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禿鷹軍團(第2/4頁)

到了開戰第七天,大明帝國陸軍已經擴充到了220萬人。七天時間又擴充了近100萬人。這簡直是個奇跡。

向小強身邊的人早已對他的才能拜服不已,秋老虎整天跟人炫耀自己女兒找了個有能耐有權勢,又文武全才的姑爺,一提起來就合不攏嘴。秋湫整天雖然跟著向小強忙的有一頓沒一頓,但那顆心也像泡在蜜罐裏一樣。鄭恭寅老在外甥女跟前說自己為大明朝撿了個寶。就連朱佑榕也覺得向小強幹什麽什麽行,自己當初的眼光是何等正確。

人民衛隊已經擴充到了一萬人。這期間吸收了大量新兵,都是新兵營中最優秀的,按比例算來,完全是百裏挑一。這些小夥子身強力壯,身材差不多高,都在一米七八到一米八之間,整齊列隊的時候非常好看。他們年齡在18-22歲之間。向小強故意把年齡設得比較低,這個年齡段思想普遍比較單純,沒什麽社會經驗,非常容易洗腦,陪養成忠心耿耿的狂熱部隊。

因為手邊就有十四格格,向小強原想過仿照粘杆處的結構建設人民衛隊的。但粘杆處是個遍布全國的機構,很分散,對聯絡能力、和中央的控制力要求很高。而且盡管粘杆處是軍隊建制,但畢竟不是一支獨立軍隊。

人民衛隊的特點,第一,是一支獨立軍隊,第二,成立不久,擴張過快,一旦分散全國,控制力太差。雖然人數已經大大超過了粘杆處和東廠,但那都是士兵,不是特工人才。

所以,參考十四格格的建議,還有自己的個人喜好,向小強準備初步參照黨衛軍的結構。他把人民衛隊分成幾個部門。

最高機關是司令部,由向小強親自執掌。

人民衛隊保安隊,負責調查偵緝事宜,相當於蓋世太保。由肚子疼負責。因為肚子疼以前是東廠的,有點不放心,而且這小子性格又不太穩重,所以向小強把謹慎持重的蝸牛派去給他當副手,看著他點。蝸牛是向小強的“鐵杆家丁”,完全信任的。

人民衛隊機動隊,這是作戰部隊,是主力,相當於武裝黨衛軍。這由李根生負責,副手是李長貴。在北清的行動中,李根生表現出了出色的作戰經驗和指揮素質。但那是小分隊,指揮幾千人的大部隊是否勝任,還要看實踐檢驗。

人民衛隊政工隊,負責政治宣傳工作。按照向小強的計劃,在未來的戰鬥中,政工隊要配合機動隊一起行動,隨之展開政治和文藝宣傳攻勢。

另外政工隊還有個名字,叫做統帥部政工處,名義上歸最高統帥部管轄,這就保證了它在內閣宣傳部之上,可隨時調用全國的宣傳資源。但全國最高統帥就是女皇本人,所以盡管這個部門在統帥部裏叫“政工處”,在人民衛隊裏叫“政工隊”,都是一回事,都歸向小強指揮。

政工隊向小強已經想好了人選,準備讓秀秀掛帥負責的。秀秀頭腦聰明冷靜,心思細膩,是不二人選。但現在她還在醫院裏,向小強只好讓副官秋湫兼任。

這一通安排下來,是標準的任人唯親。不過人民衛隊成立伊始,乃是向小強安身立命的根本,手中唯一的一支力量,忠誠的要求壓倒一切。其實這支隊伍也是皇室直接掌握的唯一力量,安身立命的根本。

為什麽要讓他向小強來掌管人民衛隊?一樣的道理,忠誠壓倒一切。不是沒有比向小強更有能力、更會帶部隊的人。正規軍裏有的是。但向小強是經過幾次生死考驗過的“死忠份子”,另外後來證明能力也不錯。那為什麽不用呢?以前皇室手裏沒有部隊,一切要通過內閣。內閣聽話還行,內閣不聽話,皇帝就是“虛君”了,想搞什麽事情還得從街頭搜羅黑社會,搞政變。現在直接掌握一支軍隊,就能保證內閣聽話,正規軍聽話。

向小強牢牢記住十四格格給他的一個忠告:

“向大人不要忘了那邊還有一個東廠,還有首輔沈榮軒。沈榮軒我很了解他,雖說氣量比較大,甚至有點自負,但頭腦絕對清楚,絕不會容忍一直威脅性的力量壯大的。向大人在這段時間,一定要讓機動隊和政工隊多露面,讓保安隊少露面。要突出人民衛隊的軍隊屬性,讓所有人都覺得,人民衛隊就是陛下的一支鐵杆軍,而不是和東廠分權的情報機構。”

這句話說得很對,可謂是十四格格站在向小強這邊,貼心貼肺說的。

向小強每天都讓機動隊和政工隊走上街頭,敲著軍鼓,吹著軍號,黑皮軍靴整齊拍打在街面上,唱著威武雄壯的愛國歌曲,打著愛國標語條幅,在征兵點最多的街道上行進,鼓舞人心。每一次人民衛隊行進過後,征兵點的隊伍就長了很多。年輕人都想參加人民衛隊。

當然,這很好地凸顯了人民衛隊的“軍隊屬性”。