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文府城

“這……,娘,這事兒您看著辦,您做主就是了。”黃從河撓了撓自己的腦袋後道。

望向黃李氏一副你做主就是了。

黃李氏一一的朝自己兩個兒媳望去後。

見她們都低下頭,明擺著讓自己做主的樣子。

黃李氏見此,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老大聰明是個有主意的,性子隨了自己,老二老實憨厚,性子卻是隨了老頭子。

兩個兒媳都是老實本份的,看來是指望不上了。

“阿奶,娘,爺爺和爹爹除說和我們說在左北城匯合之外,萬一途中出了什麽意外的話,要我們怎麽辦沒有,或者,爹爹和爺爺兩人有沒有說過什麽特別的話和喜歡的地方。“黃亦雲見黃李氏朝自己望來後,黃亦雲想了想後道。

地圖上繪畫的六座城池,廣雲府、千同府、雲華府這三座城池已經發生了旱澇,不用考慮回去。

剩下的文府城、流清城、玄風城三城考慮之間。

玄風城夏短東長,只有夏冬兩季季節,冬日寒冷不說,還刮著大風,天氣惡劣不適宜定居。

流清城地處沙漠之地,農地大多是旱地,風雨天氣不定,比起玄風城好上些許。

至於文府城介於南北之間,旱地水田皆有,除了冬天稍冷之外,夏季雨水較多,也適宜水田播種,所以,在文府城定居下來,是黃亦雲的首選。

只是,黃家重大的事情都是黃李氏拍板做主定下來的,自己等人只有提出意見建議罷了。

雖然自己覺得文府城最好,萬一阿奶問起來為什麽最好,難不成說自己認識地圖之上的字,說其他兩城怎麽怎麽樣不好,文府城怎麽樣怎麽樣比其他兩城好的。

在原身的記憶裏面,黃亦雲是從小不識字的。

“老大家的,有什麽話就直說。”黃李氏見黃劉氏有些遲疑後道。

“娘,您記得您病了一段時間,那段時間喜歡喝粥嗎?只是細米太貴了,咱家沒有水田,又不富裕,從江還是咬牙買了兩斤細米給娘熬粥喝。

從江雖然心疼錢,但是更心疼娘,從江說,以後等他賺錢了,天天買細米給咱家熬粥做飯吃,從江還說過,要是我們在文府城就好了。

他說文府城介於南北之間,物產頗為豐富,天氣適宜,而且有水田,兒媳在從江的語氣之中,聽得出他向往文府城的。”黃劉氏遲疑了片刻後道。

“那既然如此,就定於文府城,吃完早食,我們就出發,越快越好。”黃李氏一聽後,沉吟了片刻,隨即拍板決定道。

等黃家吃完早食之後,立馬推著東西就往文府城的方向趕去。

黃李氏也尋思著趕往文府城,以他們自家有兩輛獨木車作為代步,又沒有小的拖累腳程,黃李氏琢磨著怕是也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夠趕到文府城的。

這一路之上,無法尋找糧食儲存起來過冬,黃李氏為了減少消耗自己存儲的糧食,每日路途之上,都是摘些野菜,熬糊糊湯喝。

偶爾取出一些自家準備好的糧食,改善生活。

只是,就在黃家離開左北城的那天,下午難民便發生了暴動,難民們直接撞開了文府城的城門,進入城內後,碰到吃喝的就搶,那日文府城內踩踏至死,甚至是官兵鎮壓致死了不少難民。

而黃家對此事一無所知,慢慢的趕往文府城而去。

原本黃亦雲還以為至少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夠趕往到文府城,他們一家之花了一個月半的時間,就趕到了文府城了,這大大的出乎黃亦雲的意料之外。

只是,黃亦雲望向弟妹們,這幾個月來風餐露宿,加上吃喝也跟不上,原本還在冬日裏養出肉兒來了,在這三個月風餐露宿之中,直接打回原形了。

一個個又是瘦巴巴,頭大身小,突出的眼睛大的嚇人,身子跟麻杆似得,像是一陣風就能夠吹跑。

文府城外也有不少難民逃來此城,想要在文府城定居,只是來文府城的難民比起之前的左北城要好上不要太多。

雖然城門口依舊還是有人搭建了茅草棚子居住,但是不會顯得特別的淩亂,並且,此刻文府城城門還有人施粥布藥。

難民們一個個排隊領粥喝。

“阿奶,娘,有人施粥,我們去排隊了。”五妹這個吃貨,一看到有人施粥,口水不自覺的咽了咽,還快速的從獨木車上,把碗給找出來,直接朝施粥排隊的地方跑去。

“慢點,小心別摔著了。”

“大姐,你們也去吧!”二妹也道。

“好,都去。”這段時間的風餐露宿,吃不好,睡不好,有熱乎乎的粥喝,怎麽不讓黃家姐弟興奮的。

他們一個個取出自家的碗,飛快的往施粥排隊的地方跑去。

“阿奶,大妹去打聽打聽消息。看這裏到底是怎麽回事。”黃亦雲見城門打開,城門口有不少士兵把手,但是那些難民竟然沒有進城,反而在城門口搭建的茅草棚子居住了下來,一個個還在等著人施粥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