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第2/2頁)

不行,我要進宮,找祖母說一說。”

嚇得李仙蕙連忙拽住了李裹兒,“裹兒,你別胡鬧。”

“我哪有胡鬧?”

“這些消息,恐怕是祖母命人傳出,為的是減少坊間對楊守文的討論。

你現在跑過去一鬧,弄不好會激怒了祖母,到時候那楊守文,也就更加危險了。”

“可是,這麽久了,祖母到底是什麽意思?”

武則天究竟是怎麽想的?誰也不清楚。

按道理說,如果她生氣,應該早就殺了楊守文才對;如果她沒有生氣,至少也會提起由頭。可現在呢?武則天對楊守文不聞不問,就好像把他給忘記了一樣。

她這心裏的盤算,又豈是李仙蕙等人能夠明白?

不過,在當晚,李裹兒終於收到了楊守文的回信。

武延基正在和朋友吃酒,聽到消息後,便急急忙忙趕來郡主府,為李裹兒出謀劃策。

“這是什麽?”

武延基拿著一摞文稿,感覺有些發懵。

李仙蕙苦笑道:“這是楊守文的回復……這一連幾日不見動靜,沒想到他卻寫了半部戲文出來。”

戲曲,這個名詞最早是出現於宋代。

不過,早在原始社會,伴隨著原始歌舞的發展,衍生出了社火、儺戲等藝術形式。不過這時期的歌舞戲曲,大都是以娛神為主,只是後世‘戲曲’的雛形。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娛神的歌舞逐漸演變為娛人的歌舞。

在漢魏到唐代的數百年事件中,更先後湧現出‘百戲’、‘參軍戲’和以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形式,使得戲曲藝術進一步發展。而教坊這類機構的出現,伴隨著樂府的發展,以及詩歌聲律和敘事詩的成熟,到了武周時期,戲曲已經完成了其萌芽階段的成長,開始正式進入形成期,並且發展很迅猛。

“打金枝?”

武延基饒有興趣的念叨,興致勃勃往下看去。

這是一篇戲文,講的是漢朝時期,王莽篡位,漢光武帝揭竿而起。當時漢光武帝手下有一員大將,就是伏波將軍馬援。他追隨劉秀立下赫赫戰功,更在建武十八年,一舉平定了嶺南交趾人的叛亂,班師回朝。漢光武帝劉秀很高興,於是讓女兒嫁給了伏波將軍馬援的兒子馬客卿,和馬援結為親家,馬家聲勢無二。

以上這些,是戲文的背景。

馬客卿歷史上的確是馬援的兒子,不過早夭,並無記載。

接下來,便是戲文的正文。

公主和馬客卿成親之後,依仗著她公主的身份,處處管束制約馬客卿。

有的時候,她並非是故意刁難。可身邊的人會煽風點火,她身為公主,有時候不免有些驕橫。馬客卿雖然不滿,可是面對公主的身份,也無可奈何,忍氣吞聲。

馬援大壽,公主前來拜壽。

可她身邊的人卻說,你是公主,怎能低三下四?

於是,在拜壽的時候,公主沒有下跪,惹來馬客卿的不滿,於是和公主評理。

兩人爭執不下,馬客卿一怒就打了公主一巴掌。

這一巴掌,卻惹了大禍。公主自覺是受了委屈,於是跑回宮中,向劉秀和陰麗華哭訴委屈。而馬援在得知馬客卿打了公主之後,也嚇得不得了,把他綁入宮中……

故事,到這裏結束了。

楊守文這個打金枝的戲文,實際上就是後世所流傳的《打金枝》。

但由於郭子儀和郭暖都還沒有出現,楊守文更不敢引用唐代的那些公主和駙馬,於是就用漢光武帝劉秀取代了唐代宗,讓伏波將軍馬援,代替了汾陽王郭子儀。

武延基看得如醉如癡,等發現戲文沒有結尾的時候,頓時急了!

“郡主,下面呢?下面呢?”

李仙蕙看著他那猴急的模樣,忍不住捂著嘴笑了。

事實上,剛才她看完了這戲文之後,比武延基差不了多少,更對楊守文是破口大罵。

這家夥,實在是太缺德了!

“郡馬,請你來是想讓你看看,這楊守文到底什麽意思?”

聽了李仙蕙的話,武延基沉默了。

那戲文中的故事,他似曾相識。

馬客卿迎娶了劉秀的女兒,處處謹慎小心。而他,不同樣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