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2頁)

原因無他,Guerlain是奢侈品牌裏第一個向她拋來橄欖枝的。

嬌蘭起源於法國,由同名設計師命名,距今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專門拍一部紀錄片來講述都不為過,在香水領域它排第二的話,沒人敢爭第一。

《香水裝逼指南》開篇便說:“這個圈子裏存在明顯的鄙視鏈,具體可歸納為,用老香的鄙視用新香的,用沙龍的鄙視用商業的,用小眾的鄙視用大眾的,最好的還是私人訂制的。”

而嬌蘭是個異類,哪怕名下的新系列產品,也為挑剔的香水界裝逼人士所鐘愛。

為何這家這麽受歡迎?

除了自身優秀的品質,便不得不分析一下消費者的購買動機。

香水和口紅一樣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卻是花最少的錢就能接觸的奢侈小物,用幾百上千塊買來一個“我是上流社會”的美好感覺,再劃算不過。

適當裝逼有益身心健康,而嬌蘭光從名字就滿足了消費者的這項心理需求。

雖然都是商業香水,聽聽其他商業香的命名,什麽“綠茶柑橘”、“大吉嶺茶”、“湖泊薰衣草”……讓人看一眼就能腦補出氣味,毫無內涵可言。

反觀嬌蘭,有“一千零一夜”、“午夜飛行”、“輪回”,還有李公子最愛的“滿堂紅”,僅僅聽名字都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這種不明覺厲,俗稱逼格。

設計師還會淡淡的補充一句“這款香水的靈感來源於我的朋友安托萬所寫的《小王子》,獻給具有冒險精神的女性”,比普通設計師高到不知哪裏去了。

感情豐富脆弱一點的文青,光是看見名字都能腦補出一出如夢似幻的童話,只能奉上錢包。

試想,在一次香水愛好者聚會時,自認為只用沙龍香就高人一等的新手Ber看見大神Ber包裏露出的嬌蘭logo,語帶挑釁:“沒想到你也會用這種商業香。”

而大神Ber已然開始45度角仰望天空,話未開口,先有兩行清淚流下:“談不上喜歡,只是設計師的故事讓我有些共鳴罷了。”

這廂的大神Ber還在淚流滿面,那邊的新手Ber已經沒臉見人了。

……

而唐湖這次要拍的廣告,雖然不是嬌蘭小黑裙這樣經久不衰的系列香,但也是品牌方重點的宣傳項目。

系列名叫做“白夜漫歌”,符合設計師一貫讓人腦補不出氣味的命名原則,是款東方花香調的淡香水。

唐湖之前沒用過這款香水,於是先去買了一瓶正裝版本的,不管喜不喜歡,總得研究透了才能跟品牌方保持良好關系。

“白夜漫歌”的香水瓶身呈現由白到黑的漸變色,表面撒了一層閃爍的銀粉,體現星星月亮的元素,對著光源轉動瓶身,還能看到一個踮著腳走路的小人。

唐湖對著包裝瓶腦補了半天,也沒腦補出來能把自己感動哭的故事,決定先聞聞氣味。

她按下噴霧鈕,在手腕上輕輕噴了兩下,待酒精揮發掉後呼吸一口:‘……味道真好聞。’

‘宿主別騙人,你剛才聞到以後心裏明明想的是這玩意兒怎麽跟我家裏的花露水一個味道,然後露出了濃濃的失望情緒。’

‘瞎說大實話是會被我打死的,哪怕我再沒常識,也該知道應該是我買的花露水模仿了大牌香水的味道。’

人類史上最漫長的戰爭,當屬裝逼人士和反裝逼人士的拉鋸戰。

反裝逼人士凡事從接地氣的角度考慮,認為香水的作用還比不上地鐵裏的一個韭菜盒子,哪怕細細去嗅,也只能得出“這東西怎麽跟我用的洗發水/花露水一個味道”的結論。

然而事實上,不是花露水有大牌香水的味道,而是大牌香水做出某些成品引領潮流,一些洗護品牌再模仿而為之。

好比每年的四大時裝秀結束,淘寶店主都會推陳出新,扒出點明年的流行元素當做獨家設計,但總不能指著淘寶爆款說“這衣服怎麽長得像香奈兒高定秀的那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