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潛龍出淵:布局!(第2/3頁)

此時,莫說是那些道士、武者、儒道崩潰後開始於亂世之中練武防身甚至追求仙道的讀書人,就連蠻族的勇士、西嶺的苗巫,也一個個的,辛辛苦苦地偷偷抱著那一本本九陰真解,晝夜啃讀,廢寢忘食。

到現在,可以說,九陰真經和那些真解,遠比儒家的那些經典要熱門了不知多少。

更何況,絕大多數人,研讀四書五經,不過是為了應付科舉。攻讀九陰真經,卻是為了提升他們自身的實力,一個是被動,一個是主動,完全無法相比。

然而,唯有皇甫霖這等真正的有識之士,才能夠明白,這些書所包含的一些,與儒家禮法截然不同的理念,正在藉著天下人對九陰真經的狂熱,深遠的影響著世人。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國之將亡,匹夫有責!百姓才是國家之主人……如果將九陰真經裏的諸多理念,籠統的歸結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最與其相似的,大約是孟子的“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

就是因為這句“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孟子》雖然也是儒家經典,但早就已經被排除在科舉之外。

但是皇甫霖更是知曉,九陰真經中所包含的,關於天下的理念,實際上比這句“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還更加可怕,那是一種,現在雖然還只是潛移默化,卻足以在將來改變整個華夏之未來的、不可思議的理念。

而在那一本本九陰真解裏,還藏著諸多猶如“華入夷則夷、夷入華則華”,以及“狄夷之有君,不如華夏之無”等華夷之辯,看似與儒家的一些見解相同。然而,皇甫霖清楚的知曉,這其中絕對性的不同。

只因為,這些九陰真解中所倡導的,乃是“尊華攘夷”,而絕非儒家所尊崇的“尊王攘夷”,甚至可以說,在其暗藏的一整套理論中……“王”是什麽?

此外,就是九陰真經中所倡導的,“天欲化物”四字所引申出來的“化學”,此刻,還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它將會對這一整個世界所帶來的改變。唯有皇甫霖已是知曉,“化學”的第一步應用即將到來,而它將會帶給這一整個戰場,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變化。

看著擺放在自己面前的沙盤,聽著福員外手舞足蹈的、興奮的解說,注視著沙盤上的一枚棋子,皇甫霖心想,王……究竟是什麽?

※※※

同一時間,嶺海東南方的一隅,龍虎山正一教執法真人張據池、與伍柳仙宗宗主伍重正坐在亭子裏悠閑的喝著茶。

伍重拂須道:“小女與貴教天師,兩個人都已不算小了,看他們兩人,頗為情投意合,定下一個好日子,也差不多可以完婚了。”

張據池道:“關於這事,我也曾問過敝教天師的意見,他告訴我說,他與令嬡雖然彼此鐘情,但兩人一致認為,如今國難當頭,華夏危機,長河以北盡入蠻夷之手,南方也在蠻軍的入侵下,盡皆淪陷。國猶不存,何以為家?是以,他們打算先放下兒女之事,投身於抗蠻大業,其它事容後再說。”

伍重頭疼的道:“唉,這話一聽就知道是小女決定下來的,這丫頭,也是伍某管教不嚴,一個女兒家,教的跟男兒一般。”

張據池笑道:“令嬡巾幗不讓須眉,正是伍宗主教育有方。我等江湖中人,縱是女兒家,原也不同於那些一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

伍重道:“但是抗蠻,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難道他們的婚事,就這般一直拖延下去不成?”

張據池道:“關於這個,貧道自知難以說服他們,幹脆便派人前去請教盟主,打算讓盟主來說服他們。後來,盟主給他們寫了一封信,說是願在將蠻軍逐出江南後,親自為他們兩人主持婚事。他們兩人大喜過望,都已同意下來,只是伍宗主你這些日子,在嶺海這一邊主持,令嬡藏身於越嶺之間,沒能有時間告知於你罷了。”

伍重呵呵的道:“原來如此,呵呵,既有寧盟主為他們做主,也就不怕他們拖延。只是寧盟主貴人事多,這點小事,還要勞煩於他,實是讓人過意不去。”

兩人相視一笑,就在這時,一名武者前來稟道:“真人,宗主,一切準備妥當,請兩位上船。”

兩人紛紛起身,伍重道:“養兵千日,終於用兵一時。”

兩人往前踏步而去,在他們的前方,是平鋪而開的碼頭。再前方,千艘戰船,一字排開,船上,是隊列分明的兵甲。這些兵士,盔甲鮮明,士氣正旺。一面面旗幟在船頭迎風招展,戰旗舞動,兵戈閃耀。

在海岸上,則匯聚著密密麻麻的人,他們是從五湖四海匯集而來的木匠、工匠、偃師、墨者,此刻,眼看著他們這些日子加班加點,所造出的成果,即將派上用場,每一個人都是豪氣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