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山校場(第2/2頁)

“若是昨日,我可能會有些顧慮。”

楊守文沉聲道:“不過現在用了韋先生的藥,感覺身體至少可以恢復了八成。

這武科又不是那麽復雜,不需要耗費太多心神。拼一把,我想應該能夠奪魁吧。”

比之殺死孫思觀的那天晚上,楊守文還未達到巔峰狀態。

可即便如此,他也是自信滿滿。

除非遇到楊茉莉這樣的怪胎,普通的對手,他都有信心取勝。

武則天設立武科,主要是為了彌補武周革命以來,那些折損在外的將領。她執政以來,可謂是遇到了許多波折,更發生過很多叛亂。死在她手中的猛將不計其數,而那些元勛之後,又大多不是真心為她效力,所以才有了這武舉的開設。

一方面是為了補充人才,另一方面,武則天也希望能夠借此扭轉她數次對外戰事失敗的影響。

由於這武科還處於嘗試的階段,考試的內容也就相對簡單許多。

這個時期的武舉,沒有後來的‘副之策略’,應試舉子也不需要被考問兵法,更不用進行筆試。唐代的武科,以技藝為主,重點是搏殺的技能,而並不注重謀略。

也正是因為這樣,武舉雖然也有武狀元的叫法,可實際上地位並不是很高。

參與者大多是一群目不識丁的武夫,想要在朝堂上站穩腳跟,絕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所以,首科武狀元員半千在考中武狀元後,拼命想要向文人發展。

而二科武魁孫思觀,更是因為種種原因,遭受到了武承嗣的迫害,最終成為武三思門下的鷹犬。相比之下,三科武狀元張仁亶的發展可能最好,因為他選擇了軍功起家,幾乎一直都在邊塞,而不是混跡於京師。亦或者說,他運氣很好。

如果沒有當年孫萬榮李盡忠的造反,可能張仁亶也就沒了成長的機會……

可即便如此,毫無背景,貧民起家的張仁亶仍舊是步履維艱。許多時候他出於公心而獻上的奏疏,最終都會被朝堂上的官員們反對,很少能夠完整的推行。

所以,武狀元聽上去很美好,實際上沒太大用處。

大家爭奪武狀元,更多是為了尋求一個能夠在朝堂上露面的機會。所以,從這一點而言,如果不是因為李過的事情,楊守文打死也不會參加這勞什子的武舉。

唐代的武科,內容簡單,分為舉重、騎射、步射、馬槍四項內容。

舉重以三百斤為合格線,分為三百五,四百,四百五和五百幾個等級。大刀五百則為優秀。

在過了舉重一關後,便是射術。

射術分為騎射與步射兩種,其中騎射九中三,步射九中五,而後兩者相加,進行評判。至於馬槍考試,就是馬戰。雙方以布巾包裹槍頭,沾上石灰然後進行搏殺。

搏殺分為三輪,最後以雙方身上的石灰點多少來判定勝負。

若三場考試都能過關奪魁,就是今科武魁……

這三輪考試內容,楊守文都不是很擔心。

所以他顯得很放松,隨著隊伍一路行來,遠遠就看到那夜幕之中,那燈火通明的西山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