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論

李石岑

題解

文章從缺陷談起,舉例說明了缺陷造就了世界上的一切,因為缺陷世界才不斷發展。缺陷更能造就天才,缺陷是科學的起源。為缺陷思索補救的方法,這正是科學所要解決的問題。而科學可以產生文明,文明當中又必然存在缺陷,這樣的關系體現出了缺陷的價值。文章結構嚴謹,舉例生動,論證絲絲入扣。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缺陷產生的,若是沒有缺陷,不僅變成一種死的世界、單調的世界、無玩味價值的世界,並且世界早已毀滅。我們現世間所以感覺著有興趣、有意義,完全是出於缺陷的恩賜。

一個赴跳舞會的妙齡女郎,特地在她可愛的帶微笑的臉上做一點黑子,名之曰美人的靨子,更顯出十二分的艷麗。悲劇當中夾了一些喜劇的分子,更顯得那調子強而有力。在變幻莫測的世間,這種相反相成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

近百年間的天才,大抵是帶有缺陷的;至少可以分成三種:生理的、病理的和心理的。生理上的缺陷最顯著的是生而聾盲,其次是顏面或頭蓋的左右發育不平均,或耳形不完全,或兩目斜視,或門齒臼齒不整:凡此種種,皆屬身體上的不具者。但既為身體上的不具者,同時即為精神上的不具者。然在此時身體上得為偏頗之發達,如盲人則聽覺發達,聾人則視覺發達。於是身體上的不具者,在身體別一方面言之,則亦為身體上的健全發育者;同時在精神之別一方面言之,則亦為精神上的健全發育者。因此言動思慮,自迥異於常人。病理上的缺陷,乃由於視神經或聽神經或其他官能所受到的刺激太強烈,以致釀成一種病的現象。此種現象在文藝方面的人們中特為顯著。所以有一部分學者說近代的作家都是高等變質者。因為他們的神經作用,全呈病的狀態,可以說是介於常人與狂人之間的一種病的狀態。他們因為所受的刺激與常人不同,所以觀察亦與常人迥異。心理上的缺陷雖與生理病理有關系,但它自成一種輪廓。此種缺陷的特征為情緒變動或意志薄弱:容易笑,容易哭,容易發怒,容易發嘆:偶然受了環境的壓迫,即流於消沉,或陷於恐怖,或走入懷疑,或傾於幻想,或流於神秘。這些不健全的征候,固然使我們感著奇特,但這種人的感覺確實比平常人銳敏,感情也比平常人真實,且能揭去因襲之網,而闖入藝術之宮,在一般蟻附蜂趨的蚩蚩之氓,又哪能領取此中妙諦?總之,無論在生理上、病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的人,確實比平常人另有一種獨特的境界。

由上述各種事例,我們知道缺陷可以產生美人,缺陷可以產生天才,但缺陷最大的妙用是它能產生一切的藝術和科學。現在依次論之。

缺陷所在的處所,必定惹起多方面的注意,或厭惡,或同情,就引出一個沖突的、活躍的、有玩味價值的世界來,這裏面就有藝術。將這同情和厭惡的兩面的沖突,徹上徹下,描寫出來,就成戲曲,就成小說。由這沖突所發出來的悲嘆,就成詩歌,就成音樂。日人廚川白村謂藝術是苦悶的象征,其實也就是說藝術是缺陷的象征。藝術最重大的使命是表現生命,是表現有了缺陷的生命。藝術的二大作用是創作與鑒賞,前者注重解放作用,後者注重喚起作用;作用雖不同,而所以表現生命則一。就創作方面說,人類一方面要做社會的存在物,一方面又要做道德的存在物;結果,把人類壓迫羈勒,致令內部生命發生缺陷,遂釀成人間苦惱。這時候只有藝術的創作可以解放內部燃燒的生命,擺脫外界一切的壓迫羈勒。然則所謂創作便是解放生命,便是奪回生命,便是戰。無論立在生命的陣頭的喊聲,或觸著生命的暗礁的哭聲,或唱著生命的凱歌的歡呼聲,都是一種創作的藝術。就鑒賞方面說,已經有了缺陷的生命,就要設法用象征即作品中所表現的事象的刺激力、暗示力,使他發見自己的生活內容,使他覺悟原來的生命是沒有缺陷的,這就是所謂生命的共鳴共感。所以鑒賞的最大作用是一種喚起作用。總之,創作與鑒賞都是由想象上救濟有了缺陷的生命,這就是所謂藝術。藝術和科學的不同點,便是一個由想象上救濟缺陷,一個由事實上救濟缺陷,一個用直觀的方法,一個用知的方法。現在再論科學。

缺陷所在的處所,就有研究的價值,這便是科學的起源。研究缺陷的來源而思所以補救,這便是科學的效用。使缺陷的世界變成一個減少缺陷的世界,這便是科學的價值。為補救身體上之缺陷,便有各種病理學、醫學、解剖學、細菌學等等;為補救精神上之缺陷,便有各種精神分析學、變態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等,為補救社會上之缺陷,便有各種法律學、監獄學、警察學等等。你看,哪一種科學不是為救濟缺陷而發生的。幾乎可以說世間沒有缺陷,一切的科學都可廢滅。我們並不希罕科學是一個不可廢滅的東西;我們是因為由缺陷產生科學,可以給我們一個有奮鬥價值的世界、有創造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