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官?匪?

“青之,情況不妙。”

八角山上,明秀率先發現了山下的異動。

此前,山下匪人一直隱藏在夜色中,並沒有真個暴露行蹤。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明秀發現那些匪人在山下燃起了篝火,驅散了黑暗,把自己完全暴露了出來。

大約有幾百人吧,手持刀槍。

兩側騎軍呼應,正中間是步卒列陣。

只看這些人的裝備,明秀就激靈一個寒蟬,心中頓時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楊守文連忙上前,順著明秀手指的方向看去。

他眉頭一蹙,也感覺到了匪人的不正常,原本一直提著的心,一下子到了嗓子眼。

“他們在做什麽?”

呂程志面色凝重,沉聲道:“賊人這是要強攻了。”

“什麽?”

楊守文愣了一下,疑惑看向呂程志。

他和明秀都是那種聰明的人,但是在某些方面,的確是比不上呂程志。

畢竟那比他們大很多,而且又有過做縣令的經驗,曾主持過昌平抗擊契丹之戰。

所以,呂程志能看出端倪,但是楊守文和明秀的反應明顯要慢一拍。

呂程志道:“阿郎,咱們都看走眼了。

這些人怕不是匪人,而是官軍假扮……你看他們的裝備,又豈是等閑賊人能夠持有?還有,這裏地處汴州和鄭州之交,已經靠近京畿。如果有這麽一夥賊人出沒,官府豈能沒有覺察?這是京畿重地,官府難道就不怕驚動了神都的聖人?”

楊守文和明秀面面相覷,張九齡則臉色陰沉。

他是個心懷壯烈的熱血青年,從嶺南來,是希望能夠出人頭地,建立一番功業。

可現在……

張九齡突然意識到,他想的太簡單了!

朝堂上的爭紛,絕不是他想像中的那麽平靜。暗地裏暗流激湧,可謂是殺人不見血。

“官軍,會這麽大膽嗎?”

張九齡忍不住問道:“難道他們就不怕被朝廷追查?”

“那也要看後面的人是誰……如果對方來頭很大,官軍又怎敢不從?

怪不得我們點燃烽火後他們絲毫不驚慌,而浚儀方面,甚至一點動靜都沒有……現在他們要動手,可能是已經看出了我們的意圖。他們也知道不能僵持下去。天一亮,他們將無所遁跡,到時候就算是他們身後的人想要護持,也護持不得。”

明秀聽了呂程志這番話,不由得深吸一口氣。

他突然對楊守文道:“青之,你欠我一個人情。”

“啊?”

“本以為跟你來能輕松一些,可現在看來……你這家夥的麻煩,似乎比我想象的還多。”

說完,他一招手,厲聲道:“明禮,傳我命令,準備迎戰。”

明秀這一番話,等於是表明了他的態度。

這也讓楊守文的目光變得柔和許多,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後世曾有一句話,叫做‘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有漢之時,人們重諾言而輕性命;但是到了隋唐時期,已經有些‘利字當頭’的意思在裏面。

所以,後人對華夏歷史曾有一個階段性的劃分。

由王道而霸道,自三國開始,經五胡亂華之後,禮樂崩壞。後來雖又重建禮樂,但是與漢時的禮樂已經有所不同。不過,楊守文很高興,他並沒有看錯明秀。

“子壽,若情況不妙時,你見機行事,能走就走。”

楊守文說著話,從槍囊中取出大槍。

張九齡勃然大怒,“楊君這是什麽話,難道張九齡是那種貪生怕死之人嗎?”

說著話,他一招手,身後兩個壯漢便走過來。

“張大、張二,你們從現在開始,聽從楊君調遣。”

楊守文正要勸說,忽聽山下,傳來了號角聲。

一騎飛馳而來,沖到了半山腰,厲聲道:“楊守文,再問你一遍,可願投降?”

楊守文冷笑,探手抄起一張弓,彎弓搭箭,對準了那馬上的騎士,厲聲道:“廢話忒多,爾等要戰便戰,藏頭縮尾算什麽好漢?”

話音未落,那利箭離弦。

楊守文的箭術是得阿布思吉達所授,後來遇到薛訥和薛楚玉的時候,也曾得到過指點。

那薛家射術,可謂天下無雙。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雖然是一個傳說,可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他那箭術何等高明。

楊守文這一箭,快若閃電。

那馬上騎士甚至未能做出反應,就聽一聲慘叫,便被射落馬下。

霎時間,山上傳來一連串的喝彩聲。

山下的青年將軍臉色一變,心中暗自叫苦。

本以為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沒想到……這件事恐怕不會善了,就算殺了楊守文,結果也會非常嚴重。他現在開始有些後悔了,為什麽要聽從別人的蠱惑?這楊守文如此剛烈,恐怕那些人從一開始,就想著要害他性命。這件事,必須要設法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