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皇家記者會(第2/2頁)

“好,第二排的左首的那位,請吧。”

“廖大人,在下是《金陵商報》的記者,大人能透露一下陛下身染何疾麽?”

廖大人微微一笑:

“這個問題,開始就有人問過了。我說過,無可奉告的。”

一片竊笑和竊竊私語,女皇的病況被渲染的越發神秘起來。

“好,這位先生請。”

廖大人示意後排一個高個子洋人提問。

洋記者站起來,微鞠了一躬,微笑著說出一串英文。皇室的翻譯幾乎同時就譯成漢語:

“廖大人,我是《泰晤士報》駐南京記者,三年前,陛下在英國留學時,我曾經有幸同當時還是永安公主的陛下合過影……”

很多人都扭頭看他,廖大人也微笑著微微頷首。

“……當時永安公主殿下曾準備應國王和王後陛下之邀,參加‘瑪麗女王號’郵輪的開工典禮,但前一天因為身體不適推辭掉了……請問廖大人,陛下今天玉體染恙,可能和三年前的那次‘不適’有什麽聯系嗎?”

眾記者都一片竊竊私語,還不知道陛下當年在英國就玩過這麽一出,有些人已經在猜測是不是有什麽病史。

廖大人笑道:

“這個,大家多慮了……我之前專門詢問過陛下的首席禦醫。這位禦醫從陛下幼年時候就一直負責陛下的健康事宜。據他所知,陛下從沒得過什麽長期的、或是慢性的疾病。所以說,陛下三年前的那次玉體染恙,和今天這次沒有什麽聯系。……好,中間這位,請吧。”

一個高瘦的男人站起來,雙眼炯炯放光,咧嘴一笑,露出白亮的牙齒。他聲音很亮地說道:

“廖大人,本人姓圖門,是《大清日報》的記者……”

大殿裏“轟”的一下開鍋了,所有人都轉身盯著這個瘦高個,猜測他是惡作劇還是怎麽的。

幾乎在同時,四周鎂光燈“嘭嘭啪啪”地閃起來,大殿內頓時一片煙霧彌漫。

喧鬧中,廖大人沒說話,最初的驚詫過去後,他仔細地盯著下邊這個人,打量著他,想從他臉上看出這句話什麽意思,真的還是假的。

圖門也毫不回避,咧著嘴笑著,很挑釁地盯著廖大人的目光。

大殿裏幾乎所有人都在猜測、詢問,只有他們兩人目不轉睛,安靜地盯著對方。

……

《大清日報》,滿清的官方報紙。也是整個大清帝國現在的唯一一份報紙。

一個三億多人的大帝國,到現在20世紀30年代,只有一個電台,一份報紙。

這份報紙空洞、虛假,完全就是滿清朝廷的宣傳工具,靠強制訂閱保證發行量。在人均收入只有南明六分之一的北清,這份報紙的價錢卻是南明同等報紙的4倍。

一戶全家大字不識的農民,要被迫拿出幾分之一的收入,訂閱好幾份《大清日報》。家裏有幾口人,就要訂幾份。不訂就要到家裏來捆人。

就是這樣的一份報紙。它在國際上的名聲,比《真理報》還差。

……

在一大堆中外記者面前,在全世界的鏡頭面前,大明皇室的發言人該怎麽說?

要是讓禁衛軍當場拿下,或者驅逐出去,就可以繼續表明對清的強硬態度。但《大清日報》也是報紙,它的記者也是記者,不允許他提問或講話就抓人趕人,這又和大明一貫的新聞自由形象相矛盾。

要是和其他記者一樣,請他發問,這就等於是給了“大清”的報紙和其他國家同樣的地位。這讓三百年來一直不承認“清朝”的大明帝國、大明皇室如何自處?

邊上一名協從官員悄悄跑出去了。片刻後,幾個穿黑衣戴禮帽的人在大殿門口探頭探腦了。

記者群又是一陣喧嘩,“嘭嘭”的鎂光燈又沖那幾個黑衣人閃起來,他們連忙退到外面去了。

《大清日報》的記者輕蔑地瞥一眼門口,又是咧嘴一笑,很挑釁地和廖大人對視著,存心要等對方先開口。

……

廖大人喝了口水,拉下臉來道:

“圖門先生,鑒於你是偽清人員,而這裏是大明帝國的皇宮,所以,本官會讓人把你請出去,然後禮送處境。但這也是記者招待會,你是記者。我們大明一貫有尊重新聞自由的傳統。所以在把你請出去之前,我允許你提出你的問題。好了,講吧。”

他放下水杯,面孔嚴厲地盯著他,腦中劇烈地思索他可能提什麽問題。

“廖大人,”圖門提高調門,劈頭問道,“我有充足的理由懷疑你們偽明皇室在欺騙大家。偽明女皇朱佑榕根本沒生病!”

……

一語既出,全殿嘩然。已經有幾個外國報紙的記者悄聲吩咐跟班,讓他們趕快去電報局占窗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