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長洲

從龍山吹來的夜風,帶著一絲絲山中的涼意,驅散了暮夏時節的酷熱。

二百府兵以驛站為中心,在方圓十裏內搜了一個遍,卻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人。

“青之,發生了什麽事?”

留守在驛站裏的楊思勖聞訊趕來,就看到楊守文手裏拿著一支箭,站在門廊上。

楊守文沉聲道:“剛才我睡覺的時候,有人向我屋中射了一箭。”

“什麽?”

楊思勖大吃一驚,眼中露出凝重之色。

“是什麽人,如此大膽?”

楊守文搖搖頭,輕聲道:“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感覺得出來,對方似乎並無惡意。”

“哦?”

“楊寺人,請隨我來。”

楊守文說著話,轉身回到了客房裏。

楊思勖緊跟在楊守文身後走進房間,不過在他進房之後,卻把兩個小太監留在了外面。

“你看,這支箭射中了床欄。”

楊守文伸手,指著床頭的木欄杆上,那上面有一個清晰可見的箭痕。

“如果對方是沖我來的,大可以把箭射在床上。我相信,一個敢來行刺的刺客,箭術就算再差,也不至於……”說著話,楊守文指了指床欄上的箭痕道:“這說明對方並不想射殺我,其真實的目的,只是想給我一個警告,或者說想提醒我什麽。”

“提醒什麽?”

楊思勖沒有駁斥楊守文的分析,反而饒有興趣的看著楊守文問道。

“呂先生。”

一直跟在楊守文身後的呂程志走上前,遞給了楊思勖一張紙條,“這是對方射來的箭書。”

所謂箭書,其實就是把書信纏在箭竿上,射給收信方。

楊思勖接過了箭書,詫異向楊守文看去。

卻見楊守文朝他點了點頭,於是把箭書打開來,就著屋中的燭光看去,見那箭書上只寫了兩個字:泰伯。

字體非常漂亮,帶著一種飄然若仙的韻味。

楊思勖看完了之後,不禁也露出了愕然之色,扭頭向楊守文看去。

“泰伯,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當時周國首領古公亶父欲傳位三子季歷,但是季歷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叫做泰伯,一個叫做仲雍。泰伯和仲雍得知消息後,為了不讓古公亶父難做,於是兩人攜手出逃荊蠻,建立了吳國,也是吳國的始祖。”

呂程志忙向楊思勖解釋這泰伯的含義。

楊思勖道:“呂先生,咱家知道泰伯是何許人也。”

“啊?”

“我是想問,這箭書上的泰伯二字,是什麽意思?”

“這也是我找楊寺人來的原因。”

楊守文朝呂程志點點頭,呂程志立刻躬身退出了房間。

屋子裏,只剩下楊守文和楊思勖兩人。

“楊寺人,我姓楊,你也姓楊。雖然說咱們不是同宗,可俗話說得好,一筆寫不出來兩個‘楊’字。而且,你是姑姑派來的人,我自然會把你視作自己人。”

這一句話,可說的楊思勖激動起來。

他連忙道:“蒙征事郎看重,不嫌棄咱家是個廢人,咱心裏感激的很。

此次出行前,上官姑娘曾對奴婢吩咐過,要我聽從征事郎的差遣。征事郎若有吩咐,只管說就是。咱家只要能做到,絕不會有推辭。”

這閹人,其實最重顏面。

他們本身是五體不全,以至於被許多人嘲笑。

不少人表面上敬重,可私下裏難免會看不起他們。而楊守文對楊思勖,卻一直很客氣,也讓楊思勖非常感動。如今,楊守文更以姓氏拉近兩人的關系,也讓楊思勖感到惶恐。

楊守文的‘楊’代表著什麽?

那是弘農楊氏的楊,是關中豪族。

哪怕楊守文已經被楊氏逐出,可是在楊思勖看來,楊守文始終都是四知堂的子弟。世家豪門最終血統,也正是這種血統論,使得貴胄子弟在普通人眼中,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

楊守文擺擺手,輕聲道:“楊寺人,這裏沒有外人。

這箭書裏的泰伯,我想應該是指泰伯祠。當年泰伯建立了吳國,乃至於漢代時期,江南各地開始興建泰伯祠。剛才我和呂先生還在討論,箭書上的泰伯祠是哪裏的泰伯祠。呂先生以為,它很可能是指坐落於蘇州的泰伯祠。不過,蘇州共有五座縣城。常熟、華亭、吳縣、長洲和嘉興……據我所知,這五座縣城裏都有泰伯祠,所以我想要請教楊寺人,你以為箭書上的泰伯祠,坐落於哪個縣城?”

“這個……”

楊思勖沒想到,楊守文找他來居然是詢問這件事情。

他眉頭顰蹙,沉吟良久之後,輕聲說道:“常熟、嘉興,一南一北,可以不必考慮。華亭坐落於昆山東南,應該沒有太大關系。咱們此次南下的目的地,是蘇州;咱們的任務,除了要找到元文都的那筆寶藏之外,還有就是要找出殺死王元楷的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