展平。康有為定睛一看,訝異道:“道希,你這是從哪裏來的?”

茶幾之上,那疊紙片頂頭一張,都是四恒銀號發的一萬兩一張的銀票!

文廷式輕輕道:“……這是三十萬,驗過了,真票子……”他朝南邊努努嘴:“……很大可能,是從南邊兒來的。”

康有為一下站了起來:“南邊那位,對復生就忌憚到了如此地步?”他心裏頭這個時候泛起的,卻是一股醋勁兒。徐一凡罵過他康有為,讓他沾沾自喜了好一陣子,可是現在,南邊的徐一凡,卻真金白銀拿出來三十萬兩,要買譚嗣同倒台!

“你也敢拿!怎麽接上頭的?”

文廷式淡淡一笑:“要行大事,無錢不成。可是皇上你是知道的,拿一大筆錢出來是沒指望……外朝現在在譚嗣同手裏,園子裏有錢也是老佛爺的。這些日子,我們不都是為了這個犯愁?前兩天倒是隱隱約約聽到一個風聲,說天津有人在灑錢,凡是敢放聲說譚嗣同不是的,都有津貼。我尋思著,這錢讓別人拿,不如我拿,這就去了天津一趟……猜猜我最後見著了誰?”

康有為緩緩搖頭。

“盛杏蓀……”

“他好大膽子!”

文廷式笑道:“天津城是盛杏蓀半個老家,租界裏頭一蹲,誰還動得了他?找人拉拉皮條,我們倒是見了面,我說得爽快,要復生垮台,錢不如給我!你盛宣懷敢進北京城?杏蓀也爽快,當即就掏了腰給我,說反正是買賣,給誰做不是一樣?”

康有為只覺得脊背上頭絲絲都是冷汗,再瞧瞧號稱光緒第一鐵杆心腹的文廷式,他仍然在那裏言笑自若。拿著徐一凡的錢,去倒現在北京城的中流砥柱譚嗣同。他們到底是不是在為光緒聖君出力?

這點疑惑,不過轉眼即消。管他媽的,權勢地位要緊。哪怕改朝換代,權勢地位高了,才能賣出一個更好價錢不是?哪怕光緒知道,八成也不在乎。在這聖君心目中,沒什麽比他真正拿權更重要!光緒他深信不疑,至少他們帝黨面子上也深信不疑,聖君一旦真正拿權,不要裏頭有個老佛爺掣肘,外頭有個二皇上譚嗣同包攬把持,大清如日本明治中興一樣,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