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縱橫術(第2/3頁)

“小向啊!”

正好李夫人也叫道:

“向大人啊!”

向小強一怔,不知怎麽他們倆同時叫住自己。朱佑榕和鄭恭寅、李夫人對望一眼,都有些尷尬。

朱佑榕和鄭恭寅都希望向小強能幫自己說話,說服對方。當初正是因為向小強的一番話,才讓朱佑榕下定決心,派小分隊北上救人的。此後向小強又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皇黨才有機會上位。是以朱佑榕和鄭恭寅對向小強的見識和能力都很欣賞,對他的忠誠也很信任。李夫人雖沒見過他,但也是早就聽說了。他們都希望向小強站在自己這邊,幫著說服對方。

向小強回答道:

“侯爺和李夫人有何吩咐?”

鄭恭寅看看朱佑榕,朱佑榕沒啥反應,默許了他跟向小強求助,便嘿嘿笑道:

“小向啊,你也是身為陛下的衛隊司令,有個事兒啊,你得幫著勸勸陛下,陛下年輕,有些事不知道厲害,偏偏又對你很是信任……”

於是說了朱佑榕犯倔,死不願走,還要在今晚向全國講話,要和南京共存亡的事。朱佑榕呢,也不朝這邊看,在那裏裝模作樣看講話稿,豎著耳朵聽。

向小強一聽,正中下懷,他本來正擔心朱佑榕不走,他也要留在南京陪葬的,如今要能勸動朱佑榕離開南京,那豈不是皆大歡喜?至少不用跑路了。

但轉念一想,自己這麽急切地也跟著勸說,豈不是顯得自己也早就想撤出南京?這個朱佑榕雖然不工權謀,但也絕不是傻瓜,她知道勸她走的人多半是自己怕留下,但那都是她最親的人,她不會計較。自己可是個外人,這時候的態度就很重要了。但要是旗幟鮮明站在朱佑榕這邊,且不說自己不想打腫臉充胖子,就是鄭恭寅和李夫人也要恨自己了。

向小強沉吟著說:

“呃,臣只是陛下的衛隊司令,無論陛下到哪裏,臣都會誓死保衛在身邊,陛下的去留臣是插不上嘴的。不過,陛下和侯爺可願意聽臣站在中間說幾句?”

鄭恭寅趕快說道:

“但說無妨。”

朱佑榕也道:

“你說吧。”

“臣不知陛下是要與南京共存亡,還是與大明共存亡?”

他這一句話說出來,鄭恭寅和李夫人眼睛都是一亮,覺得這個話頭有戲。朱佑榕一怔,說道:

“這……有區別麽?南京市大明的首都,與南京共存亡,自然是要與大明共存亡。”

向小強道:

“臣知道,陛下之所以留在南京,一是要表明抵抗到底,絕不向清虜屈服的決心,二是想以此激勵南京守軍將士,人人死戰,確保南京不失守。是不是這樣?”

朱佑榕說道:

“正是。”

向小強道:

“其實,依臣看來,陛下在不在南京,南京都不會有失……”

他滔滔不絕地解釋著,南京段的長江防線固若金湯,是各段中最堅固的,清軍即使突破也不可能從南京突破,所以朱佑榕留在南京對戰局起不到什麽作用……

然後,又向朱佑榕灌輸了一通戰略概念。戰略縱深的可貴,這代表有著更大的回旋余地,是各國夢寐以求的東西。反之硬說某個城市是“國門”,還要君主留在這裏守,這等於是主動放棄了背後廣大的戰略縱深,把自己逼在死地,正是敵人夢寐以求的……接著,又向她灌輸現代戰爭的目的,已經不是古代戰爭那樣爭奪一城一池的得失了,而是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現在已經不是一戰時期了,由於飛機、坦克等新式武器大量參戰,戰爭已由原來的陣地戰,變成了運動戰……真正防守的要訣,不是固守一條防線,而是組建高速機動的摩托化部隊,在要防守的國土上和敵人周旋,合圍、吃掉敵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坦克要集中使用……清軍人數多不怕,我們少但更精銳,機械化程度更高……

雲山霧罩的一通講,講的口幹舌燥,朱佑榕聽得暈暈乎乎的,但看得出她在竭力地消化。以前從沒有人對她講過這些東西。可以說是向小強的這通侃,才給朱佑榕補上了軍事知識的第一課。而且還是觀念很先進的一堂課。

鄭恭寅和李夫人雖然也聽不太懂,但都面露喜色,覺得向小強這個專業人士來勸說效果就是不一樣。他們自己勸說,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朱佑榕根本就是油鹽不進。現在向小強來了,人家一五一十,戰略、戰術、縱深、合圍、有生力量、機械化……說的頭頭是道。鄭恭寅畢竟是男的,在這上面理解能力還強於她們,聽的是頻頻點頭,打心眼裏覺得是這麽回事,甚至都比陸軍的那些老將領們說的還在理。

“所以說,陛下,”向小強口沫橫飛,“真正有魄力的君主,應該是帶領全國軍民與敵人奮戰到底、焦土抗戰,南京失守了,帶著軍民撤到江南,江南失守了,帶著軍民撤到四川,撤到廣袤的內地……但是決不投降,絕不媾和,哪怕打到世界末日,也要打下去,絕不屈服,直到打贏……而不是早早地把自己綁在一個死地,敵人攻進來便殉國,然後全國群龍無首,閃電般地崩潰。陛下,您是全大明的天子,不是南京一地的天子。您應該同整個大明共存亡,而不是同某一個城市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