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龍首山(第2/3頁)

把紗窗狠狠一關,使勁踩著地板,往床榻走去,決定至少在這一刻,要驕傲的、絕不猶豫的把他給忘掉。於是擺著雙臂,踏著步子,僵屍般來到床邊,直挺挺的往床上一倒,一動不動……假裝自己是條死魚!

……

※※※

四月的雨季,天氣雖然連著晴了好幾天,突然的又下起了陣雨。

接下來的幾天裏,時不時的,春箋麗就會到染水河邊的宅院裏,找寧氏兄妹說話聊天。

她的理由,有的時候,顯得並不怎麽符合常理,這讓寧江與寧小夢,進一步生出戒心。

那一天的下午,寧江以殿試即將到來,需要讀書用功為由,留在住處,實際上是在著手準備盜取九龍杯之事。妹妹則與春箋麗,一同到了內城,與跟她們早已約好的鸞梅長公主,一同到朱雀坊中的四聖觀去遊玩。

這裏的四聖,指的是道家四聖,也就是“通玄真人”文子,“沖虛真人”列子、“南華真人”莊子、以及“洞玄真人”庚桑子,都是先秦時道家的有名人物,又被現在的道門扯著虎皮,尊奉為道教的四位神仙。

整個內城,被外城如同“回”字一般包圍者,而皇城,又被內城的九個街坊所環繞。

朱雀坊,位於皇城的北面,而四聖觀,又位於朱雀坊內龍首山的山腳下。

這四聖觀雖是道觀,但與在京城風頭正勁的全清派,並沒有什麽瓜葛,乃是屬於正一教的產業。

正一教,雖然這幾年,在京城也被全清派壓得有些擡不起頭,但在長河以南,卻依舊有著較大的影響力,而且因為其歷史之悠久,即便目前內鬥不休,卻也不是全清派能夠輕易相比。

只是,正一教的影響,大多都是在民間,不像全清派,從一開始就是在走上層路線。

再加上,全清派為了迎合高層的喜好,妄改道教教義,搞出所謂“集儒、道、墨三者之大成”的全清教義,不習符箓,不修黃白,儒不像儒道不像道,雖為傳統道門所不齒,但的確是深得京城達官顯貴之心。

至少在京城這一塊,全清派已經有取正一教而代之之勢。

寧小夢站在龍首山下,擡頭看去。

龍首山在內城九坊的山丘中,也算是較高的了。

扭過頭,往另一邊的遠處看去,那邊的山腳下,幾輛馬車停了下來,正卸著屏風、妝台之類的木具。在那邊指揮的男子,一身樸素,看上去只是一個普通的工頭。

他是秦川五義中的“坩坑鬼”秦坎。

在她身後,侍女打扮的秦無顏,同樣往遠處的三哥看了一眼,看著三哥讓人把那些家具,運入山腰處的一處道觀,心中想著:“老爺的計劃也實在是夠誇張的!”

“小夢!”前方的春箋麗,回過頭來,向她揮著手。

鸞梅長公主也同樣回過頭,在雨後的陽光下往她看來。

寧小夢向她們小步跑去。秦無顏跟在姑娘身後,與身為長公主帶劍侍衛的嶽銘媚,一同跟隨著入觀遊玩的三女。

小夢來自長江以南,春箋麗來自北羅之地,鸞梅長公主從小在京城長大,三個人也可以算是來自“天南地北”,聊起來時,自然有許多其他人不曾聽過的新鮮事物可以談論。

在南華真人的神像前,上了香火,三人一同往側院逛去。途中,鸞梅長公主見春箋麗與寧小夢手牽著手,俱是嬌媚,於是笑道:“箋麗你雖是來自北羅苦寒之地,但不知道你的人,一眼看到你,怕是會覺得你跟小夢一般,來自江南水鄉。”

春箋麗道:“殿下有所不知,我出身於淮水一帶,後來才隨母親去的北羅。”

鸞梅長公主道:“原來如此,我就說了,北羅的姑娘家,如何會有你這般秀美。”

春箋麗微笑道:“哪裏及得長公主殿下?”

鸞梅長公主道:“說起來,我有幾位表妹,如今也整天念著寧公子的新詞,昨晚還跑到我的府上,說要與寧公子見上幾面,簡直就恨不得以身相許了,我告訴她們馬上就要殿試了,寧公子實在是抽不出空去見她們,才把她們打發了。”

春箋麗想起這幾日自己也是天天念著寧江的新詞入睡,臉蛋微微一紅。

嶽銘媚在她們身後打趣道:“想來,寧會元在家鄉時,就已經不知有多少姑娘家悄悄喜歡著。”

“我哥?算了啦!”寧小夢說道,“我哥以前在家裏,那可是一門不出二門不邁,比大家閨秀還要大家閨秀,他說他自己是‘宅男’,意思是整天宅在家裏連門都不出的男人。”

“宅男?”鸞梅長公主笑道,“這個詞倒也新奇。”

春箋麗訝道:“像你哥哥這般的才子,往往都會呼朋喚友,流連於風月場所……”

寧小夢道:“那種地方,我哥哥從來不去的啦。記得府試剛結束的時候,很多人邀請哥哥到那種地方去玩,他去都不去,還有很多媒婆上門提親,他連看都不看就給推了。唔,記得有整整兩個月,他除了幫我去買新的抹胸兒,連門都沒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